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分析论文_于冬莲

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分析论文_于冬莲

于冬莲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黑河市 164300

【摘 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经济、有效以及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收治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依达拉奉注射液加生理盐水进行静滴,给予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加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两周后对两组的总好转率加以比较。结果:实验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好转率方面的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的抑制,有助于梗死区的血供。

【关键词】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用药

多发性脑梗死是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梗死灶,又称为多发性脑软化[1]。除常见的瘫痪、感觉与言语障碍外,还可能引起痴呆,即多梗死性痴呆(也称为动脉硬化性痴呆)。它是一种病情较重、起病急骤、脑血管多处发生梗死的脑血管疾病。多发性脑梗死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瘫痪、言语障碍以及感觉障碍,还可能会引发痴呆。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纤及脑神经保护及使用血管扩张药等方法,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00例脑梗死患者用药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

收治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多发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全部经颅脑CT亦或是磁共振成像确诊。男性64例,约占57.7%,女性36例,约占42.3%;<50岁4例,约占0.49%,50~59岁7例,约占8.7%,60~69岁48例,约占18.4%,70~79岁32例,约占13.7%,>80岁1例,约占8.7%。其中高血压540例,冠心病192例,糖尿病202例,上呼吸道感染114例,下呼吸道感染224例。实验组平均67.5周岁;平均病程5.7小时;对照组平均68.5周岁;平均病程6.5小时。两组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备可比性。

2治疗与方法

2.1治疗方法

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人院后,均常规性给予相关药物降低血脂及抗凝,有效的调整血压,如果是颅内高压患者,要给予甘露醇或者甘油果糖降颅内压,并且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给予对照组4支丹参注射液加人到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滴,1次旧,巧天1疗程;给予实验组3支依达拉奉注射液加100ml浓度住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旧,巧天1疗程;联合运用2支血塞通冻干粉加人到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滴,一日一次,两周一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和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率+有效率。对研究所得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治疗药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

3结果

实验组痊愈18例,约占32.3%,显效20例,约占37.8%,有效7例,约占11.95%,无效4例,约占8.3%,恶化或死亡1例,约占2%。对照组痊愈14例,约占30.4%,显效18例,约占32.3%,有效8;例,约占12.5%,无效6例,约占10.7%,恶化或死亡4例,约占8.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结论

4.1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用药分析

脑梗塞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以及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其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以及二级预防药物为主,主要目的是改善脑循环,防止血栓扩展,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梗死区的灌注量,缩短缺血时间,缩小梗死灶。在多发性脑梗死的急性期会有大量的自由基产生,自由基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细胞膜,同时引发进行性及继发性的损害、脑组织损害、神经细胞坏死及脑水肿加重。所以,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用药是至关重要的。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的治疗药物是多种多样的,以下分析了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用药。

4.2依达拉奉注射液

达拉奉注射液是近年来问世的新型脑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已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文献研究表明,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患者NIHSS评分、CSS评分,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从而达到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此同时,还能够调节血清中的IL-1β、IL-8和IL-12的表达,降低血清中所含有的MMP-9蛋白水平进而改善机体微环境,实现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4.3银杏叶制剂

银杏叶制剂是神经内科经常采用的一种脑神经保护类药物,主要包括两种中药制剂—银杏叶软胶囊和银杏叶片,银杏总黄酮是该类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银杏黄铜具备着扩张脑血管、冠脉血管的功能,具有改善记忆功能及脑缺血症状的作用。研究表明奥扎格雷配合银杏叶制剂治疗,能提高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率,降低ACI患者血浆TNF-α、内皮素ET及血脂水平,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及脑细胞受损,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推荐早期使用治疗。

4.4神经节苷酯

神经节苷酯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给药后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镶嵌在受损的神经细胞膜上,稳定神经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促进神经细胞及大脑组织发育,修复损伤神经及大脑组织。对于大面积多发性脑梗死的患者,如果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昔钠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Galsorw昏迷评分,明显的降低HISS评分;大幅度提高记忆商值,将多发性脑梗死的康复疗效提高,降低白介素一6和血浆瘦素,有助于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改善。

4.4盐酸丁咯地尔

盐酸丁咯地尔能抑制α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非特异性钙拮抗作用和增强氧的利用,从而改善缺血组织营养血流。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使患者肌力、步行能力、言语等明显好转,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下降。盐酸丁咯地尔对多发性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要好,可以缩短血小板赫附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脂等生活指标恢复时间,有着相当突出的降纤抗凝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飞,郭艳霞.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结果的对比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5):52一54-

[2]任丽,张楠,周广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合并多发性脑梗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中国实用医药,2013,19(7):85一86-

论文作者:于冬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分析论文_于冬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