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货币一体化理论发展述评_货币政策论文

当代西方货币一体化理论发展述评_货币政策论文

当代西方货币一体化理论发展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论文,当代论文,理论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从经济理论的发展来看,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总会在经济理论中得到反映,货币一体化理论是在二战结束后,伴随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货币一体化理论出现了二次发展高潮。第一次发展高潮始于欧共体创立初期,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所作的尝试与实践,为经济学家从理论上探讨有关经济、货币一体化的问题提供了现实的背景材料。这一时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以适度货币区理论为代表,集中讨论用以制定各国之间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的标准问题。第二次发展高潮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时期货币一体化理论探讨实现货币一体化的最佳途径与过程、方式与方法。90年代后,随着新一轮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的重新启动,有关货币一体化问题的理论研究目前正酝酿着一个新的高潮。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理论界对于经济与货币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兴趣重又浓厚起来,曾一度被认为“对于汇率政策和币制改革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理论上也已无前途可言了”[①a]的货币一体化理论,现又被重新提出来,而且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开始强调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新认识,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更是惊呼:“这预示着该理论重又成为了国际货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②a]本文拟对当代西方货币一体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和评述。

一、货币一体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从经济理论的发展来着,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总会在经济理论中得到反映,货币一体化理论也是如此。货币一体化理论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伴随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以《罗马条约》(1958年)为起点的,因此,从50年代末期算起,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迄今还不足40年,相比其它经济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就在这不到40年的时间里,货币一体化理论业已出现过两次发展的高潮,而且每一次都是由于欧洲各国在其经济与货币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所引发的。

第一次,也可以称之为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初创阶段,产生这一发展高潮的直接原因就是1958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早在二次大战期间,以及二战刚刚结束时,欧洲的政治家们就在讨论如何实现欧洲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联合与发展,对于一体化构想的探讨与实践,最终导致了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前后,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所作的尝试与实践,为经济学家从理论上探讨有关经济、货币一体化的问题提供了现实的背景材料,一些经济学家如米德(Meade)、蒙代尔(Mundell)等提出并建立了有关货币一体化问题的基本理论。这一时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以适度货币区理论(theory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为代表,集中讨论用以判定各国之间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的标准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是战后初期理论界关于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争论的延续,因为对于各国之间到底是应该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这一问题,当时的货币一体化理论只是采取了另外的一种解答形式:通过选择某些经济特征作为标准,再用这些标准来判断到底哪些国家或地区适于加入货币联盟,也即是用以判断哪些国家之间应该建立固定汇率制度,而哪些国家相互间则更适合于采用弹性汇率制度,这就是早期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

货币一体化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高潮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70年代初期欧洲共同体第一个“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的提出。1969年12月,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海牙举行首脑会议时,与会各国一致认为:“必须制定一个计划,……以建立一个经济与货币联盟。”[①b]会后,根据首脑会议的指示,欧共体的专家们拟订了一个旨在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行动计划,经各国讨论通过后即成为欧共体的第一个“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该计划建议欧共体各国以10年为期,分三阶段在欧洲最终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

由于欧共体首脑会议的决定以及随后“经货联盟”计划的出台,当时摆在欧洲各国政治家和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要不要实行一体化,尤其是货币一体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够在欧洲顺利地建成经货联盟、实现各国货币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虽然“经货联盟”计划设计并提出了一条分三阶段,逐步实现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道路和模式,但是这一渐进的发展模式是不是一条最佳路径?如何才能尽量减少阻力、保证货币一体化的最终实现?这些都是当时急需解答的问题。因而这一时期货币一体化理论探讨的焦点由前期的“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转向了对实现货币一体化最佳途径与过程、方式与方法的理论探讨,由于理论主要涉及实现货币一体化的道路选择与行动安排,因而理论的动态化趋势明显,被称为“动态的货币一体化理论”。

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轮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重新启动,并日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有关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重又获得了新的动力。从理论上看,不仅关于“一国加入货币联盟后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有了新的结论。而且,有关“货币一体化最优路径与模式”的研究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脉络,因而许多人认为:有关货币一体化问题的理论研究目前正酝酿着一个新的高潮。

二、适度货币区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适度货币区理论是一种与货币一体化,特别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有关的理论,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是由蒙代尔(Mundell)、麦金农(Mckinnon)、英格拉姆(Ingram)等人完成的。

早期的适度货币区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首先,该理论试图找出并确定一个适度货币区最为重要的经济特征,并用这些经济特征作为标准来衡量和回答诸如:“一个货币区最适当的范围是什么?”、“哪些地区和国家应该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等等问题[①c],其目的是尝试从另外的角度来为这些也许是国际金融、货币领域里最为重要的问题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其次,适度货币区理论还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入货币联盟后的收益与成本问题。

根据适度货币区理论的有关论述,一个适度货币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主要有:

价格和工资弹性。价格和工资是否富于弹性,可以说一直是有关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争论的焦点问题。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如果各国和地区间的物价和工资富有弹性,那么对各国经济失衡的调整就很少会引起一个地区的失业和另一个地区的通货膨胀,因为价格和工资的完全弹性,将随时随处实现市场的结清,从而有利于对各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而不致引起失业或通货膨胀。因此,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物价和工资弹性是一国加入货币联盟的必要条件之一。

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按照蒙代尔的有关理论,适度货币区应按照要素的流动性,特别是劳动力的流动性来划分和确定,货币区或曰货币联盟内部要素的流动性较高,而联盟外要素的流动性则较低。其理由是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可以增加要素和产品的价格供给弹性,从而起到部分替代价格——工资弹性的作用,因而在组建货币联盟时,通常要求成员国和地区间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由于现实中劳动力只是在长期看来才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而,作为要素之一的资本跨国流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各国间发生收支不平衡时,特别是这种失衡主要是因某些暂时性的、可以逆转的因素引起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可以起到一种缓冲作用,使实际的调整减少;即使是当某些国家或地区面临较为持久的冲击和失衡时,金融资本的流入虽然不能无限期地弥补赤字和应付失衡,但至少可以将政府的调整措施分散安排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以选择一个最佳的调整时机。因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被列为适度货币区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

经济的开放程度。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60年代初期提出了适度货币区的“经济开放度”标准。他认为一国经济越开放,其国内价格就越有可能随汇率的变动而变动,并极易引起劳动力和其它成本的同步变化,因而对于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而言,实行弹性汇率制度只会引起价格的频繁波动与经济运行的不稳,而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是有利的。

除上述几条较为重要的特征和标准以外,生产的多样化程度、财政一体化程度甚至政治一体化程度也常被一些学者作为衡量和判断适度货币区成员国的重要特征和标准。

适度货币区理论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则是:一国或地区加入适度货币区以后的收益与成本分析。在这一问题上早期的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加入货币联盟后,“其最大的利益来自货币有用性的增强”。[①d]譬如:货币作为记帐单位作用的增强,可以简化合计与核算,减少各种交易费用(尤其是用于货币汇兑与保值的支出),节约非生产性支出。随着理论的发展,以及对于货币一体化实践认识的加深,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货币联盟成员国还可获得诸如:摆脱内部汇兑风险、节约外汇储备以及获得规模收益等种种好处。

而关于一国或地区加入货币区、组成货币联盟后的成本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的代价在于成员国丧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使成员国不再能够完全依据本国的利益与实际情况来制定货币政策,“一国可能为了保持外部的均衡而不得不放弃或偏离其内部的均衡。”[②d]许多早期的研究者还认为,由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某种较为稳定的替代关系,也即存在具有替代效应的菲利浦斯曲线,因而一国加入货币联盟往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因为它不再能够自如地利用货币政策来取得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一种理想的组合。

然而,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变化,适度货币区理论关于一国加入货币联盟以后的收益与成本分析也有了较大变化。

首先,“理性预期革命”使人们对于菲利浦斯曲线有了重新认识,早期关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稳定替代关系的许多理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逐渐失灵,并越来越缺乏说服力。因而有人指出,实行汇率浮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其唯一的好处就是使一国或地区能够选择不同于其它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而长期来看对于失业率却难以产生重大影响,[③d]因而认为,一国因加入货币联盟而放弃部分货币自主权不会带来太多的负效益。

其次,围绕“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问题的讨论,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认为,政府的货币政策“宁要单一规则,不要相机抉择”,[④d]一个国家要想长期保持相对较低的通胀水平,政府就必须采取有效、而又可信的稳定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通常各国政府当局在制定经济政策和战略时总是一再表明他们将为实现没有通胀的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而竭尽全力,但是,事实上一旦遭遇经济困难或者是面临政治上的利益选择时(如大选),他们又往往食言;造成决策者食言的原因在于:突然实施的膨胀性政策既有可能暂时性地降低失业率、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也还可以减轻部分债务负担。然而,如果政府不断食言,人们将逐渐形成一种“预期膨胀”的心理。“时间不一致性理论”认为,一国当局如果一旦有了实行膨胀性政策的名声,它将发现如不经过长期而又代价高昂的通货紧缩过程,是很难消除上述“预期膨胀”心理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原因就是政府的政策缺乏信度、不具有时间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经济学家建议取得可信度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制度性变革来“捆住政府的手”。德·格劳伍(De Grauwe)指出:“最为极端的方式是,通过与一个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组成货币联盟,该国虽会因此而放弃部分货币自主权,但其各项政策却可立即重获信度,并获得由此而带来的种种好处。”[①e]因此,“时间不一致性理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利可图。

综上所述,现代适度货币区理论认为,如果菲利浦斯曲线中不存在那种长期和稳定的替代关系,那么一国与其它国家组成货币联盟、交出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一般不会丧失什么,而从长期看来却收益颇多。

三、两种货币一体化道路的争论

如前所述,货币一体化理论中关于如何选择合理的货币统一过程的理论被称为“动态的货币一体化理论”,这种理论的提出与讨论较之适度货币区理论在时间上要更晚一些,它起初只是一些比较粗略的设想,而到了最近几年该理论也逐步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观点。[②e]

就迄今为止的“动态货币一体化理论”的发展来看,对于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货币的统一、建成货币联盟,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渐进模式(Gradualism)与“一步到位”法(A big—leap approach)。所谓渐进模式是指,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通过逐渐缩小成员国相互间汇率波动的幅度、减少汇率平价调整的频率,分阶段、分步骤地由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协调,到各国储备的集中管理,以及最终由联盟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从而实现货币统一。在这整个过程中,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是渐进的,而不是跳跃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主张“一步到位”的人则认为,货币的统一、联盟的建成都应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顾名思义也就是要力求迅速地从货币主权分散的状态跳跃至集中、统一的状态。

主张渐进模式的人认为渐进模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首先,在政治方面渐进发展可以使各国政府逐渐适应和习惯统一的管理,便于逐步实现协调成员国和联盟机构的权力与责任关系。同时,渐进的发展还可避免因急于求成,在各国民族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下不得不保留许多“倒外条款”,而给日后联盟的运转带来诸多隐患与阻力。在经济方面,渐进发展可以使各经济主体有充分的时间来分析和把握各种变化趋势以适时作出调整,避免因抉择的失误而造成损失。

而主张“一步到位”的人则认为,既然货币的统一、联盟的实现是一种“帕累托改进”(Parreto lmprovement),那么就应该尽可能迅速地实现这种改进,以增进福利;同时,他们还认为由于各国政府倾向于合作与统一的意愿往往是极为短暂和易变的,因而一旦各国政府有了这种意愿,就应该立即而又充分地利用它,用它来推进货币一体化的发展。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仔细推敲,后者所举的理由却有值得考虑的地方。首先,从理论上讲在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一定的调整成本,如果这种调整成本过大,则不宜急于求成,而应将各项调整的措施分散在一个适当的时期内;其次,战后欧洲的货币一体化进程虽然走走停停,但欧洲各国却从未放弃过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决心,因而也很难说各国政府倾向于合作与统一的意愿是短暂的。此外,如果考虑到现实中实现货币统一、建成货币联盟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困难和要求,“一步到位”这种方式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因为按照“欧洲货币机构”目前的预计,仅印制统一货币的银行券此一项工作就需耗时约三年,这还不包括为此而进行的前期信息收集和准备工作,因此,相比较而言渐进模式似更可行、也更具说服力一些。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欧洲的货币一体化发展从其第一个“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到80年代的“德洛尔报告”,以及最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都选择的是渐进模式,而不是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

注释:

①a George S.Tavlas:"The'New'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World Economy 1993,pp663,Oxford UK.

②a 同上。

①b 参见周新民主编:《国际货币体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c Mundell,R.A:"A theory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1961,pp657.

①d Masahiro Kawai:"Optimum Currency Areas",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1987),pp740—742.

②d 同上。

③d Artis,M:"One Market,One money",European Economy No.44,1990.

④d “货币政策理论:单规则与相机抉择”,载《21世纪的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

①e De Grauwe:"German Mometary Unific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6,pp447.

②e 参见李卓 陈永清:“动态货币一体化理论浅析”,载《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11期。

标签:;  ;  ;  ;  ;  

当代西方货币一体化理论发展述评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