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可行性论文_刘海华

探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可行性论文_刘海华

刘海华

新化县中医医院 湖南娄底 417600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以便于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80例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习惯性流产患者为对象,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活产率、足月产率以及分娩孕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改善患者的人生解决,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

习惯性流产主要是指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导致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有血酸前状态、免疫紊乱、感染、遗传、内分泌异常以及子宫解剖异常等,在对其进行临床治疗时,其主要有静脉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抑制以及药物治疗[1]。为了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80例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习惯性流产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加入本研究,将其均分为2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不明原因流产3次或以上,女方未发现子宫器质性病变,其心磷脂抗体检验结果为阳性。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肾、肝、心等严重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异常、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动脉栓塞史、药物过敏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9—43岁,平均(29.9±2.1)岁,其孕周为1—6周,平均(4.9±1.3)周;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0—44岁,平均(28.7±1.9)岁,其孕周为2—6周,平均(4.7±1.5)周,。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被确诊为宫内妊娠后对其进行用药,直至流产或临盆,在此过程中每天口服400ug叶酸,1天1次。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后每天给予75mg阿司匹林治疗,连续用药2月后,待其抗心磷脂抗体检验结果转阴,且指导患者受孕后,停止使用阿司匹林。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每天用药1次,其用药剂量为5000IU,在治疗过程中每隔2周对其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进行1次检查,待其稳定后每月进行复查,当患者的IgM以及IgG抗体转阴时停药。对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来对患者的ACA-IgG/IgM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活产率、足月产率以及分娩孕周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用%来表示计数资料,其对比结果用卡方来进行检验,用均数 来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结果用t来检验。将P值大小作为判断统计学是否有意义的标准,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活产率、足月产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抗体清除率流产率 活产率 足月产率

观察组4030(75) 2(5) 39(97.5)32(80)

对照组4011(27.5)10(25)31(77.5)21(52.5)

χ29.5225.9125.0216.721

P<0.05<0.05<0.05<0.05

2.2 分娩孕周

观察组患者的孕周为33—44周,平均(39.7±1.42)周;对照组患者的孕周为32—39周,平均(35.1±2.03)周。两组患者的孕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导致患者出现习惯性流产的原因相对较多,其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多,但其效果参差不齐[2]-[3]。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避免患者出现微血栓,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环。阿司匹林作为乙酰水杨酸中的一种,他可以通过阻止血栓形成,降低流产的发生率,提高其活产率,不过由于习惯性流产的原因较多,因此,仅用阿司匹林来对其进行治疗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个世纪70年代,低分子肝素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开始得以应用,其生物利用率较高,制作的方法也相对简单,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其临床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4]。有学者认为,采用低分子肝素来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后,其出现不良反映的概率相对较低,且不会导致母体出现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出血以及过敏反应等情况,为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利条件。低分子肝素主要是普通肝素通过化学解聚或酶解聚所得到的产物,其包含了12—18个糖单位,其分子量只有普通肝素的1/3[5]。有研究资料显示,低分子肝素不仅具有抗凝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补体活性、抗炎等作用,此外,低分子肝素还会影响细胞的侵袭力以及发育能力。有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低分子肝素具有改善胚胎血液循环、阻止血栓形成等功效,但其不能抑制抗心磷脂抗体的产生。

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补体激活是导致小白鼠出现抗心磷脂诱导流产的主要原因,而抗凝类药物可以阻止补体被激活,从而避免其出现抗心磷脂诱导流产。由此可见,在对抗心磷脂诱导流产进行治疗时,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不过,在对单纯脱模血栓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进行治疗时,其局限性就相对较大。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活产率、足月产率以及分娩孕周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用不仅可以降低或避免患者出现脱膜血管栓塞所引起的习惯性流产,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因自身免疫排斥而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本研究的结果与某些学者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将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状态,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周晓,吴丽萍,邹华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5):563-565.

[2]补明秀.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自身免疫性习惯性流产40例[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73-74.

[3]周晓.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30例习惯性流产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60-62.

[4]张莉,周慧云.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6):7664.

[5]韩冰,何顺之,王星等.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超声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214-215.

论文作者:刘海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探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可行性论文_刘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