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探析论文_冯雪萍

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探析论文_冯雪萍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 甘肃庆阳 745000

【摘 要】新生儿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最初时期,由于年龄小,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人体最为脆弱的时期,若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良好的护理,很可能会受到病菌的威胁,导致疾病发生,影响今后的生长与发育。本文分析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并对新生儿应注意观察的事项和护理重点进行分析探究,并对新生儿疾病的预防进行了简单地探究。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疾病预防

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开始到28d的婴儿。新生儿和其他时期的人有很多的不同,新生儿有着自己的一些独特特点。为了更好地护理孩子,必须要十分了解新生儿的一些相关特点。新生儿的自身免疫力较低,因此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引起一些疾病,影响正常生长。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新生儿科护士的责任重大,不但肩负新生儿的健康安全,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谐[1]。所以,医护人员要实施有效措施,对新生儿加强护理和预防疾病,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皮肤颜色为粉红色,通常在出生后的3-4d开始,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个时候新生儿的皮肤颜色为黄色。大概过了1星期左右,生理性黄疸达到高峰,2周左右逐渐缓解。新生儿的皮肤是细嫩的,毛细血管较为丰富,他们的自身防御能力不强,碰到尖锐物的时候很容易划伤皮肤,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导致脓疮、疖子等等。新生儿通常呼吸速度较快,有时候会有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若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就要马上采取措施干预。

新生儿正常体温应为36℃-37℃。但是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全,控制血管收缩与扩张功能方面较弱,并且新生儿多虚胖、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较少,自身散热速度是很快的,因此体温变化较大。

新生儿出生的体质量平均是3千克左右,在出生之后的2-4d之内,排泄大便,皮肤开始排泄水分,呼吸、大小便也会丢失很多的水分,新生儿的身体表水分蒸发,导致新生儿的体重下降,但是体重下降也是暂时性的,在出生1周前后就会恢复。

新生儿的胃容量很小且呈水平位,胃贲门括约肌比较松弛,幽门发育良好,出生后早期只能容纳30ml的流食,因此很容易发生溢奶情况。在出生后的2周左右吃东西的量可达到50ml左右。新生儿一般是在出生后10h内排便,大便的颜色为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在出生后的第2天或第3天排出黑黄混杂的大便为过渡性粪便,第4天排便为正常的黄色粪便,每天排尿一般4-5次,在出生一周后每天排尿的次数可达到10次。

2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2.1啼哭

正常的新生儿哭声是宏亮有力的,而胎头吸引娩出者的哭声就是软弱无力的;若为颅内出血者,哭声会伴有脑性尖叫,肺炎患儿的哭声无力,口周发紫,呼吸急促;有疼痛或者是刺激,暴发性高声尖叫;若新生儿有腹痛腹胀情况,哭声为阵发性尖锐,不哭不闹、不吃奶者,多为重症情况[2]。

2.2 哺乳

正常的新生儿哺乳时能够有力地吸允乳头,吞咽动作流畅;早产儿不但不能够有力地进行吸吮,并且吞咽动作不能较好完成,缓慢、不规律;患病的新生儿,通常表现为拒乳;口腔黏膜溃疡的新生儿在哺乳过程中会不断地哭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呕吐

新生儿的胃容量很小,在腹腔内呈水平位,所以在哺乳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乳汁从口中溢出的情况;如果新生儿呕吐时为喷射性,表明颅内压升高;在哺乳完成后吐奶频繁,吐后欲食,多次发生,营养不良通常为幽门狭窄所导致的。

2.4尿便

在新生儿出生24h之内排尿3-5次,如果24小时之内无尿,则要加喂糖水,并密切观察患儿有没有腹胀情况出现,是不是泌尿系畸形,新生儿的胎粪颜色为墨绿色,粘稠无臭,随奶水摄入逐渐成棕色、黄色。如果新生儿消化不良,大便为黄色稀水样。

2.5皮肤

新生儿的皮肤细嫩,因此在受到尖锐物品刺激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破损并引发感染,因此一定不要让新生儿接触尖锐物品。新生儿的尿片要定时更换,保持其臀部清洁干燥。新生儿皮肤湿烂的情况下可应用红外线照射,时间为15min,每天照射l次。新生儿贫血或者是末稍循环差,他们的皮肤会呈现为苍白色,心功能不全与周围循环衰竭周皮肤呈灰暗,如果新生儿的皮肤为青紫,就表明为缺氧状态。

2.6口腔

健康的新生儿的口腔是湿润且光滑的,马牙用生理盐水进行擦洗,鹅口疮患儿要实施隔离,哺乳后涂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并且服用维生素B2。

2.7体温、心率、呼吸

夏季要注意避免高温,及时为新生儿补充充足的水分;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新生儿蹬踏而引起着凉、受寒;要严密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跳等情况。

3新生儿疾病的预防

3.1肺炎的预防

对于肺炎患儿,患儿居住的病房要保持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减少探视人员的数量,与婴儿接触时,要先洗手,减少细菌传染。乳母患呼吸道感染的,要实施隔离或暂停哺乳的方法。

3.2 破伤风的预防

对于破伤风患者,在接生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紧急的情况下断脐剪刀与结扎线要用碘酒涂抹与浸泡,并且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等,这样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发生破伤风。

3.3 细菌性败血症的预防

新生儿由于年龄小,其自身机体免疫力较低,因此很容易受细菌侵袭发生感染,从而引发细菌性败血症。在出生4d-7d为早发型疾病,病菌多来自母产道菌群出生;7d-10d是晚发型,细菌由环境中的人群或者是污染器械进行传播。医护人员要指导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所居住的地方进行严格消毒,以此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3.4 预防接种

新生儿在出生3d内要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出生6个月内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乙肝。

3.5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的筛查工作要认真执行,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4小结

新生儿抵抗力低,很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临床中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完善护理流程,做到细致护理,并做好新生儿的疾病预防工作,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钟丽晖.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J].齐鲁医学杂志,2015(01):110.

[2]徐小红.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01):56-58.

论文作者:冯雪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探析论文_冯雪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