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创造性运作与原型效应(一)_图式理论论文

动作的创造性操作与原型效应〔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型论文,创造性论文,效应论文,动作论文,操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对各种不同动作操作水平的被试,进行动作操作图式的操作实验。结果发现:1.经过系列动作的学习,可以形成动作原型。2.动作原型对于动作操作有影响作用,这种原型效应明显地表现在动作的创造性操作上。3.动作操作水平与动作原型效应有密切关系,动作原型效应,在操作水平高的人的动作操作上,表现最为明显。4.动作原型效应受背景条件所制约。

关键词 动作学习,创造性操作,动作操作图式,原型效应。

1 问题

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系列动作学习,不但可以熟练地用学会的动作来应答熟悉的情境,而且常常可以作出未经学习的新操作来对付突变的或者多变的情境。这些新的操作似乎是非意识地作出来的,但正是这些新操作,才使得动作成为有效,人们也因此称之为动作的创造性操作。

动作的新操作是怎样发生的,如何才能实现创造性操作,已逐渐为研究动作学习的学者所关注[1-4]。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选拔和训练那些主要以动作操作来完成任务的人员,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如运动员、机械工人,汽车司机等都是以动作操作来完成任务的,他们必须根据情境的变化,迅速地进行新的创造性操作,才能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十年代初,Bertlett F.C.等人研究了网球运动动作并指出:“一个新的打击动作,不是绝对的新,也不是重复旧的”,还认为新的打球动作,是受某个图式所支配的[1]。

七十年代中,Schmidt R.A.将原型的概念引入动作学习中并认为,被试在大量运动反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某个图式,以此为基础,可产生新的运动[3]。

后来,Solso R.L.等人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操作图形的实验,通过动觉图形的再认研究,证明在一系列动作学习的基础上,会形成动觉原型[4,5]。但是,他们的研究,只限于用图形辨认来表明动觉原型的 形成,这与其他学者用散点图形或漫画图形的辨认来证明视觉原型的形成,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感觉通道不同而已。他们并没有直接用动作操作来证明动作原型的形成,也没有进一步证明动作原型对动作操作的支配作用。

我们的任务,是用动作操作来验证动作原型的形成;通过不同水平的人的动作反应来检验动作原型对动作操作的作用;从而探明动作创造性操作与动作原型的关系。

2 方法

我们采用国外学者设计的操作图式[5],但改变他们的实验方法。这些操作图式一共10个,每个由三条相连接的直线组成,用以规定被试动作进行的路线。它们都是派生于一个原图式(图1)。每个操作图式与原图式的相似程度,以分值来表示,5.0分相似度最高,0.0分相似度最低。分值是以各条直线与原图式相应直线的偏离角度以及所在位置来评定的。偏离0°评1.0分,偏离45°评0.5分,偏离90°以上评0.0分;每一条直线与原图式的相应直线处于同一位置评1.0分,在相邻接的位置评0.5分,其它评0.0分。

首先通过示范,训练被试学习按照上述10个图式移动上肢,直至能独立复制,即为学会。

然后,从上述10个图式中,选取四个图式,各与原图式相似度为:5.0分,4.0分,3.0分,2.0分(图2)。

图1 原图式图2 操作图式

图上的三条连接线表示运动的路线。箭号表示始动方向。

将这四个操作图式与下列四个目标相匹配,目标是在坐标图上运行的光点:

目标 1:光点沿横坐标轴从右向原点 0*移动。

目标 2:光点沿纵坐标轴从上向原点 0 移动。

目标 3:光点沿横坐标轴从左向原点 0 移动。

目标 4:光点沿纵坐标轴从下向原点 0 移动。

训练被试,看见目标 1,则按相似度为5.0分的图式操作。看见目标2,则按相似度为4.0分的图式操作。看见目标3,则按相似度为3.0分的图式操作。看见目标4,则按相似度为2.0分的图式操作。

被试对于每个目标,均能三次正确操作,即为学会。待全部学会后,加入下列四个新目标:

新目标 1,光点在第一象限沿 45°向原点 0 移动。

新目标 2,光点在第二象限沿 45°向原点 0 移动。

新目标 3,光点在第三象限沿 45°向原点 0 移动。

新目标 4,光点在第四象限沿 45°向原点 0 移动。

新目标与旧目标混在一起,逐个呈现,每个旧目标和每个新目标均呈现四次,但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

要求被试对每次呈现的目标均做出动作。

目标是在屏幕上呈现的,动作操作在操作台上进行。操作台有记录装置,把被试每次实际操作的图式描记下来。

选取一、二、三级运动员各 20 名,健将级运动员 10 名,作为不同操作水平的被试者。

3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被试对每个旧目标,都较正确地按各个匹配的图式操作,但对各个新目标所进行的操作,则各有差异。其中有一部分是未经学习的动作,其操作图式恰与设计上的原图式相一致,而且出现次数的百分率相当高。

原图式操作的出现次数的百分率,如表 1。

表1 原图式操作的次数(%)

在对新目标所做的动作中,还有部分动作是已经学习过的动作操作图式的重复。不过,不同相似程度的操作图式,在不同目标上出现的次数百分率是不相同的,如表2。此外,有一部分是其它动作(既与原图式不相一致,又不是已学习过的动作)或不作任何操作,我们把它们都归入相似度为 0 的操作图式。

表2 已学图式及其它图式操作的次数(%)

观察表 1 和表 2 ,我们表现:

1.所有被试对于任何新目标,均出现原图式的操作,而且有些被试所进行的原图式操作的次数,大大超过已学图式及其它图式操作的次数。如健将级运动员,对于新目标 1,原图式操作的次数,比相似度为5.0和4.0图式的操作的次数高 49.5%和43.1%;对于新目标 2,原图式操作的次数,比相似度为 4.0 和3.0 图式的操作的次数,也高 28.8%和34.9%。即使水平较低的三级运动员,对于各个新目标所进行的操作,也有 20%属于原图式操作。

2.不同水平的被试,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很不相同,差异十分显著(p<0.05或p<0.01,)。对新目标1,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健将级运动员比一、二、三级运动员,分别高 15.8%、17.6%、34.1%。一级运动员比三级运动员高 19.3%,二级运动员比三级运动员高 17.5%。

对其他新目标,情况大致一样。不过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之间,对任何目标,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都差别不大,其差数仅为 1.6%、0.6%、9.5%、1.2%。

3.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因目标不同而不同。对新目标1,相似度为4.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最高,5.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次之。对新目标2,相似度为4.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最高,3.0 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次之。对新目标3,相似度为3.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最高,2.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次之。对新目标4,相似度为5.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最高,2.0分的图式操作次数百分率次之。

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又因被试的水平不同而不相同。水平愈高,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愈低。高水平的被试,如健将级运动员,对于四个新目标所出现的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分别为35.8%、40.1%、49.3%、41.6%。一级运动员分别为51.6%、57.7%、65.8%、54.7%。低水平的被试,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就比较高,如二级运动员为53.4%—75.3%。三级运动员则高达70.9%—82.2%。低水平被试,不但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大大低于高水平被试,而且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分布,亦比较分散。

4.对新目标所进行的操作,既非已学图式,又不是原图式,或者是不作任何动作(表2中,相似度为0分的图式),在不同目标中,出现的次数是不同的。在新目标3中,出现次数最多,任何被试,包括高水平的健将级运动员,都有出现。在新目标1中,出现次数最少,任何水平的被试,出现次数均为0。

这些相似度为0.0分的图式操作的次数,又因被试的水平不同而不相同。水平愈低,操作的次数百分率愈高。水平最高的健将级运动员,这类操作的次数,总起来只有9.0%,而一级运动员则为14.7%,二级运动员为17.9%,水平最低的三级运动员,操作次数高达23.9%。

4 讨论

4.1 关于动作原型的形成

在视觉或动觉图形辨认的研究中,被试在学习系列图形之后,普遍把未经学习的原图形认作已学图形,而且自信度相当高。学者们就用这种现象证实原型的形成,并且把原型对于新图形辨认上的影响,称之为原型效应[4,5]。

在我们的研究中,被试在学习系列动作之后,普遍做出未经学习的原图式的操作,来应答各种突然呈现的新目标。我们根据这个现象,认为经过系列动作学习之后,是会建立起一个动作原型来的。被试对任何新目标所做出的新操作,有不少是与原图式相一致的,这明显看出动作的新操作是受原型影响的,因此我们认为,动作的创造性操作,实际上是动作原型效应的表现。

为什么经过系列学习之后,会有原型的形成,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有人提出“中心趋向模式(central tendency model)说”。又有人提出“特征频率模式(attribute-frequency model)说”[6,7]。到底哪种理论更为正确?留待以后讨论。我们认为,在本实验中,动作原型实际上是系列动作操作图式的概括,因为各个操作图式都是派生于一个原图式,每个操作图式都包含有原图式的特征。动作原型,正是在学习系列动作的过程中,对各个操作图式进行概括而建立起来的,而这个概括过程,常常是没有被意识到的。

4.2 关于动作操作水平与动作原型的关系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动作操作水平愈高,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亦愈高。这说明动作操作水平愈高,原型的作用亦愈大。换句话说,动作操作水平愈高的人,愈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创造性操作,实际上是动作原型效应的表现。到底是动作操作水平影响动作原型的形成与作用,还是动作原型的形成与作用,促进动作操作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动作原型的形成与作用,与动作操作水平有密切关系,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那些主要以动作操作来完成任务的人员,进行选拔和训练,有必要把动作原型的形成和作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如选拔运动员,就必须把动作原型的形成速度和质量以及其作用大小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材指标。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就必须把动作原型的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训练项目。

4.3 关于动作原型效应与背景条件的关系

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因新目标呈现的象限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呈现在第一象限的新目标,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最高,而对于呈现在第三象限的新目标,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最低。对于呈现在第二和第四象限的新目标,原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不高但也并非最低,这表明什么?

我们认为,这个结果,说明动作原型效应受背景条件所制约。呈现于第一象限的新目标 1,处于旧目标 1 和旧目标 2 之间,而旧目标1和旧目标 2 的匹配操作图式,与原图式的相似度最高(各为5.0、4.0)。因此,与旧目标 1、旧目标 2相接近的新目标 1,容易引发原图式的操作,动作原型效应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最为明显。呈现于第三象限的新目标 3,处于旧目标 3 和旧目标 4 之间,而旧目标 3 和旧目标 4的匹配操作图式,与原图式的相似度最低(各为 3.0、2.0)。因此,与旧目标3、旧目标 4 相接近的新目标 3,就不那么容易引发原图式的操作,动作原型效应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就不太明显了。

运动员,即使是高水平的运动员,有时不能以新的创造性操作来对付多变的竞赛场面,即所谓动作技能未能很好发挥,其原因,可能就是由于背景条件影响了动作原型效应。

4.4 关于非原型效应的操作情况

对于新目标,并不总是出现动作原型效应。常常出现的是已学图式的操作。水平愈低,已学图式操作的次数百分率愈高。如低水平的运动员,在场上只会重复已学会的动作,而新的创造性的操作比较少。原因是什么?是否这些运动员,动作原型的形成有一定障碍,即使经过系列动作学习,动作原型也不易形成,因而动作原型效应不易出现。对于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对于新目标,如果不是出现原图式的操作,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已学图式的操作呢?在我们的实验里,似乎看到一种趋势。如对于呈现在第一象限的新目标 1,相似度为 4.0 图式操作的次数,超过相似度为 5.0 图式操作的次数。而对于呈现在第二象限的新目标 2, 仍是相似度 为 4.0图式操作的次数居多。相似度4.0图式是与旧目标2匹配的。旧目标2 的呈现方位处于旧目标1和旧目标3的上方。又如对于呈现在第三象限的新目标3,相似度为3.0图式操作的次数,超过相似度为2.0图式操 作的次数,对于呈现在第四象限的新目标4,则是以相似度为5.0图式操作的次数最多。相似度3.0图式是与旧目标3匹配的,相似度5.0图式则是与旧目标1匹配的。旧目标3和旧目标1的呈现方位,均处于旧目标4的上方。 因此似乎可以说,有一种“向上选取操作图式”的趋势。

5 结论

经过系列动作的学习,可以形成动作原型,动作原型对于动作操作起一定作用,这种作用属于动作原型效应。动作的创造性操作,是动作原型效应的明显表现。动作原型效应受背景条件所制约。

动作操作水平与动作原型有密切关系。动作操作水平愈高,动作原型的作用愈大,动作原型效应愈明显。动作操作水平愈低,愈依赖已学会的旧动作。

对于那些主要以动作操作来完成任务的人员,在选拔时,要把动作原型的形成与作用,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材指标。对于这些人员的训练,也要把动作原型的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训练项目。致谢 本研究得到Dr.Kenneth H.Y.与杨宝娱女士的协助。

THE CREATIVE MOTOR

OPERATION AND PROTOTYPE EFFECT

Xu Shangxia Sidney 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study,subjects with different motor operationlevels were tested in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on operationof motor patterns.It was found that :1.Subjects may achieve a motor prototype after a series of motor learning ;2.Motor prototyp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otor performance ,which 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subjects'creative motoroperation ; 3.Subjects'motor operation levels had significantrelationship with motor prototypes,and this kind

of prototype effect was detected much higher in

motorperformances of those with higher level of performance.Key words motor learning, creative motor operation , motoroperation pattern,prototype effect.

注释:

〔1〕本文修改稿1995年7月18日收到。

* 原点是坐标图上的0点。亦即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的交点。

标签:;  

行动的创造性运作与原型效应(一)_图式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