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雷列辉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雷列辉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逐渐转变,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态不断变化。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建设了一大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等,但应对措施仍滞后于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实际需求。针对目前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五点对策建议:一是国家层面以农村环境保护为主题,适时出台文件,凸显国家意志;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尽早实现全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三是落实政府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守住农村环境质量底线;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环保体制机制;五是加强对农民环保培训和教育,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对策研究

1导言

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问题,也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于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不仅对农村的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城市区民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农村正常的经济发展,现有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2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现状

2.1农村工业污染严重,极大破坏生态环境

当前农村水污染严重,部分村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三水合流,污染的水资源被直接用作生活和土地灌溉用水,直接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且政府对企业设置壁垒较低,许多企业纷纷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但农村配套设施基础差、经济基础薄弱,在乡镇立足企业多集中造纸、化工、建材等行业,这些行业技术低、设备较为落后且产品层次不高,再加上地方政府环保意识差,忽略对地方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视。据统计,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农村耕地受污染影响较大,约18%耕地面积受到污染;除对土地造成污染外,大量企业高能消耗生产活动排除大量的温室气体CO2、CH4及有毒气体CO、SO2,前者导致全球温度逐年变暖,而后者导致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2005年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74.67亿吨,其中农业生产活动占据较大比例。

2.2农村化学肥料使用使得土壤环境恶化

近年有机肥施用的减少和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逐渐恶化,多变现为土壤结块变硬、耕作质量不佳,最为显著是肥料利用率远远低于有机肥。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的流失,会直接污染地表及地下水。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氮肥和磷肥利用率都不高,前者达到30%左右,而后者利用率不足25%。氮肥流失途径有地下渗漏及暴雨冲流,地下渗漏的氮肥损失大约1成,暴雨冲刷造成损失多达1.5~2成。磷肥和氮肥养分的大量流失,既造成化学肥料的养分浪费,大量流失营养物质被充至河流、湖泊,导致河流和湖泊水出现富营养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农业活动伴随农药、化肥的使用,这个过程中许多垃圾被随意丢弃未能及时得到处理,如农药包装瓶、化肥袋、塑料膜等,其降解时间长、后期处理难,严重影响土地土壤环境,不利于农作物优质、高产的实现。

2.3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低下对农村环境影响极大

我国农民普通文化水平低下,环保意识更无从谈起。农村房屋建设无科学的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随意、畜禽散养、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等普遍。由于农村技术、资金有限,垃圾处理厂建设不能满足需要,在加上环保意识不高,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放,没有进行分类和后期处理,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迅速增加,长期放置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且垃圾发酵腐烂过程会渗透污染地表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统计我国农村每天大约产生35×104Kg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情况亦日趋严重。农村居住密度大,且没有专门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流向路旁、田间,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亦不容忽略,大量的粪污、有机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以上这些都与农民患病意识薄弱、农村环境保护法制观念薄弱有关。

3提升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的有效途径

3.1注重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严格管治农村地区的养殖业

农村随意堆放生活垃圾,任意排放污水问题较为严重,所以为了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妥善的处理好农村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其中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对于村镇相对密集的区域,应当使用垃圾集中处理途径,也就是以某镇为中心,利用保洁车或者是生活垃圾车将其周围的垃圾统一的运送到垃圾中转站之中,之后应由村镇的保洁员或者是生活垃圾处理员来对垃圾实施预处理,从而挑选出可以投入再利用的垃圾物品,然后把其他垃圾送至垃圾统一集散中心,以使垃圾得到统一的处理。另外农村污水也需要经过妥善的处理。首先需要规划好农村排水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做到分期实施,注意近远期结合;其次,应当对生活污水实施分类处理,也就是把厨房用水以及其他洗涤分为一类,厕所污水范围一类,在通过专门的管道把污水引出之后实施集中处理。自然降水也应当和生活污水分开处理,以使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更为针对性的处理;之后需要考虑新型污水处理技术一体化埋式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这种污水处理办法较为新颖,尽管造价偏高,但其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并且耗能低,可以应用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

3.2优化产业以及能源结构

为了使农村地区走上生态发展之路,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并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为此需要积极的引导农村开展沼气池建设、改厕改橱并且改畜禽圈舍等,从而使农村面源污染得到优化治理,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农村还可以大力发展使用各种再生清洁能源,比如说利用沼气或者是秸秆气化,使用生物质能源,实现养殖业的规模化,炊事的燃气化以及管道化。最后应当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注重生态园区的建设,以使农村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这种循环结构,另外也可以在发展农村工业化时,推广建立生态工业园,使企业可以聚集到工业区以及开发区之中,便于企业污水、废弃物的集中治理。

3.3注重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农村环境保护不应只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投入到其中。为此,一是应当通过媒体不断的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使人民意识到环保的重要价值,进而自觉拥有环保意识;二是在宣传过程中需要使用贴切于农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材料,并且相关部门也应当针对环境保护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倾倒垃圾、随意排水等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

4结语

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注意其经济发展问题,同样需要重视由经济发展速引起的问题,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合理化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丹旭.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家顾问,2014,(11):83.

[2]蒋希利.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5):381.

[3]李铁光,宋实,潘丽雯.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2):82-83.

[4]魏敬.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191.

论文作者:雷列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_雷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