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_五位一体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_五位一体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布局论文,总体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之后我们党又一个理论创新的新篇章,有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和新论断。“五位一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便是其中之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拓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内涵,不断探索、实践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形成、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两位一体”,即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到“三位一体”,即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到“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再到“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日趋完善的过程,这是我们党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逻辑的必然。

一、从“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7年下半年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其缓慢,甚至出现了停滞和倒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不少地区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我国同周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1978年12月,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决定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此,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总的来说滞后于经济建设,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在社会风气和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滋生蔓延,“黄、赌、毒”以及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这些消极丑恶的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精神文明建设由此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到一个关口。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改革开放出现偏差,多次郑重强调要保证改革开放良性、健康发展,在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祝词时指出,新时期我国文艺工作的任务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这篇祝词成为新时期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纲领。1980年12月20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3]这是邓小平首次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1982年4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制改革”、“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和“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4]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以“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题,以四分之一的篇幅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5]尽管当时党的文件还没有提出所谓“总体布局”的概念,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已经从战略高度提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因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实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两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大报告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标志着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里,政治文明也是不能缺失的。1986年9月,根据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决策,以及一九八五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精神,根据我国全面改革发展的要求,十二届六中全会回顾和讨论了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全会认为,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全会还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6]这是我们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总体布局”的概念。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可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三个坚定不移”。“一个中心”和“三个坚定不移”不但包含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也包含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思想的萌芽。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7]这里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际上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战略思想,开创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机互动的发展新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些方面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作了分析和论述,奠定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雏形。党的十四大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的深层次矛盾出现,干部群众产生了种种困惑,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党在此间召开的几次中央全会所作出的决议,特别是江泽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十二个重大关系的深刻论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97年7月,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至此,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已现端倪。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8]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9]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①的概念,同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上升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全部内涵统一整合为系统的文明形态。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至此,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形成。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里所谓的“全面”,在当时主要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但随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全面进步”越来越多地包含着社会建设的内容。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提了出来。“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提法表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还要有社会目标;不仅要提出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还要提出社会文明建设要求。应该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的认识已经突破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从而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提出“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了理论的铺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缓慢等。总之,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为巩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伊始,就高度重视社会建设。2003年1月8日,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建设明显滞后的问题,胡锦涛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注重解决农村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明显滞后的问题。[10]为此,他强调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大农村社会建设的力度。

此后,胡锦涛多次强调,要按照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2003年初,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随后,广西、山西、北京等地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11]10月21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12]这里所谓的“五个统筹”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囊括了当时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构想。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且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进行全面部署。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极具现实性和战略性。这一任务的确立,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战略性推进,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了新的进一步的思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作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的高超智慧,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追求、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2004年12月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事业,是当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这是胡锦涛第一次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2005年2月7日至11日,胡锦涛在贵州考察工作期间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13]这是胡锦涛首次明确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2005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强调要注重研究学习借鉴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关于社会建设的有益成果。

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首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概念。胡锦涛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就是讨论未来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是我们党的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第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首次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形成。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三、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对于“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了更加深入地阐述:“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首次从“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来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有机统一。这表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完全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特别是中央作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重大决策,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生态成本过高。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世界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世界历史进程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顺自然生态规律者兴,逆自然生态规律者亡”是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基本法则。中国生态与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但“局部好转、总体恶化”,“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03年3月9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这一论述对于研究和建立绿色GDP考核与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后各地开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适应的综合考核评级评价体系。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任务之一的“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3月9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当前环境工作的重点之一便是“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15]这是胡锦涛第一次开始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术语。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且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该建议还针对这几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遏制、土地特别是耕地减少过多的情况,要求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2005年12月3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16]2005年12月13日至15日,胡锦涛在青海考察期间发表讲话,指出:“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下大气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7]

2006年4月2日上午,胡锦涛与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5年来,植树造林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绿化美化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四部分首次把生态建设进一步上升到文明建设的高度,同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8]2008年12月15日,胡锦涛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时强调,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2011年6月7日,胡锦涛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第三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序言站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必须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在正式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从“四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把它放在突出地位,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日趋完善的过程,这是我们党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逻辑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内涵发展和丰富的具体表现,是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品质。“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形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为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放眼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前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矢志不渝的梦想。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必由之路。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必将傲立于世界东方。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历史演变考察》。

①1983年王正萍教授在《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和当前我国的现实紧密结合》中正式提到了政治文明。1986年,范贤超和周建平撰写《政治文明初探》一文,正式阐释了政治文明的概念。1988年,中科院院士钱学森教授在《求是》杂志著文把政治文明提到国策的高度。接着,法学界对政治文明也进行了讨论,不少人认为,法治本身就是政治文明,而且是高层次的政治文明。从此,政治文明开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学者们的思想得益于政治家的启迪。事实上,邓小平早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已经指出建设政治文明的方向。经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引导和学者的论证,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_五位一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