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审计的发展_内部审计论文

西方企业审计的发展_内部审计论文

西方经营审计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世纪中叶,正当西方一批内部审计师在内部审计现代化和职业化不懈努力时,在内部审计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审计业务,即经营审计。经营审计突破了以传统财务审计范围,给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主流。经营审计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内部审计的专业视野,吸引了大批精明强干的人才,而且还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在管理当局心目中的地位。

一、经营审计的产生

现代内部审计以经营审计为重点并非偶然。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人员的经济责任的扩大而逐步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个企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竞争在不断加剧,可用的资源日益昂贵,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其组织结构,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同时,要加速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依靠精确的及时的信息进行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在竞争中发生的变化,使内部审计师深深感到,如不及时地为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于是他们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内容的经营审计,促使内部审计由过去的只起防护性作用,向对企业管理作出更大贡献的经营方向发展。

二、经营审计的发展

二十世纪50年代是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期间,内部审计逐渐扩大审计范围,涉及到比传统审计更为复杂的项目,开始用经营审计这个新术语来阐述扩大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师协会先后在《内部审计师》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有关经营审计的论文,一篇是A·H·肯特的《经营管理审计》,他详细论述了传统财务审计以外的审计活动和经营审计的定义,并根据自己在经营审计方面积累的经验,介绍了经营审计运用的方法。这是世界上第一篇论述经营审计的重要文献。另一篇是F·E·明茨发表于1954年6月的《经营审计》,对经营审计的技术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在序言中指出:经营审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性检查,来决定企业活动是否与管理政策一致,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明茨还认为:“从财务审计出发是唯一自然的途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最初都是作为会计师得到培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公共会计业务上。但是必须认识到,我们所扮演的新角色,是作为高层管理当局的助手。因此不能将自己局限于财务管理工作中,除审核帐户,保证出纳员的手不伸向钱箱以外,还应该做而且能够做更多其他的工作”。

上述两篇文章的发表,启发了许多内部审计师,在执行传统财务审计的同时,也开始进行经营审计,使经营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逐渐发展起来。

七十年代以后,经营审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75年,内部审计师协会曾就各公司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数十个大公司中,实施了经营审计,对经营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作出评价的占95%;用在经营审计活动上的时间占全部审计时间的51%。服务于现代经营管理的内部审计已经在大大提高经营审计的业务比重,推动内部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了。

经营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的运用,不仅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蓬勃发展,而且它的作用和成就,也引起了民间审计界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了经营和管理审计特别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经营审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8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经营和管理审计特别委员会正式出版了《经营审计约定》报告,在报告中指出:“虽然注册会计师执行的经营审计并不是一种新的服务,但特别委员会相信,独立开业的会计师会更多地被邀请为私营部门和政府的当事人提供这类服务”。

三、经营审计的展望

当前内部审计职业正在面临着以下与日俱增的挑战:

1.国有部门和企业的经营行为日趋商业化,要求内部审计进一步从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转向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内容的经营审计。

2.各种企业要承担的经营风险迅速增加,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并对经营决策进行审查,降低风险的程度。

3.各种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要求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并采用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深化经营审计工作。

标签:;  ;  ;  ;  ;  ;  ;  ;  

西方企业审计的发展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