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论文_王彩虹

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论文_王彩虹

(钟祥市人民医院; 湖北荆门431900)

【摘要】 目的 讨论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急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70例患者中无1例死亡,全部患者的病情均得到好转。结论 积极有效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能提高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急救,护理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与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支气管哮喘是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疾患,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的显著特点。【1】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其典型症状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喘鸣,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严重发作时可有颈静脉怒张,发绀,大汗淋漓,脉搏加快等症状。【2】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7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的患者。在治疗中体会到,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时提高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男40例 女30例 年龄在22-75岁之间,病史1-42年。男患者年龄平均60岁,女患者年龄平均45岁,入院后经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哮喘发作情况明显好转。

1.2临床表现

临床上70例患者均表现出咳嗽、气喘、胸闷、端坐呼吸,每分钟呼吸大于28次,每分钟心率大于120次,明显紫绀,不能言语,大汗淋漓,严重脱水。其中意识模糊5例,休克1例。

2 急救护理

2.1 合理的氧疗: 遵医嘱予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改善呼吸功能。哮喘重度发作时,予4-6L/min氧气吸入。高浓度氧持续吸入不可超过6小时,以免发生烦躁,情绪激动,恶心呕吐,胸骨后灼痛,呼吸困难加重等氧中毒症状。【3】待情况好转,可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2-3L/min。氧疗有效的指标: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发绀好转,活动耐力增加。

2.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用0.9%氯化钠250毫升维持通路,以便随时遵医嘱给药。针对血压下降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于扩管,一条用于解痉平喘。

2.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阻塞气道,可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因此,促进痰液排出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护士应在患者静脉补充足够液体的基础给予氧化雾化,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及时排出,必要时可吸痰。

2.4用药护理

2.4.1(1)支气管扩张剂 重度发作患者首选静脉用药,将0.25g氨茶碱加入20毫升的0.9%氯化钠中,缓慢静脉注射,推注时间在15分钟以上。待1小时后再观察病情,若症状未缓解,则遵医嘱予少量氨茶碱与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滴,氨茶碱每天的用量不超过1-1.5g,滴注速度不宜过快,以20-40滴/min为宜。【4】(2)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作为首选药物应用,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应早期、短程、大剂量的应用。如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3)抗生素 哮喘不是因支气管感染引起的,但哮喘发作与感染有关。另外,哮喘发作后,多伴有肺部感染,故选用有效的抗身素时必要的。一般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头孢类抗身素。(4)镇静剂 患者出现极度烦躁不安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异丙嗪等,但呼吸衰竭者慎用。

2.4.2 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后,一般采用口服药和气雾剂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临床上采用氨茶碱片剂,一天三次,一次一粒,剂量为0.1g。通常会辅用扑尔敏片剂,一天三次,一次一粒,剂量为0.4g。气雾剂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目前我院常用的是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必可酮气雾剂。作为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必可酮和沙丁胺醇气雾剂。首先要将药物摇匀,然后深呼气并含住吸嘴按压气雾剂的同时深吸气,使药物随吸气吸入肺内深部,屏气10s后透气,每次吸入1-2口,每日3-4次,每次吸要完毕后用清水漱口,以免引起声音嘶哑和霉菌感染。

2.4.3 用药观察 (1)氨茶碱是解痉平喘的有效药物。当血中浓度较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心悸、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反应,要密切观察,同时注意滴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剂量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有效常用药,当哮喘状态缓解后可改为口服,症状完全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有心功能不全者、溃疡病患者、结核病患者慎用。【5】(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重症哮喘患者因过度通气、大汗淋漓、摄入困难,而导致机体水、电解质大量丢失,在大量补液的同时要监测血清电解质,以便及时纠正。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液是否外漏。

3.一般护理

3.1 体位的护理:体位与哮喘关系密切。对于哮喘重度发作患者,常采用半卧位、端坐卧位。而对于夜间哮喘的发作,体位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仰卧位可引起哮喘患者进行性气流受限。据有关专家报道,仰卧4h后最大气流量可减低24%。对于呼吸流量基础低的患者,可达临床发病水平 而诱发诱发哮喘。侧卧位可避免或减少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其夜间侧卧位睡眠是预防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措施。【6】

3.2病室环境,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病室环境要幽雅,空气要流通,温湿度要适宜。温度在18-20。C湿度50%-60%。保持病室内清洁、无灰尘,室内采用湿式清扫,防止灰尘飞扬,不宜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当哮喘发作时,首先应脱离过敏原。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哮喘的发作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特异性体质的患者,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屋尘,螨,进食,鱼、虾、蛋,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碘制剂等。

3.3饮食的护理:重症哮喘发作期间,营养消耗多,患者体内水分、蛋白质等大量流失,应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1)忌酒、忌过咸食物。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

(2)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增加热量,提高抗病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多餐。

(3)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萝卜、韭菜、南瓜、杏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

3.4心理护理:哮喘严重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大汗淋漓,呼吸极度困难,但此时患者的神志时清醒的额,因而会产生极度的恐惧感和濒死感。此时护理人员要避免不良刺激做好精神疏导,使之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再采取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的学习方法,使其放松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增强治愈信心。有些患者总担心哮喘的反复发作不能治愈、药效不佳、有副作用等,表现为忧虑心理,缺乏信心,担心出院后一旦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7】此时应给患者加强有关疾病的知识知道宣教,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及掌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做好出院解释工作,阐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访,精神开朗,查明诱发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就可减少和不再发病。

3.5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8】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方法可以包括:印制小册子,开展讲座,患者交流等。应该帮助患者认识到:哮喘的长期缓解防比治,管比治更重要,【9】使他们主动与医护人员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改变他们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各种因素,加强哮喘发作先兆症状的治疗与护理,减少哮喘的重度发作,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提高其生存质量。

4. 结果

本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50例,病情平稳、症状明显好转20例,且所有病例治疗中无一例死亡。

5.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致敏细胞及其产物共同参与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重度发作时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强烈的濒死感,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会在极短的时间里致命。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恶化,哮喘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全球的发病率为5%-6%。哮喘具有可逆性与长期性的特点。【10】本组患者平均病史5年,且60%患者曾多次发作。由于哮喘诱发因素较多,其中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大,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应加强患者的气道护理,保证室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并做好室内消毒灭菌工作。针对过敏原问题,避免患者接触动物皮毛,植物花粉及其他易引发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常用激素强化治疗。【11】在急救治疗过程中,可以大剂量使用,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减量,但由于长时间使用激素,患者体内激素代谢受到一定影响,应逐渐减量。对于感染诱发的需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先使用抗生素,停药时先停用抗生素再逐渐停用激素。【12】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容易发生阻塞,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另外多数患者在治疗后需长时间保持吸氧,为保证吸氧疗效,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指甲,口唇及耳垂等反应末梢血供的部位,以便于及时调整氧流量。

6.结论

总之,及时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是缩短病程,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 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59.

[2 ]李淑霞,段凯生,朱栓立.哮喘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21.

[3] 董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指导.现代医药卫生,2004,7(2):78.

[4] 刘婷.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医师进修杂志,2003,26(10):51-52.

[5] 秦玉莲.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要点.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5(1):42-43.

[6]梁淑慧,张丽娜.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9(16):84-85.

[7] 杨贵荣,张宏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天津护理,2004,1:99.

[8] 王慕鹏,张晓丽,王玉洁.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08,(29):70-71.

[9] 江月娥,张艳红,陈爱英,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3,17(5A):525-526

[10] 陈宇英,陈宏,石敏,等.重症哮喘的几点认识.西南国防医药,2001,11(6):426-427.

[11]田兰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08.10(4):57.

[12]徐慧,郭丽.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08.5(141):138.

论文作者:王彩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论文_王彩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