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一个一般均衡框架的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一个一般均衡框架的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樊明太[1]2003年在《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文中指出“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是一个并不全新但却富有挑战的国际性前沿论题,近年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基于金融结构研究货币传导机制。就中国而言,该选题是一个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论题。 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含义。该选题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金融结构正在由以银行为基础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型,金融结构的转型会对货币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效率,进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金融结构意义上把握货币传导机制,是融合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为构架刻划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模型、评价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金融结构意义上理解货币传导机制,意味着在选择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和规则时,需要根据相应的金融结构及其与货币传导机制的关系进行,需要注意货币政策对不同金融结构的地区、部门和行业的不对称性影响。研究金融结构及其与货币传导机制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关于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的思考,改革金融体系、调整金融结构,有助于疏通货币传导机制,改善货币政策效率,因此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本论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相关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和研究前沿。特别地,本论文还吸收了相关的国民收入帐户和资金流量帐户方面的研究进展,吸收了相关的向量自回归和结构分割点等现代经济计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吸收了美联储FRB/US模型、英格兰银行MM模型等结构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除导论外,本论文共分7章。第1章、第2章提供了关于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关系的理论基础与资产组合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第3~6章则以实证分析为主,分别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工具和向量自回归技术,研究了中国的金融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利率效应、信贷效应的影响。 第1章以货币传导机制及其隐含的金融结构为线索,对国际上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检索和综述,目的在于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国际前沿,为研究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第2章在考察资金流量帐户、美国FRB/US模型和英国英格兰银行M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解析住户、企业、政府、货币性银行和货币当局的预算约束、优化行为与优化条件,提出了一个包含货币、初级证券和间接证券的资产组合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第3章根据资金流量帐户,从金融工具的发展速度和顺序、金融总体相关比率和相对比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渗透程度、非金融部门(居民、企业和政府)的金融资产负债结构共四大方面,系统地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轨迹,以及以美国为参照系的演变前景。 第4章在简要考察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规则和效率前沿(或最终目标)的制度变迁及相应的货币传导过程的基础上,考虑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系统性反应和冲击识别问题,并在结构分割点条件下,使用GMM技术估计和分析了金融结构变迁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影响,使用VAR技术估计和分析了金融结构约束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即由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并进而到通货膨胀一产出波动前沿的影响。 第5章根据中国利率受管制的事实,考察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及其对货币传导银行信贷渠道的意义。本章在借鉴银行中介理论、银行信贷渠道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实证分析了银行负债结构与银行信贷能力、银行的资产结构与银行信贷渠道的关系。 第6章通过向量误差校正(VEC)计量技术及相应的“冲击一反应”模拟和方差分解,实证检验了银行信贷两种渠道的存在性及相对重要性。所使用的VEC模型是由政策利率、信贷供给、信贷需求和均衡信贷水平组成的四变量VEC模型。 第7章则就全文进行了概括,提出了主要的结论。 总之,本论文通过系统的理论检索和对资金流量帐户、美联储FRB/US和英国英格兰银行MM的考察,提出了一个资产组合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在该框架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金融结构及其在货币传导过程中的影响,特别是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货币传导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注意了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注意了规范分析与实证计量相结合,注意了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相结合。

蒋冠[2]2004年在《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文中认为货币传导机制是一国货币金融运动的通道和政策调控赖以发生作用的路径,对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和调整方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作为一个由众多环节和因素构成的传导过程,政策实践中对货币传导机制微观结构的解析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本文在系统地回顾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基础上,从金融摩擦导致的金融市场缺陷及其不同特征入手,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打开了货币传导过程这个黑匣,深入地挖掘了货币传导机制在银行和企业环节的微观基础。在文章中,通过信息行为模型的建立,着重分析了金融摩擦和外部融资约束条件下,由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结构管理和激励约束制度影响的信贷决策机制,以及企业融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对货币传导机制效率的影响;之后,把视角从微观转换到宏观,分析了金融市场缺陷中的投融资主体的最优选择,如何通过货币传导机制导致宏观经济中的信贷周期、过度持续波动和分配性效应。并且,把金融摩擦因素引入宏观货币政策模型,分析了如何度量金融市场缺陷,以及货币政策实践中如何把握由于金融摩擦因素所导致的政策效应不确定性;最后,结合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和近年的货币政策实践,分析了中国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以及政策含义。文章的分析指出:在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运行特征使得积极的货币政策缺乏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能有效地通过减少经济体系的流动性导致经济增长下降,同时使得货币政策在不同的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具有分配性效应,因此人为地导致通胀和萧条都是没有效率的。在我国银行主导且融资渠道单一的间接融资经济体系中,融资抵押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选择,通过货币传导机制的作用会产生导致宏观经济过度波动的信贷周期。因此,缺乏理论和实证微观基础的货币政策,将通过分配性机制和金融资产价格机制而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不明智的财富分配手段,这会给国民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赵静敏[3]2010年在《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因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被视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金融与贸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金融发展还是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金融发展能否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否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规模增长和外贸出口的结构的优化?如果能够促进的话,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理和途径?……等等这些问题都被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所忽略了。本文拟对这个新兴的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对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理论进行系统分析与思考。具体内容从金融发展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机理、传导模型设定、实证分析以及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展开。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金融发展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理论框架,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金融发展对外贸影响的理论体系,为实证研究提供可行的理论基础。其次,对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指标设计,这些指标体系是下文所有研究必不可少的指标数据;同时进行了我国外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并分别建立了金融发展对外贸影响的宏观传导模型和微观传导模型。再次,在指标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基于时间序列协整、多变量VAR模型和PanelData模型从全国视角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对外贸的影响和区域视角对各区域金融发展的对外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严格区分金融发展规模水平和金融发展效率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规模和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影响。分析了金融发展通过各个宏观变量影响外贸规模、外贸结构,进而找出金融发展对我国外贸影响的传导途径。我们还从产业视角检验了金融发展我国对外贸影响的传导途径,利用规模经济、外部融资对制造业出口的作用机理,从产业层面分析金融发展对贸易增长的传导途径,并以我国29个制造业外贸出口为例,进行经验研究。接着,论文还从风险管理视角,分析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传导过程中的风险规避。通过分析我国对外贸贸易存在的风险,探讨了我国金融体系对我国外贸提供的金融服务。借助金融系统特有的风险管理的功能,提供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和办法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与贸易融资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贸易的传导,进而找出金融发展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以及贸易融资的途径作用与外贸发展的机理,规避贸易风险。最后,给出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主要结合我国金融发展与贸易的现状分析以及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金融因素提升,提出相应的金融与贸易政策以及规避风险的措施,使我国金融改革与外贸制度改革协调进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构建了金融发展对外贸影响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金融发展作用于对外贸易的机理与传导途径,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金融发展对我国外贸影响的理论分析体系。2.设计并构建了我国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论文基于前人研究的金融发展零散的各个指标,利用中国金融发展指标数据,并借助统计方法,构建了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变量代替了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并用于实证分析中,减少了实证研究过程中,数据测量的误差或异常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指标体系获得了更强的解释力。3.论文基于金融发展对外贸的作用机理和传导途径的分析,建立了多变量VAR模型,应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面板数据协整等方法进行了全国视角、区域视角和产业视角叁个不同层面的实证检验。从多变量、多层面的角度对金融发展作用于对外贸易进行建模研究,解决了单位根过程与伪回归的判别问题。研究结果支持了金融发展和对外贸易之间理论上存在的关系,不同层面的实证检验表明传导的过程有所不同。对于和全文的理论分析相悖的问题,我们给予了解释和分析。

孙勇[4]2010年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经济机制内的一系列经济变量和主体进而最终实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和作用机理。其传导过程,起于货币政策工具,终止于既定政策目标,从起点到终点的实现过程即是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由于传导过程的复杂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各国货币当局最为关心的问题,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也始终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从理论上讲,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建立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利率市场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为形成真实有效的货币政策价格信号,形成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市场间的价格联动扫清了制度障碍;货币政策工具的日益完善也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多种可供操作的手段。这一切都大大增强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空间和弹性,但也同时大大增加了调控者对货币政策传导中各环节的分析和掌控难度。从现实中看,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负有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从而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责任。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即中央银行能否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在需求方面影响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进出口,在供给方面影响国民经济总量水平,从而实现调控经济总量均衡的目的。从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实践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是并不十分顺畅。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现实中看,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研究和实证检验。论文首先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理论前提——货币非中性入手,对假设前提在我国是否成立进行实证检验,为论文的全面展开和分渠道检验奠定理论和实证基础。然后,论文参照米什金(Mishkin,1995)的分类方法,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按照政策变量的角度加以归纳,即分别为利率渠道(The Interest Channel);信贷渠道(The Credit Channel);资产价格渠道(The Assets Price Channel)和汇率渠道(The Exchange Rate Channel),并循着先理论考察,后实证分析,再结论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分渠道论证。得出:(1)实际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中由货币供应量到利率变动的传导关系成立,而再由利率到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渠道不畅通。说明利率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并非核心影响因素,从而使得由利率到投资的货币政策传导链条受阻。(2)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由货币供应量变动到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变动的传导路径较为顺畅,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能够引起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变动,同时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变动能够引起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动,且引致关系明确。从而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程度较高。但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看,货币供应量变动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变动之间因果关系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存在一定的内生性,在货币供应量M2的范围内存在货币供应“倒逼机制”。(3)我国股票市场运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上证指数和股票流通市值作用明显,股票市场对来自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冲击能够做出正向响应,到达响应峰值的平均时滞约7个月左右。但我国股票市场运行与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由股票变动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传导路径不畅,托宾Q理论及莫迪利安尼的消费财富效应在我国目前尚不成立。(4)货币政策调控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协整关联度很低且因果关系倒置,货币政策调控不足以引致人民币汇率相应变动。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冲击响应时滞平均为7-11个月。论文在最后一章联系中国实际,提出了分渠道改进和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适应效率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霍强[5]2016年在《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货币政策传导是货币政策从操作到生效的过程,也是货币资金通过金融体系循环流动及创造信用的过程,对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流动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进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冲击。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交错变化背景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论文以国际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理论为指导,从金融结构视角出发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构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有关观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和界定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IS-LM-BP模型图形分析考虑多种情况的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梳理金融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有关理论,扩展Karras(1999)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并采用数理方法求解经济开放度、金融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而运用货币资金循环流动及货币信用创造机理加以定性分析论证。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开展了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问题的实证及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可以概括为叁个方面:首先,论文实证检验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例)和直接融资体系(以股票市场为例)传导问题。第叁章分别从商业银行整体和个体两个维度验证了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存在性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在其中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着影响;运用整体银行体系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证实银行体系资产配置和负债选择两方面的风险承担行为都显着存在;运用微观银行个体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证实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都具有显着影响。第四章分两个阶段研究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果,一是实证检验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调控如何影响股票市场,二是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产出和价格。结果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规模和价格具有显着影响,但股票市场规模和价格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效果比较微小甚至不显着,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果还较为模糊。其次,论文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五章一、二节测度并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演进和对外开放度变化的历程及现状。第叁节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开放度提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并发现金融结构转型能够为经济开放度提高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解释。第四节定性剖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原因,汇率制度、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叁元”实践的历史表明货币政策独立性空间被压缩,货币资金循环流动机理加剧了资本流动,而经济开放度提高会推动金融结构转型,金融市场发展快于银行体系,在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和股票市场传导不畅的共同作用下,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可避免被削弱。最后,论文尝试提出了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优化和相关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主要是第六章的内容。本文提出“叁元”选择的可行路径是“货币政策独立程度较高+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较为宽松的资本管制”;货币政策框架应调整为最终目标加入金融安全的“五目标函数、权重动态调整”体系,中介目标循序渐进向价格型转型,操作工具注重开发结构性工具,加快构建利率走廊形成政策利率体系;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应审慎有序、协调配合,完成的时序和程度应是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金融改革应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本质,加快发展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构建稳健高效、灵活竞争、共享普惠的现代银行体系,推动金融结构向金融市场型转换。

孙丽[6]2007年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货币政策操作层次上,由于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保持物价稳定)的认识比较一致,主要的争论集中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规则上。近二十年来货币经济学及货币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的指导原则,不仅可以对货币政策制定和操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而且可以提供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公信力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对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为货币政策制度框架的设计及货币政策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基准。另外,在实践领域,9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或者更加注重按规则微调,或者将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将通货膨胀保持在适度的低水平上。通货膨胀目标通常有具体的时间和上下限,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由中央银行自行掌握,这相当于是将物价稳定的目标指派给中央银行,并要求中央银行按“稳定通货膨胀”的规则行事。自1990年新西兰明确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这种变化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虽然不过十余年,其影响却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这种货币政策制度框架。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士、冰岛、挪威等9个工业化国家和智利、以色列、秘鲁、捷克、韩国、波兰、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南非、泰国、菲律宾、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16个新兴市场国家也先后采取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短短十多年中,便有这么多国家放弃了钉住汇率、货币量或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其他中介目标而转向钉住通货膨胀,其发展势头之迅猛超出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意料。相关研究也在滞后了五六年之后开始出现并迅速增加。而且,通过十几年的实践,通胀目标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良好政策效果,这些客观实践的发展也为理论界提出了富有价值的研究命题。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所做的规范性调整,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研究。包括,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是什么?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度框架,它和过去传统的制度框架有何不同,它具有什么优势和特点?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具备那些条件?各国在实践中积累了哪些经验,碰到了哪些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利率和汇率等调控手段还不成熟,总体说来,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作用效果仍然较弱。那么,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得到有效实践的货币政策新框架,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又能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何种有价值的借鉴呢?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概括如下:1.导论本章在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演进路径的梳理,旨在说明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渊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一方面,为整篇论文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另一方面,为后续所展开的研究打下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2.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选择理论本章以规则与相机抉择两种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比较为中心,由此引申出规则所具有的优越性。直到80年代初之前,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在逻辑上更具有说服力,然而以动态非一致概念的出现为分水岭,相机抉择式的货币政策被认为固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因而逐渐为理论界所质疑和摒弃。论文由此引出以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前提的相关制度安排,即“声誉模型”、“最优合约”、“目标设定规则”等理论,从理论上找到克服通货膨胀倾向的指南。3.货币政策规则与通货膨胀目标制正是由于相机抉择内在的缺陷,因而主张“按规则行事”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本章承上启下,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通货膨胀目标制与货币政策规则的内在联系。所以,本章首先对货币政策规则的内涵和类型进行解释与归纳;其次,阐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属于货币政策规则中的目标设定规则,不但具有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优越性而且还表现出与其他货币政策规则所不同的一些特性;最后,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属性进行界定,指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目标规则化导向的制度安排。4.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框架上一章主要讨论了在货币规则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性质及其特点,为研究货币政策规则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概念性框架,并且澄清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最为重要的特点。本文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应该被理解为遵循货币政策动态最优化规则的制度安排。因此,本章将运用货币政策动态最优化的原理来系统阐述通货膨胀目标制作用机理,并且逐步放宽模型条件,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严格到富有弹性,从封闭到开放,尽可能全方位描述刻画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及其政策内涵。本章通过一系列方程的建立和推导,构筑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旨在全方位阐述关于通货膨胀目标设定规则的规范性表述,由此建立一个较为科学完整的通货膨胀目标设定规则的理论模型框架。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随着经济开放性的增强,贸易和资本账户的冲击导致汇率的波动,有必要将其纳入到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假定汇率与国内物价存在着联系,而且政策控制的利率上升会影响到通货膨胀(在更为开放经济中这种影响程度会更大)。货币当局通过价格指数对通货膨胀与产出缺口进行预测后,若发现通货膨胀预测值偏离目标制或目标区间,则应考虑是否采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扩张或紧缩性操作。为了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所适用的最优规则是不同的。本章继上一章后,进一步把模型条件放宽,在一个小型的、开放的经济体中讨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将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角度来论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究竟应该选择严格通货膨胀目标制还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率的指标选择上是CPI更好一些还是国内通货膨胀率更好一些,抑或是钉住近来流行的货币状况指数(MCIs)。6.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类型划分及其转型规律除了具有规则化导向的特质之外,实践中的通货膨胀目标制还表现出具有其他一些相关的制度安排。所以在随后的两章内,本文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讨论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揭示出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一种新型制度框架的优势所在。从更宽泛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新型制度框架的重要特点及运行效果,有利于我们更加完整全面地认识把握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特质。所以,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将转向国际经验的考察,笔者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基本规律,并得到相应的启示,这对于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章按通货膨胀目标承诺的清晰度和公信力作为标准,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制度框架的国家划分为叁种类型:标准型、兼容型和准通货膨胀目标制。叁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以一国的声誉禀赋为基础,运用与之匹配的不同政策组合方式来实现福利最大化。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制度框架选择与各国经济结构性差异相关。由此,本章继续研究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之间的转型规律,这对尝试实施标准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意义重大。7.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国际经验考察迄今为止,我们还缺乏一个对目前大量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经验进行简洁而全面的概括,借以对货币政策的实践和通货膨胀目标钉住者的前景展望提供相应指南。而这种指南非常之必要,因为队伍不断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考虑是否采纳通货膨胀目标制这种制度框架,但是这些国家经常要面对强大的冲击和干扰,经济相对也更加脆弱,比较容易受到伤害。本章将重点研究标准型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经验,总结出他们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以及制度框架设计上所获得的启示。本章对标准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验考察分别从以下叁个角度来进行:第一,对结构性框架进行概括性描述,并突出强调该框架的演进历程。第二,实际通货膨胀运行情况与事先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进行一些细节上的比较。第叁,对与通货膨胀目标发生巨大偏离的期间段进行个案研究考察。通过这些研究方法,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这以制度框架的一些典型特征。8.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中国的货币政策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尽管一直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之中,但明显具有浓厚的“相机抉择”色彩,尤其在1993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前更是如此。然而,随着事实证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除了造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外,在经济增长与稳定目标方面却收效甚微,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已经出现明显变化。目前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研究部门,都逐渐形成了“不能依靠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的共识,主张货币政策操作应按“规则”行事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中国人民银行事实上已经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运用这一典型的货币政策规则作为政策操作的依据,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的减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结构波动与调整异常频繁的转轨时期,固定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灵活度与公信力的冲突显得尤为明显。所以,本章希望通过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适用条件,对中国能否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型可行性进行研究讨论,并重新反思我国在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选择与监控、如何切实保障中央银行独立性和建立独立的货币政策框架等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给出较为合理的解答,从而对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可行性建议。

方卫星[7]2003年在《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立足于现实角度来研究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问题的论文。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金融体系崩溃之后,各国政府当局推行了形式多样的货币政策框架,目的在于增进货币政策的公信力、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责任性,努力实现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此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央银行的决策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货币政策主导性的、长期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实现价格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货币政策总体上应当遵从某种基于规则而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操作规范。 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趋势是,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规则型货币政策的过程当中,都采用了设定一个乃至多个明确目标的做法,并且随着时代背景和各种约束条件的变迁,这种设定做法本身还在不断发生着各种颇具意义的变化。有证据表明,目标设定制度与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整体绩效密切相关。目前正在被各国中央银行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目标设定制度,主要有汇率目标设定制度、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和通货膨胀目标设定制度等叁种类型,它们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叁大方面:一是在货币政策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框架当中实行目标设定制度的理论基础;二是分别对前述叁类目标设定制度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性解析,同时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各类目标设定制度的实施效应;叁是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研究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设定制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在规范意义上对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准则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全文约25万字,共分为八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全文的导论,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提出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这一重要研究命题,对西方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索述评,并对相关重要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辨析,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主要的创新。 第二章立足于政治经济的视角研究货币政策行为的历史演进、内在本质和最终目标,目的是为后续各章内容提供一个背景铺垫。首先通过从实践操作和理论渊源上对货币政策历史起源的简要回顾,阐明货币政策自诞生之时起便开始拥有的“政治经济”属性。接着根据卢卡斯基于理性预期立场对丁伯根模型的批判,还原货币政策的博弈内质,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度博七学位论文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行为的影响.最后从现行货币制度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角度,论证了维持价格稳定是现阶段各国货币政策主导性的、长期的最终目标。 第叁章研究中央银行的动态不一致性行为、通货膨胀偏好及其治理问题。在探究价格不稳定、尤其是高通货膨胀的根源时,中央银行自身的货币供给行为是首先被考虑到的因素。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货币政策博弈当中,一国中央银行可能会基于增加就业(或产出)、为预算赤字融资、改善国际收支以及维持金融稳定等动机,实施动态不一致性的货币政策,从而产生通货膨胀偏好。为了有效降低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偏好,提高货币政策公信力,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对中央银行本身的行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约束。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声誉约束机制、委托一代理方法和目标设定制度。其中,目标设定制度是一国政府针对目标变量所做出的公开的事先承诺,目标变量扮演着名义锚的角色,可以锚定私人部门的通货膨胀预期,同时约束中央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第四章研究汇率目标设定制度的机理和效应。汇率变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扮演自由变量、应当拥有较大的刚性,政策工具和名义锚等叁种角色。汇率目标设定制度认为不同的时期一国名义汇率甚至是将本币与某种锚币之间的汇率完全固定,从而构成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名义汇率就可以起到锚定私人部门预期和约束政府行为的作用。目前该制度主要有单方面的可调整钉住汇率、集体名义汇率锚和货币局制度等叁种形式。汇率目标设定制度能够有效抑制惯性的通货膨胀力量和治理高通货膨胀,但可能会产生内外均衡冲突、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权、汇率水平错置、遭受投机攻击乃至货币危机等问题,因而在实行之后必须预先准备一个合适的退出战略。现阶段,对于大多数新兴和转轨经济体,可供选择的汇率目标设定制度的退出方向有:(l)在外汇管制条件下继续实行;(2)钉住一篮子货币;侈)美元化;(&)通过货币合作实现单一货币;伶)让汇率浮动起来。 第五章研究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的机理和效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选择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与汇率目标设定制度的显着区别是,货币供应量目标设定制度使一国货币政策操作可以专注于实现内部的经济目标。在一国货币政策框架当中,货币供应量指标既可以扮演操作目标,也可以扮演中介目标,但本质上都是在扮演着货币政策的名义锚。货币数量理论始终坚持强调货币供应量决定物价水平的鲜明观点,它为货币供

杨玉娟[8]2007年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住房消费成为社会难题,居民消费持续低迷与储蓄长期居高不下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消费的一般机理,试图为研究资产价格与消费提供一个新视角。微观层次的研究以资产选择与消费理论为切入点,联系房地产的二重属性,重点分析了我国房价波动通过影响家庭资产选择和消费者信心,进而影响家庭消费决策的渠道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房价对消费者信心以及消费的负面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我们尝试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家庭遗赠动机及位置消费的新视角分析房价—消费关系,并对房地产和股票资产财富效应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研究。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房地产、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复杂关系。宏观层次的研究不但探讨了房价波动与消费及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从货币政策与货币升值、资本流动视角,分析了货币政策和本币升值因素对房价波动与消费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是房价—消费关系的重要传导渠道。而汇率波动和国际资本流动引发房地产泡沫的机理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资本持续流入的背景下,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更加复杂化,更值得关注。在宏微观机理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房价波动影响消费的倒U假说,探寻有利于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房价合理波动区间,从而为政府监控房地产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证支持,也从消费视角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潘敏[9]2010年在《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决定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并最终影响既定产出和价格目标的传递途径和作用机理。1998年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挑战,立足于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时代背景,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果,清除货币传递过程中的阻碍,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为主线,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梳理。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模型,并结合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提出了检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标准。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在概括央行执行独立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框架阶段性特点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历史沿革进行系统梳理。利用比较静态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产出和价格角度衡量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为进一步检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提供实证分析基础。另一方面,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技术手段对中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依然从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和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效性进行。各个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的样本数据尽量包含了不同经济周期,以此进一步探索不同经济周期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检验是依据1997年7月至2009年11月的月度数据,样本数据的范围跨度涵盖了我国从紧缩到扩张两个经济周期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的短暂紧缩阶段。对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检验,从货币当局向金融机构传导效果的检验开始,利用滚动时窗的回归检验,探索货币政策的松紧与信贷市场的松紧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通过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传导效果,而且通过对二元投资主体的分析检验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传导是否具有非对称性。对于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分析,文中检验了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的传导和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有效性。进而,从经济转型期预期不确定性、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性、货币政策传导中介发展的滞后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性等角度对货币政策传导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总体上看,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的各种传导机制有效性并不理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时滞过长。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观点:(1)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显着的不对称性。在经济萧条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比经济高涨期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差,表明货币政策在启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作用有限。(2)中国目前通过调控货币数量来间接调控利率变动的机制不足,利率外生化阻碍了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投资效应相对有效,但是存在显着的弱消费效应。而二元投资主体下,国有企业固有的对信贷制度性依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投资效果大打折扣。较低的市场化利率水平仅仅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低的表层因素,根源还是在于货币政策传导客体一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缺失。(3)以利率衡量的货币政策的松紧与信贷市场的松紧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无论是经济繁荣期还是经济萧条期,商业银行的理性经济行为与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相互冲销了,削弱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效果。同时,我国“二元”投资主体结构以及特殊的银行体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对国有企业传导有效,但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失效。(4)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而言,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传导更有效。但是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程度和时滞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作用有限,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更多的是依赖于股票价格自身的变化,央行货币政策向股票市场的传导受阻。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显着,而投资效应显着,但是传导时间非有效。央行通过调控股票市场价格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不可靠。另外,从货币政策的不动产价格传导机制效果看,利率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作用比货币数量强大而持久,但居民对房地产价格上升的财富效应和信心效应并不敏感。最终产出对房地产投资波动敏感,因此,从经济平稳角度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更应慎重。(5)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有39%~43%的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这种粘性的预期行为导致公众对未来经济走势信心具有惯性,而反经济周期循环为目的的权衡性货币政策很难打破微观主体的惯性行为,最终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其二,区域金融分布不均衡加剧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降低了区域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平均响应强度。其叁,资本市场的规模、结构和制度不完善阻碍了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运行,资产价格泡沫扭曲了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信号的初衷,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并不稳定可靠。其四,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这一时期我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各种改革,渐进式改革使得预期和制度依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持续的阻碍作用。总之,在经济转型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还需要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完善金融市场的信号传导功能,加强货币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的配合。

陈振荣[10]2016年在《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文中认为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许多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着资本账户开放。据Ito的测算,截至2013年底,在182个国家或地区中,已经有55个国家或地区的开放度已经达到了1,即资本账户已经自由化,开放度超过0.6的国家或地区已经达到了82个,占比高达45.1%,而完全不开放的国家或地区仅剩下14个。资本账户开放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给各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也在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央行行长周小川于2015年提出中国要展开一系列改革,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也将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因此,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结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入分析其影响渠道,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对于中国在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更有效地进行货币政策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中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内涵,不是指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问题,而是在假定货币政策能够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中央银行运用政策手段,借助中介目标,具体如何影响产出和物价等经济变量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指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文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就是研究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变量(物价、产出)的影响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文章的创新点在于:(1)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全面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一方面,运用理论模型构建和跨国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跨国实证中,样本国家109个,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从国家异质性出发,多角度进行分析。在理论模型和实证过程中,考虑了汇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资本流动形式,将样本国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从直接投资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进行研究。多方法与多角度结合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2)以利率渠道为切入点,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渠道。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要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实属不易。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因此文章从利率角度出发,分析在国际资本流动加强的情况下,利率传导机制如何变化并最终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具体包括:本国短期政策利率对本国短期市场利率的影响变化,以及本国短期利率、世界利率对本国长期利率的影响变化。(3)理论与实证结合分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时间总体比较短,有关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文章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以利率传导机制为切入点对其中的影响渠道进行剖析。在方法的运用上,文章分别用事实指标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指数,并结合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当中。文章整体思路是:先用理论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接着从跨国实证的角度来进行检验,然后主要从利率角度来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渠道,再接着针对中国实践,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综合分析近十几年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从利率渠道剖析其中的影响机制。最后,综合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回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新开放宏观经济学redux模型以及资本流动、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模型。同时分别从事实指标和法规指标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回顾,资本账户开放的法规测度主要基于imf的《汇率安排和汇兑管制年报》,资本账户开放的事实测度为事后测度,具体的测算方法有储蓄和投资相关性分析法、总量法和价格水平法等。此外,文章分别从货币政策分析框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开放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文章从传统凯恩斯理论框架出发,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as-is-l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首先是对模型进行设定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分别分析了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国际收支,最后进行一般静态均衡分析。理论模型分析说明,随着资本账户的开放,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受到了削弱。文章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文章首先简要描述了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和现状,研究认为,近几十年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许多国家已经实现了资本账户的自由化。文章同时以美国的量化宽松为例,简要分析了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文章接着从全样本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两个子样本出发,分别实证分析了资本账户总体开放、直接投资开放以及资本市场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样本国家是109个,数据跨度为30年。实证检验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与理论模型推导结论相吻合。此外,通过一般性和扩展性的实证分析,文章得出了更为具体的结论:(1)资本账户开放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程度大一些,发达国家影响小一些;(2)资本账户开放弱化了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存在着不稳定的特点;(3)直接投资开放强化了产出效应,弱化了通胀效应;(4)资本市场开放弱化了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但影响比较微弱;(5)发达国家更多体现在当期的显着性,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滞后显着,这反映了二者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差异,即发达国家更为顺畅。资本账户开放弱化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直接投资开放却强化了对产出的影响,这一看似矛盾的结论,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所产生的资本效应和外溢效应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和外溢效应有助于产出的提高。首先,外国资本流入增加了东道国可用于投资的储蓄,流入的资本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扩大了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并形成生产能力;其次,外国直接投资具有产业连锁效应和牵动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增加,放大资本流入国的投资乘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产出的提高;再次,外国直接投资具有外溢效应,通过对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溢出和制度变迁等的影响,促进了产出的提高。文章综合分析了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渠道,主要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入手。分析认为,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弱化,但汇率和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得到了加强。要全面系统地把货币政策各个传导路径结合起来,并定量分析他们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是很困难的。总体来说,货币政策机制中最主要的还是利率渠道。因此,文章重点以利率渠道为切入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利率对经济变量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短期利率影响各经济主体行为,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并最终影响产出和物价;另一方面是通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传导,影响各经济主体的中长期行为。在这个路径中有两个关键的环节,一是本国短期利率要有效引导长期利率,二是本国的短期政策利率要有效地引导本国的短期市场利率,这两个环节是利率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核心。因此,文章从这两个关键环节出发,分别实证检验在国际资本流动加强的背景下,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关系、短期政策利率与短期市场利率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实证过程中,采用日内数据,分别对各个样本国家分期间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随着国际资本流动强度的提高,世界利率对本国长期利率的影响加大,而本国短期利率对本国长期利率的影响减弱。但是,本国因素仍然决定着本国长期利率的变化。同时,总体而言,资本账户开放度越高的国家,世界利率对本国长期利率的贡献率越大。(2)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本国短期政策利率对本国短期市场利率的影响减弱。综合来讲,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弱化了一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而削弱了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以利率传导机制为切入点阐述了影响机理。首先,文章回顾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并对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认为,不论从法规指标还是从事实指标,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度在稳歩提高,其中,直接投资开放度一直稳步上升,但证券投资开放度却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度偏低。同时,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传导机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此外,文章结合资本流动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周期变化,强调了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其次,对资本账户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采用修正的产出模型和通胀模型,利用1998-2014年的季度数据。结果发现:(1)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减弱了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2)中国近十几年来的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没有显着关系;(3)直接投资开放提高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且影响不小,但直接投资开放对货币政策的通胀效应影响不明显;(4)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国际资本流动没有明显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这与中国资本市场一直都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有关。最后,文章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由于利率管制原因,中国货币政策主要的传导机制是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但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不断增强。马骏、纪敏等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短期利率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债券市场和银行渠道传导到债券收益率和贷款利率。姜再勇等通过实证检验表明: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市场利率渠道进行了比较大的制度变革,变革之后同业拆借利率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更明显和持久。这些研究表明,以中国的利率传导机制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因此,文章运用var模型方法,检验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传导机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研究发现,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强,中国短期利率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有所减弱,而世界利率对中国中长期利率的影响略有加强。此外,中国短期政策利率对短期市场利率的影响也明显减弱。这些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弱化作用。文章基于理论分析、跨国经验和中国实践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加强政策协调,提高宏观政策的效果。在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应该重视宏观政策的协调。一方面是要做好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其次,疏通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必要加快发展本国金融市场,疏通本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特别是要注重发展同业拆借市场,扩大交易主体、丰富交易手段、完善交易机制,使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能够市场化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并因此成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引导的主要场所,最终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目标。再次,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直接投资的双向开放。不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本国的实证检验,都表明了直接投资的开放使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加强。因此,对中国来说,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放宽直接投资的限制,以提高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促进国内的金融发展。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国际资本流动必然会明显加强,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中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文章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第一,综合纳入国家的异质性来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包括汇率制度、经济规模、金融发展程度以及本国货币是否储备货币等因素;第二,将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包括汇率、信贷、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等,放在统一的框架分析,进而更加系统、全面地剖析国际资本流动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机理;第叁,考虑资本流动的不同方向,比较分析流入和流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D]. 樊明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2]. 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D]. 蒋冠. 复旦大学. 2004

[3]. 金融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研究[D]. 赵静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0

[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孙勇. 辽宁大学. 2010

[5].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D]. 霍强. 云南大学. 2016

[6].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 孙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 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 方卫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8]. 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研究[D]. 杨玉娟. 长沙理工大学. 2007

[9]. 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 潘敏. 辽宁大学. 2010

[10]. 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有效性[D]. 陈振荣. 中央财经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一个一般均衡框架的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