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业教育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业教育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无疑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实践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所在。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而言,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就三番五次强调经济建设必须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上来。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点水平低、技术管理水平差、人口和就业压力大,加之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心始终偏向于以高投入追求高产出,以拼资源、拼消耗求得尽可能多的短期收益,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在粗放经营状态中徘徊,由此派生出技术进步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所有这些郑重提醒人们,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刻不容缓。199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到更新、更高的战略高度,并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又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点,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换器,更是把沉重人口负担转变成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蜕变场。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将成为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项跨世纪的艰巨任务。

农村职教要跻身于经济增长式方转变的主战场,应该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入手,研究“转型增益”对农村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提出的要求。农业,历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农业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温饱保供给,而且还要高回报高效益。应该明确,我们要实现的小康是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的小康,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也将是以“高产、高质、高效、创汇”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确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跨越三个台阶,畜牧水产养殖持续高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民收入普遍有所增加。然而,也应当看到,农业生产经营的粗放性、科技的低水平、劳动者的低素质等所带来的生产的低效益,严重抑制着农业发展的势头,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改革的焦点,再次聚集在农业上,而改革要成功,农业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又只能建立在生产技术现代化和生产经营产业化上。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是使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发生根本性变化,产生巨大生产力的最根本的因素。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不仅意味着耕作、运输、收获、排灌等机械设备的采用,优质化肥、高效低毒农药、全价配合饲料的使用,而且还应广泛运用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对农业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所有这些生产科技的发展必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赋予高等与中等职业教育重大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更应准确地把握当今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充分利用农村职教阵地,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智力,加快科技新成果的辐射与普及,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的物化进程。

近10年来,我国拥有部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2万多项, 但应用推广的只有30%左右,大面积推广应用仅为15%,产生此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农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科盲”大量存在以外,缺乏市场观念,生产与加工始终处于粗放、零散状态也是其中的深层原因之一。农村产业化经营的缺少既制约着科技成果的物化,又难以打破过去那种单一品种、单一生产经营模式,降本增值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农科教结合”离不开产业化,“技工贸一体”呼唤产业化,而农业发展真正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就会带动整个农业的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手段的机械化以及生产科技的现代化,并促使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产生结构优化效益与规模经营效益,实现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显然,生产经营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大趋势,同时这一发展趋热也向农村职教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劳动者,而且还要求这些劳动者熟悉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素质。农村职业学校务必更新思想观念,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三面向”方针,始终围绕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培养出更多肩负生产与经营双重职能的新型实用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预见,在新的农业发展高峰到来之际,农村职教必然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农村产业化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本区域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综合性开发、企业化管理、形成农工商、科经贸一体运作。显然龙头企业是农村产业化的依托,其发展状况好坏、经济实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围绕农业开发形成的“农”字号乡镇企业,也就成为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十五大以后的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自然应在同乡镇企业的共同前进中完善。所以今后改革的重点,还是在乡镇企业。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十几年来,在缺少资金、设备与高科技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的农民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凭着顽强的创业精神,用千百年来扶犁的大手,终于托起中国农村工业革命的太阳。但在辉煌业绩的背后,我们也清醒看到,乡镇企业的崛起既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又得益于市场调节机制,是两头沾光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再加之新税制的施行,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多数已取消,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个体经济将展开全面竞争。在这种条件下,乡镇企业原来的机制、劳动力等优势不断削弱,而布局分散、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高、规模优势不强等固有弊端却暴露无遗。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乡镇企业要构筑新的优势,就必须调整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实施科技推动战略,进行工业化中期的二次创业,努力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在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时期,农村职教除了积极支持乡镇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外,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尽可能多的科技人才和技术能手,普遍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因为这是实施“二次创业”的根本举措,也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如上所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科技成果的普及和高新技术的开发,需要高级科技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但更需大量受到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为数4.4 亿农村劳动力中达到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4.45%,乡镇企业职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也只有12.4%,即使区乡一级农技推广站87万技术员中,初中文化以下还占63.8%,要让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因素中的比例上升到55%,在乡镇工业增长中的作用上升到45%,促使农村经济向“转型增益”的更高层次发展,就亟需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思想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现代经营管理素质。当今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重大任务,农村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另外,目前我国登记失业580万人,下岗人员900多万,企业内部隐性失业达18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有1.3~1.4亿人,这些数以亿计的庞大产业后备军的总体素质不高,从事二、三产业确有困难,若不强化职业技能教育,他们必成为社会的巨大负担,这项任务的完成更多的也要靠农村职业教育。但现在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仅有1000多万人,过于显著的需求“缺口”充分说明,职教的规模亟待扩展。可就在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大发展大提高的时候,生源问题却成为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沉重话题。诚然,这里有家长对子女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普教热”只升不降等因素的影响,但深层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教育本身观念的陈旧,职教发展的模式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脱节,绝非某些人所认为的职校摊子铺得过大、规模发展速度过快的问题。事实上,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纺织学校、黄炎培和蔡元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到今天众多职教集团的诞生,几代人的奋斗,职业教育逐步解决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问题。职业教育的崛起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培养科技人才、推广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起到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社会现代化的坐标上,对某种具体教育而言,两者则不一定同步和必然一致,职业教育的现时性并不代表它的现代性。象一些条件具备但仍沿袭普教模式的农村职业学校未必就比当年黄炎培先生“双手万能”和陶行知先生“行知合一”的学校更具现代性。面对“三高一创”的科技农业和“三高一优”乡镇工业的二次创业,农村职业学校不闻风而动,又怎能激起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在经济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本质变化,产业部门掀起科技革命浪潮之际,职业教育首当其冲,应该立即“由后台进入前台、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适应转向推进”,以此作为自身改革的基点与目标可能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这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职教由适应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两个重要转变”,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自身“两个重要转变”则是1996年3 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四所交大校长时所指出的: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江总书记提出“两个全面”正是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全面适应”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教育生产力,培养出社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解决好教育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矛盾,而“全面提高”则是通过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教育的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走内涵发展之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教育的“两个重要转变”,是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实际提出的发展指导思想,是经济建设依靠教育、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行动纲领。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要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发展规模、运行机制、培养目标、师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但同时也为职教实现“两个重要转变”和职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农村职教工作“两个重要转变”的实现,必将促使自己摆脱高耗低效的运行状况,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逐步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能力,以此推动和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当然,农村职教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太吻合,这里有职教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制约,也有职教本身“内部优化,外部搞活”的潜能发挥不够,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在不少学校依然存在。像“一校多功能多层次教育”,从事职教工作的同志都比较熟悉,因为很多职业学校均作过尝试,并且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形成了长短交叉、脱产与半脱产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的灵活办学模式,为缓解社会急需人才的矛盾作出一定贡献。但仅就目前现状来看,总感到其中之商业气息过浓,影响此项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尽管教育属于第三产业,职教部门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获取能加快事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在大教育、大社会的范畴中,我们应站到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这一问题,如果农村职业学校开辟必要的阵地来主动联合行业部门、乡镇企业乃至村组带头人,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形成职前与职后、联办与自办、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并且积极通过工作上的巧妙安排,派出更多的技术骨干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体系、科技示范体系的建设,创办更多的立体种植、特种养殖、规模经营、生态开发、加工增值、出口创汇的示范乡村,真正做到“兴一方职教,富八方群众”,那么农村职业教育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必然加快,巨大的社会效益随之产生。

无可置疑,生源状况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村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质量求生存,以声誉求发展,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必须明确,职业教育不是为生存而办学,这是办学方向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加快科技的全面进步和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农村职业学校绝不可重演追赶所谓“热门专业”的闹剧而置社会实际于不顾,造成教育资源的投资浪费,而应认真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进步、经营机制的转换以及劳动组织变化等带来的对劳动者需求在结构、质量、数量等方面的变化,以此选择切合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职教发展思路,及时开设出农村经济“转型”急需的、符合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适应就业层次和要求相应提高的专业,并根据智能型劳动者“质”的内涵,在“基础、能力、实践、素质和个性发展”五个环节上,加大课程模式开发研究与现代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的探讨,注意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科技发展态势,以最吸引人的方式传播实用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在重视给学生以丰厚知识基础,增强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能力的前提下,突破传统岗位培训模式,构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教育训练体系;在帮助学生树立“改造农村、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与创造精神……使学生成为既有文凭又有水平、既能动口又能动手、既有专业特长又有鲜明职业能力、既具有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又具备良好的守法意识和超功利奉献精神的人,那么,这样的职校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不只是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上和宽泛的职业领域里游刃有余,在他们当中,还完全可以诞生出一个个新型农民“企业家”,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定会在他们手中加快实现。

收稿日期:1998—03—29

标签:;  ;  ;  ;  ;  ;  ;  ;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农村职业教育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