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调查分析论文_胡蓉,吴亚婷,张憾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首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2018年1月—6月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名患者及其照顾者,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这些照顾者的相关信息,此次调查过程中用到了一般情况调查表及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全面了解照顾者的负担分项。结果:照顾者大多为患者的配偶或子女,且以女性为主,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需背负较大的负担。结论:负责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照顾工作者,所承受的负担极大,社会上如能针对性的对其需求予以支持,缓解其负担,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痴呆;照顾者;负担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334-0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致使个体认知、行为、记忆受损的各种脑血管系统病变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如缺血性、出血性卒中等),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我国VD的患病率为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在欧美国家的老年痴呆人群中,约有15~20%属于血管性痴呆,而在我国该群体的比例为60%,且呈持续上涨的势头[2]。

血管性痴呆病人的痴呆特征为“竹篓样的筛孔状记忆”以及定向力、计算力等智力层面的退化和自理能力缺失,从而离不开家人的协助和照顾,加剧了家庭负担[3]。长期照顾病人,不仅要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还要处理他们认知日益下降引起的情绪及行为问题,如此沉重的负担使得照顾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减轻其负担。本文围绕120名VD患者照顾者展开调查分析,现将掌握的信息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2018年1月—6月临床已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照顾者,共120名。照顾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与患者一起生活,且承担主要照顾责任者;(2)照顾时间≥7天;(3)无痴呆、无精神方面疾病的健康成人;(4)愿意合作。

1.2 调查方法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 此次所用问卷为自主设计,除涉及照顾者个人信息外,还包括与患者关系、照顾时间等,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2.2 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英文缩写,ZBI)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Zarit为代表者为更好的了解照顾者的负担,而设计的一项调查表。现已被译为不同的语言版本,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应用。该表共涵盖了22个条目,分别从两个维度切入,其一为角色负担,其二为个人负担。采用5级评分法,根据负担情况,每个条目可得到0~4分不等,0分代表从未有过,4分代表经常性有。得分的多少与照顾者的负重成正比,分数越多,表明负担越重。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120名照顾者接受问卷调查。发放的120份问卷,全部收回,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3 统计方法

用百分数、构成比来描述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基本资料;使用EXCEL录入数据进行统计。

2.结果

2.1 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基本情况

接受此次调查活动的照顾者中,女性占据73.4%,50~60岁年龄段的占据65%,有71.6%的照顾者为小学文化,文化程度偏低;照顾者中80%的收入水平属于中等;有74.1%的照顾者为患者的子女,其次是配偶和保姆。(如表1)

3.讨论

3.1 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因素

医学水平的提高,大大延长了人类寿命。与此同时,血管性疾病所引发的痴呆人群持续增长,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担和家庭照顾,为老龄化社会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上一些国家虽然建立有专业的痴呆患者服务机构,为痴呆人群提供长期服务,但仍有80%的痴呆人群是由家人照顾[4]。由于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等主观因素,及国内医疗服务方面的客观条件所限,国内血管性痴呆人群,基本上都是由家人照料[5],而长期承担照顾工作的家人,大多背负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心理层面、身体方面及社会层面,这些犹如一座大山压在照顾者的身上。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照顾者认为如果自身背负较大经济压力,其在照顾中承受的负担就越大。虽然医保已经基本普及,但事实上相对高昂的持续治疗及护理费用,报销的那部分对照顾者而言,根本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一方面要花费精力照料患者,一方面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照顾者往往不堪重负。

血管性痴呆患者大多失去了自理能力,加之精神异常,需要人时刻陪伴、照顾,因此,需要照顾者自身有着良好的精神状况和健康的体魄。而在长期的照顾中,照顾者难免会精神疲惫、体力下降,从而感觉不堪重负,长此以往,身心疲惫,难以为继。

3.2 针对目前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提出的建议

3.2.1争取患者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分担照顾任务。

3.2.2向VD患者照顾者宣教相关疾病知识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同时向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讲解血管性痴呆有关知识,可以提高照顾者处理问题的能力,使照顾工作有的放矢。

3.2.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者服务中心 社区应持续健全和强化卫生服务能力,以社区为单位构建照顾者喘息服务中心,开展日间护理服务等,帮助照顾者分担,并组织照顾技能学习、照顾心得交流等,以供照顾者相互交流情感、经验,缓解身心压力。国家把VD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大部分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这样将大大减轻照顾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张燕,张瑜,李永英,等.血管性痴呆患者20例家庭照顾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9):151-152.

[2]邢庄婕,王永红,李焕焕,等.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情感表达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10).

[3]郝俊辉,张亚伟.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障碍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8(5).

[4]申晓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3).

[5]赵换珍.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7(10).

论文作者:胡蓉,吴亚婷,张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血管性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调查分析论文_胡蓉,吴亚婷,张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