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观察论文_吴萍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观察论文_吴萍

吴萍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 镇江 212028)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自愿接受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有效缩短离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胆囊结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207-02

胆囊结石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病变,主要是指胆囊内部或者胆囊颈部发生结石。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胆囊结石根据其所在不同部位,其大小、形态和成分均不相同,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也不同[1]。目前,伴随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的转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开腹手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传统方法,然而其对患者创伤较大,易并发感染[2-3]。腹腔镜手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显著[4]。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分别给予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自愿接受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27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39.2±4.2)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28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39.9±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首先取平卧位,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右上腹腹直肌做一个8~10cm切口,若出现腹腔污染严重,应考虑给予肝下引流。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取仰卧位,给予全身麻醉,在脐上或脐下缘做切口,插入Veress针再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置入套管鞘,再放置腹腔镜,将1cm套鞘插入剑突,0.5cm套管鞘插入锁骨中线和腋前线位置,完成手术,术后使用电凝法进行止血。

1.3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首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告知患者任何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开腹手术技术较为成熟,患者有一定的了解;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患者会顾虑手术的安全性,从而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时间、方法、麻醉方式、注意事项及手术适应症等,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解除患者内心疑虑,稳定患者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术前准备:术前1d叮嘱患者食用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食物,严禁食用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术前6h禁饮、术前12h禁食,并进行胃肠减压。不仅如此,由于腹腔镜手术第一切口紧靠脐缘,应注意使用松节油和洗必泰及时进行脐部清洁卫生,防止发生脐部感染污染腹腔。(3)并发症护理:开腹手术多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开始,腹腔镜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患者由于7~12h肋间神经受压刺激和膈肌向上移动,极易引发胸部、肩部和上肢疼痛,短期可自行缓解。若患者出现呼吸浅慢,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应及时给予吸氧处理,改善患者病情。

1.4 临床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组间对比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均数±使用方差(x-±S),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x-±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离床活动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49) 91.48±18.15 48.05±13.55 45.37±13.53 9.97±2.62

观察组(n=49) 50.05±10.17* 23.53± 6.51* 22.25± 5.03* 3.95±0.8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研究资料显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临床认为其主要作用机制为:①手术时间短。由于腹腔镜手术无需进行开腹,术中采用钛夹、生物夹和电凝进行止血,手术时大大缩短[5]。②肛门排气。腹腔镜手术能够减少胃肠道干扰,缓解切口疼痛,促进患者胃肠道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早日离床活动。③切口疼痛。开腹手术后常出现切口疼痛,而腹腔镜手术属于戳口进腹,对腹壁肌肉的损伤较小,只需稍微分散患者注意力就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患者切口疼痛[6-7]。④切口愈合。腹腔镜手术通常有3个腹部戳口,长度约0.5~1.0cm,术后切口愈合较快,感染可能性较小[8]。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0.05±10.17)min、(23.53±6.51)h、(22.25±5.03)h、(3.95±0.8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研究结果充分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显著缩短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有效缩短离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赵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08):142-143.

[2] 陈彩芳,蔡秋凤.双镜联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04):85-86.

[3] 陈会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03):123-124.

[4] 张艳芳,许文青,梁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75-1976.

[5] 张萍.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03):59-60.

[6] 白俊红.高龄胆囊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34):3187-3188.

[7] 马丽霞,杨青,杨小平.12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08):701-702.

[8] 谢爱贞,刘国红,高琴.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护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08):131-132.

论文作者:吴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观察论文_吴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