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的“账外”从何而来?_金融论文

金融企业的“账外”从何而来?_金融论文

金融企业“帐外帐”从何而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而来论文,金融论文,企业论文,帐外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假借企业之名放贷设置“帐外帐”。即以企业名义借贷立据,占用信贷规模,转移资金存入“帐外帐”。若干年后,贷款作为“呆帐”逐渐以呆帐准备金核销。这类贷款的特点:一是支出贷款时直接支取现金或由企业出面支取现金;二是不计息,计息表中的贷款余额不含此贷款。

二、截留贷款利息收入设置“帐外帐”。截留的贷款利息收入有三种:一是将某笔贷款或某单位的贷款利息取后直接存进“帐外帐”,这类贷款单位一般是贷款规模较小的单位,不易被检查监督人员所重视、发现;二是将超期贷款的加罚息收入转入“帐外帐”;三是将擅自提高贷款利率的利差收入转入“帐外帐”,即发放一笔贷款,签订两份贷款协议,正常利率的协议应付检查,利息入帐,提高利率部分的利差单独计收转入“帐外帐”。

三、截留存款利息收入设置“帐外帐”。前几年,由于金融行业的无序竞争,高息揽储现象较普遍,存款时直接以“贴水”之名付现,这部分“贴水”收入一般都没有入帐,而是转入了“帐外帐”。

四、截留参股的红利设置“帐外帐”。我们在审计中曾发现,某行所辖各支行在信托公司各入股100万元,年终红利收入全区仅有一家支行入帐作收入,其余均成为“帐外”资金。

五、转移证券自营业务盈利设置“帐外帐”。某证券交易部负责本公司证券自营业务的交易与核算,偌大一个交易部竟没有完整的会计记录和财务记载,年终仅以投入的资金总额与各自营帐户的余额总和及库存股票轧差一个数作为一年的盈亏。我们在审计中,抓住几个资金进出频繁的帐户作为重点,逐笔核对其资金来源及去向,在耐心、细致的勾对下,终于发现有几千万元的资金被转到了帐外。

六、以“回扣”收入设置“帐外帐”。在保险审计中,我们曾发现某单位投保20万元,几天后保险公司以“无赔款退费”之名退款17万元转入某储蓄所存入存款户头,这笔款项就这样被化大公为“小金库”,成为该单位帐外资金。

七、零星收入不入帐设置“帐外帐”。银行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出售支票、汇票的工本费、邮电费收入,招待室的住宿费收入、信贷部门的项目评估费收入,计划部门的手续费收入等等都成了“帐外帐”的资金来源。

八、虚列营业费用支出设置“帐外帐”。虽说各项费用指标上级行都有规范的指标考核计划和严格的费用控制制度,但仍有一些机动财力,特别是非商业性银行较为典型。虚列支出有二种形式,一是直接以拨代支,上级行将费用拨到下级行,再从下级行取现。二是以假发票形式支款转移资金。在历年的审计中,我们发现,以房屋租金支出、会议费用支出、汽车修理费支出、印刷费用支出最为普遍。

九、以假赔付、假付息设置“帐外帐”。在今年的保险审计中,某县审计局发现保险公司11月列支了3台汽车险赔款139万元,帐务处理正确,表面看去这3宗赔案手续完备、真实可信,但仔细一分析,发现其中有不少疑点和破绽。经过深入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这是一起上下串通、弄虚作假的赔案,其资金被理所当然地转入了“帐外帐”。假付息一般是以付系统内调拨资金利息、上存资金利息为名,将款项拨转上、下级行开立帐户。

标签:;  ;  ;  

金融企业的“账外”从何而来?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