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的实践研究论文_刘慧1,窦树梁2

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的实践研究论文_刘慧1,窦树梁2

1、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胡家园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450 2、天津市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地理信息中心 天津市 3004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生态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在乡镇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农艺师的辅助支持,由此可见,农艺师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文章就主要围绕农艺师的工作重点进行分析与解读,进而阐述相关农艺师工作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农艺师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艺师;工作重点;意义探讨

1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水平日渐提高的趋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农民生活质量也在逐渐提高,农民对物质文明的需求随之不断提升,这便增加了对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如农艺师的需求。因为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会直接关系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质量,需要政府和农业部门提高重视。

2 农艺师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艺师的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其工作内容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为遏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还城市与乡镇以良好的生态循环,农艺师的工作就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农艺师通过深入居民的农业生产,提升其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城市农艺师通过绿化植物种植,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良好的农业生产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政府对农业种植成果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乡镇和城市作为我国农作物主要生产的基地,其种植水准和收获成果都将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化种植水准愈来愈趋向科技化,并且我国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涌入一批农艺师,其工作内容将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农艺师工作存在问题

3.1 制度措施制定不到位

相关农业部门对农艺没有足够重视,忽视此方面的项目发展。在现实情况当中,农业部门和一些农业公司合作并不频繁,一方面是政府,一方面是企业,互不打扰,各自发展各自的生产。农业生产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性人才。开发适合本地区的农业发展技术,为本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农业部门之间应相互合作,取得共同联系,共同促进农业的加快发展。制度的激励也会使相应的措施更加完善。

3.2 农艺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校毕业生的补充量不足,部分基层政府对于农艺师的发展以及人才补充不够重视,农艺服务体系一直得不到重视,农技推广力度严重不足,专业技术骨干储备不够。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大多是老弱妇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农艺师的工作热情,不能够促进农艺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自我认同,降低了农艺师的责任心,影响了农技推广的质量。

3.3 不重视专业培训工作

虽然,我国关于农艺师的从业资格等都有一定的考核制度和明确的法规规定,同时有相关系统进行从业资格的考试,然而并不能够保证农艺师整体的专业程度。农艺师大多是参与到基层工作中取得,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因此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水平,更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目前,很多农艺师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经过全日制的教育系统学习,但是实践能力不足,缺乏经验,很难让基层的农民信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基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制订的农艺师培养策略

4.1 加大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第一,政府和农业部门需要意识到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了实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这样才能为农民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农民在此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以达到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村物质文明水平的目标。第二,与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相关的农业部门需要定期开展对农民的培训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掌握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农艺师。第三,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联合农业大学,有计划地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人力资源。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艺师具备良好的农业实践能力,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在有效发挥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作用的基上,真正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了给农艺师培养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师资力量,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定期聘请农业大学教授开展农业技术教学工作,向农艺师和当地农民讲解农作物种植方式、管理方式、病虫害防治方式等,以确保农民能掌握科学规范的农业生产技术。

4.2 制订农村农业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人才是农村地区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将实用人才的开发、培养纳入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中,制定合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尽可能地为农村地区培养创造性的高水平人才。而农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必须充分重视农业领域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地区领域人才学习和研究农业技术,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艺师,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4.3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类型的转变

农艺师通过改进原先不合理的城镇农业生产模式,用生态规律指导农业经济活动,倡导节能、低碳和减排的农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型农业,在最大程度上调整了农业的生产结构,发展了循环农业,进一步提升了城镇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关系,并且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城镇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提供了安全、自然、生态以及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农副产品,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类型的转变,使城镇农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新模式,由此可见,农艺师的工作内容非常关键。

4.4 提升农艺师的专业从业素质

针对我国农艺师虽然有较高的理论,但是很多农艺师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理论和实践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致使农民不能够信服农艺师的工作这种情况,农业技术部门必须在甄选过程中提升对于农艺师专业度的要求,考核农艺师的实践能力。此外,还有必要针对各乡镇农艺师定期看展研讨会讨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解答,同时需要定期组织农艺师进行农艺工作前沿科技培训,让农艺工作者能够迅速了解并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结合理论进行运用。同时,增强农艺师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加强农艺师的责任心和专业性,提升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质量和范围,加快农业发展速度。

5 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效果,这是因为农艺师可以发挥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引导者、带头者的作用。为此,政府和当地农业部门需要加大农艺师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 朱明.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物质文明的实践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7):42+44.

[2] 孙玉萍.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物质文明的实践探讨[J].农家参谋,2018(12):22.

[3] 赵天松.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物质文明的实践探讨[J].时代农机,2017,44(06):134-135.

[4] 张玉民.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的实践研究[J].农家顾问,2015(06):35.

[5] 吴建华.尊重园艺农艺师劳动共创和谐美好生态环境[J].山西农经,2018(10):138.

论文作者:刘慧1,窦树梁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农艺师对提高农民的物质文明的实践研究论文_刘慧1,窦树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