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价格波动对当前我国产业形势的影响研究论文

住房价格波动对当前我国产业形势的影响研究论文

住房价格波动对当前我国产业形势的影响研究

佟 欣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02)

摘要: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劳动者本身的日常开支为基本出发点,用工资薪金作为衡量生活成本的指标。利用不同的调节变量,作为考察住房价格同产业结构关系的又一突破点,将区域房价更细致地划分,以期达到更为详细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住房价格;产业结构;劳动力流动;新地理经济模型

一、理论综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新经济进入了另一发展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如何辩证地处理好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进阶,已成为中国当局和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有研究学者指出,房价的变动会产生正向的财富效应拉动消费,另外,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促使其相关产业的日益增多。由此可见,我国房地产市场正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同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对当前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手术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为(8.5±1.51)分,对照组患者的JOA评分为(8.31±1.23)分,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15.21±2.65)分,大大高于对照组的(12.32±1.6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关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国内外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的相关文献不多,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间接的观点,如劳动力成本。其主要路径是房屋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由此引发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也有部分学者另辟蹊径,利用不同层面的数据作宏观分析,调整不同的产业变量得出房价与产业结构的直接关系。还有一少部分是通过研究住房价格是否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进而涵盖到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优化升级,另外一小部分学者从相关成本变量的角度解释了住房价格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外学者克鲁格曼在空间经济学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提出了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在三维空间中的局限性,他将劳动力假设成同质的,那么劳动力在各区域的流动是否会带动产业的集聚,是否由产业的集聚进而改变当地产业发展模式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埃尔普曼在新的经济地理模型中引入了住宅市场这个因素,研究了企业生产结构与劳动力集中度还有房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两组病人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5。

然而,现有研究对碳关税政策实施带来的减排成本以及相应的减排效应方面的深入分析还较为缺乏,但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研究和有效制定中,减排成本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除了对碳关税政策实施带来的贸易结构和经济影响研究之外,还引入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经相关方程的推导估算碳关税政策的减排成本,以此来讨论碳关税下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前几年,我国着重大力发展经济,在经济快速推进的同时,忽略了我国在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而近几年我们为了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于产业结构如何高效调整下足了努力,也越来越重视产业结构这一方面优化升级。由于国外产业经济起步早,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加健全一些,所以我国最初的理论研究是基于外文文献的基础上,就我国发展的经济特色来对当前产业结构的分析,在研究房屋价格对产业结构影响时也大多是如此,大多数研究都是沿用了国外已成型的理论基于间接的观点,如劳动力成本。其主要路径是房屋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区域间劳动力的流动产生影响,由此引发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少数学者采用直接法去探究房地产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因为测量的方法不同,选用的变量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各有不一。

把以上相关文献的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在研究住房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存在的影响时,学者一般只会从某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房价上涨会直接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构成,对测度的产值比重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住房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时,有必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利用实证检验从房屋价格对劳动力流动这一角度出发,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生产成本这一方面出发考虑,房屋价格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到底有哪些逆向影响或积极效果。

学者提议将住房价格引入到居民日常生活成本中,将其作为成本的一部分来核算,得出的结论也与学者思考的一致。卡梅伦和米尔鲍尔提出针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在发达地区日益繁荣起来,其繁荣程度也会助长其房价的上涨,同前人研究结果相似,飙升的房价对劳动力的流入是不利的,不利的影响还存在在当地的产业结构中。田渊将阿索隆的土地租金模型和克鲁格曼的NEG模型相关联结合到一起,他发现如果该地区的劳动成本过高并且房屋价格上涨过快的话,会导致劳动力流失程度过快。汉森分析数据结果研究发现,某些地区的产业会因为劳动力的变动自身结构发生变动调整,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抑制了劳动力的积累。蒂斯在克鲁格曼的基础上将异质性劳动这类因素加入其模型中进行理论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单单是房价的变动,但劳动力的流动对不同经济体空间分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二、基于理论分析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高波等学者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是对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使用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将住房因素引入“核心-边缘”模式再创造了一种新的扩张模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住房价格差异、劳动力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房价的相对上涨被认为会降低相对就业率,减少了劳动力的流入会使本来就相对低端的地区产业向低耗能高效率的高端新兴产业不断进发。通过面板数据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调整期间,它的产业布局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可得到更大的升级和优化。有部分学者为了证实高波等人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实证关系,搜集了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侧重点证实了此结果的正确性。张平和张鹏鹏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原来产业结构的过渡可能是由于各地域房价之间的相对上涨导致的。齐讴歌也有类似的想法,由于房价持续上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第二大产业可能会基于成本压力向房价相对较低的城市逐步转移。而现如今发展势头正胜的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会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在发达一线城市聚集,以期把优化产业结构和对区域间合理划分这两项任务双管齐下。

我们基于这些已有的文献可以总结一些规律,大部分国内外学者都在讨论房价对产业结构产生的间接影响,就劳动者本人的日常开支为基本出发点,用工资薪金作为衡量生活成本的指标。但我们利用不同的调节变量,如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等,作为考察房屋价格同产业结构关系的又一突破点,这与之前学者将因变量放在劳动力流动上,又有了明显的差异,具有研究意义。另外,我们也可以利用不同地域的房价差异来探讨是否对产业结构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我们是否可以将区域房价更细致地划分,以期达到更为详细的研究结论。最后,通过翻阅文献发现,在国内大部分的文献中,数据还存在不完整性,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各个地区的相关数据,以求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三、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房价同产业布局的关系

虽然我国一直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房价居高不下已成基本事实,但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房价的上涨带来的结果也未必是坏事,但相对房价的上涨必须在可控范围之内,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房价与产业结构内存在的必要关联。与其说,住房价格的波动对产业结构产生某些正向或逆向影响,还不如将其理解为,房屋价格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相较于其他较为成熟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我国的产业结构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当然,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三十多年来的结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聚集的产业结构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进而经济转型也就很难得到实现。特别是对某些以资源为导向型的地区来说,各企业所接纳的投资渠道可能会相对单一,如果企业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的话,并不利于企业资产的流动,反而会增加风险,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固然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但市场过热的话也会起到反作用,这种房地产市场过热所带来的后果是我们无法承受之痛。所以,调整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是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温度”“降下来”的唯一办法。我们可以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将产业结构转移和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注重发展整体经济以及对于后续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进行考量。为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转移和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布局有一个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我们可以对中西部这些欠发达的地区弥补其存在的薄弱环节,而对于东部这些沿海发达地区加快其自身优势产业的创新升级,通过各优势产业以促进整个地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如果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呢,各级政府可以针对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变通投资渠道,让企业的投资渠道不再单一风险化,可以采取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或者香港、澳门以及台企等进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不仅可以带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流入以及住房价格的攀升,也会解决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紧缺、减缓住房价格剧烈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房价差异对于各个产业的集聚是存在区域性差异的,在东部发达地区对各产业的集聚是消极作用,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住房价格对各产业的集聚影响同东部地区基本相似,但有所不同的是中西部地区的一部分城市的住房价格则促进了当地产业的集聚和优化升级。无论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还是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和产业布局是减缓东部沿海地区住房价格上涨的必要途径之一,这也促使整个房地产行业得以良好有序的平稳发展。

四、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相关理论分析得出,如果想从房价调控这一方面入手来分析房价对我国产业形势的影响,那么首先,我们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住房优惠,以便达到留住高端人才更好的为本地区服务的目的。那么对于住房价格普遍过高的地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实现为产业结构储备高端人才,例如住房补贴、税收减免等。我们在考量住房价格同产业集聚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后,以相关政策手段来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也应协调各个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抓住各个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优化和调整产业布局,吸引高端人才流入各地区,尽量避免房屋价格偏高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导致的产业链环节出现问题。当下东部沿海地区明显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单纯地靠政策优惠来吸引企业进入或者高端劳动力的流入,其实并不能完全缓解中西部地区各产业发展乏力,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在企业中的生产要素成本相较低的优势,促进各高端产业进驻中西部地区,带动各产业的均衡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住房价格持续稳定上涨,缓解东部地区的住房压力,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Krugman 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99.

[2]Helpman E.The Size of Regions,in D pines,E Sadka and I Zilcha.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1998.

[3]高波,陈健,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J].经济研究,2012,47(01):66~79.

[4]齐讴歌,周新生,王满仓.房价水平、交通成本与产业区位分布关系再考量[J].当代经济科学,2012,34(01):100~108+128.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18-0149-02

作者简介:

佟欣,天津财经大学学生。

标签:;  ;  ;  ;  ;  

住房价格波动对当前我国产业形势的影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