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如今正成为巨大的现实。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即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正被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取代。根据1996年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的解释,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注:刘东,《知识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未来与发展》199 8.1)20世纪中叶开始的、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根本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得整个人类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一方面表现在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另一方面则突出表现在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和知识密集服务业如信息的高速发展。即将到来的21世纪,知识经济将在国际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会计是对经济的反映和监督。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必须对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会计模式适当创新,从而有效发挥会计对知识经济的反映和监督作用。立足于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经济与会计紧密相连的两大特点出发,简要分析其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从而指出会计创新的方向。

二、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会计创新的影响

(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无形资产会计创新获得了原动力

1.知识资本的首要地位,提高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与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便是“为了发展的知识”。该报告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但更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注:刘东,《知识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未来与发展》1998.1)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早在1988年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也使得掌握知识的人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从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对知识和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占有状况就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正因如此,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以及大企业都加大了对知识的投入和人才的培训。据经合组织的统计,德国和奥地利等国与劳动力培训相关的投资已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5% 左右,(注:刘东,《知识经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未来与发展》1998.1)而德国奥迪汽车公司用于科研的经费则占其全部销售额的6 %。(注:《奥迪——汽车业的新巨龙》,《人民日报》1928.2.26 )因此,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使得知识资本在高投入的刺激下不断扩张,这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改变。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引进与开发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一点在高新技术企业尤为突出。据统计,1995年美国很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已高达50—60%。(注:《杨福家院士论述知识经济新时代》,《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2)而根据’97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高达479.78亿美元,而中国第一品牌——红塔山的品牌价值也已达到353亿元人民币。 (注:《’97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由此可见,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这些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

2.无形资产会计的“供需”脱节。伴随无形资产重要性的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越来越关心企业无形资产的状况,他们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便作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或管理决策。而传统会计模式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主要是围绕有形资产来设计、运行的,无形资产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则相对贫乏。以资产负债表为例;无形资产不仅排在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项目后揭示,而且揭示的内容也不充分,并没有突出无形资产的重要地位,从而并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正如沃尔曼指出的那样,相当多的资产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得不到充分的度量。更严重的是,在一些新型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如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得不到任何反映。使得诸如微软公司这样一些大型软件公司,其公司股票价值高达几百亿美元,而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数额却使其看上去像是小型公司。(注:(美)史蒂文·M·H沃尔曼著,孙菊生译《时代的演变与会计的未来》,《经济译文》1996.6)

3.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随着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企业无形资产的比例与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传统会计模式下的无形资产却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充分披露,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越来越差。因此,无形资产会计滞后于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给其创新带来了动力。由于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誉、人力资源等,主要是面向未来,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与有形资产的差异很大。而传统会计模式则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主要是面向过去。因此,提高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就必须突破传统会计模式的束缚,在诸如资产的定义、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以及财务报告的结构与内容等方面适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二)知识的更新、扩散与应用加速,促进了风险会计管理的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技术、管理、制度、观念等的不断创新,使得知识更新加快,知识迅速膨胀。据统计,人类的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而今天的知识只不过是2050年的1%。(注:姜弘道,《从传统走向现代:跨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光明日报》1998.3.4)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又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从而,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如网上公司、网上银行以及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等。而知识的快速更新、扩散与应用,却使经济活动的风险大大增加,不确定性水平提高。因此,会计对此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在审视传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加强风险会计管理,不断创新。

1.“网上实体”的出现,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也给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知识经济也可称为网络经济,世界互联网络和实体内部网络的发展,加快了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也导致了“网上实体”如“网上公司”等的迅猛发展。“网上实体”的主要特点是:其主要资产就是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如果业务需要,实体可以通过网络,将几百、几千甚至更多的个人联结起来一起工作,而业务完成后就解散。由此可见,“网上实体”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空间范围。而“网上公司”、“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等形式的出现,则突破了“空间”的概念,使得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会计主体对应于两个空间。一个是实的“物理空间”,即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另一个则是虚的“媒体空间”,各种“网上实体”便处于“媒体空间”中。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加强,“媒体空间”中的会计主体会越来越多,外延也愈发难以界定。因此,“网上实体”的出现及其扩散效应,使得会计主体依附的空间更加变幻莫测。如何对这种不确定性会计主体进行有效的核算与管理,以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对会计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2)“网上实体”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清算期间假设。 传统的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时间范围,是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配比等原则的基础。而从“网上实体”的角度看,这两个假设在虚的“媒体空间”中的适用性则较差,应代之以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因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因此,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3)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与强化。 货币计量假设包括币值不变(一致性)假设和记帐本位币(唯一性)假设两个附带假设。一方面,“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从而加剧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货币风险,也冲击了币值不变(一致性)假设。前不久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则强化了记帐本位币(唯一性)假设,使得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因此,面对货币计量假设所受到的冲击与强化,如何对会计主体实行更有效的风险价值管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2.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基于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的需要,促进了对外财务报告在及时性与充分性方面的创新。

(1)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快速更新与膨胀,源于科技、制度、管理等的不断创新,而持续创新则使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据统计,40年代以前,一般产品的寿命平均在30年以上;50年代以后,平均在10年左右;70-80年代缩短到5年左右。而象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其产品的寿命更短,有如昙花一现。以PC/AT486为例,从1993年投入到我国市场至1996年衰退,产品生命周期仅为3年。 (注:何国祥著《开拓市场——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营销》,P17.18/28,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2)因此,知识更新带来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换代频繁,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更是加剧了经济的动荡。经济活动越来越灵活、迅速、多变,这无疑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2)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及时, 进一步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为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东南亚以及韩国所发生的金融危机,就与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有一定的关系。而香港第一大华资券商百富勤的倒闭,也是由于其没有向股东充分披露财务风险所致。(注:秦燕、李卫岭,《百富勤的倒闭与财务失控》,《中国财经报》1998.2.21)同样,现行的定期(年度、中期)财务报告制度,也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的要求。他们要求会计能够随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而不是“过时”、甚至“远远过时”的会计信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对决策有害。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在1994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亿到5亿之间。但在1995年2月末,巴林银行就倒闭了, 而这个时候巴林银行1994年的年度报告还没有实际完成。(注:(美)史蒂文·M·H沃尔曼著,孙菊生译《时代的演变与会计的未来》,《经济译文》1996.6)由此可见,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不及时,使得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进一步加大。

(3)财务报告及时性与充分性的创新。鉴于上述分析, 为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应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适当创新。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例如,提高及时性与会计分期假设有关,可考虑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如采用季报、月报、旬报、周报等;也可根据业务经营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的报告制度。而这也深化了配比原则,出现了更精确的“短距”配比以及“不等距”配比。同样,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从空间跨度来说,企业应提供“金字塔”式的报告结构,从最底层的原始数据到最高层的高度浓缩的信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充分性”的需求差异。而从时间跨度来看,会计不但要提供“过时”信息,而且要提供“实时”信息与预测信息。这必然引起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谨慎原则与重要性原则等的争论,会计也在争论中得以创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将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如利用信息高速公路,1秒钟即可将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全部传输完。 (注:《杨福家院士论述知识经济新时代》,《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2)因此,剩下的问题主要是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3.知识的快速更新与渗透,导致企业自身风险管理提前,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得以创新。

(1)中层管理人员减少,风险管理深入到基层管理人员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的日益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传统的“垂直型”管理的链条。从而,中层管理人员的数目减少,最高决策层可直接与最基层管理人员相联系。这无疑加大了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的责任。因此,适应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重塑对基层管理人员实行有效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减少代理风险,就必然要求在责任会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

(2)科技知识创新及其向传统制造业的高度渗透, 使得企业风险管理提前到产品设计阶段,相应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作业成本法等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广泛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自动化,许多大企业采用了“适时生产系统”。这种创新使得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结构趋于复杂,资本有机构成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而产品成本中,固定制造费用的比重增加,劳动力成本则相对下降。因此,传统的以生产量为基础的直接成本核算与管理被以作业量为基础的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所代替。另一方面,科技知识的不断创新导致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投入期和成长期对产品利润的赚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对高技术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间很短,几乎可以忽略它们的作用,而这给产品设计、开发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的成功率只有15%—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则在3%以下。 (注:何国祥著《开拓市场——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营销》,P17.18/28,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12)因此, 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产品风险管理的重心应前移到设计阶段,而不是经营阶段,许多质量问题专家认为,50%的质量问题产生于设计阶段。(注:夏鹏编译,《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成本制度》,《会计研究》1995.7)相应地,成本管理的重心也由成本控制转向成本计划,从而成本估计和预测的重要性提高,并导致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形成和以质量成本计算、报告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成本制度的创新。

三、结论与思考

以上,笔者从知识经济的两大特点: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和知识的更新、扩散与应用加速出发,结合无形资产会计与风险会计管理,粗略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会计创新的影响。由于“科教兴国”是我国的战略方针,我国的经济建设正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我国也必将融入到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去。如何在我国现有会计模式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需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个中观点,奶请指正。

标签:;  ;  ;  ;  ;  ;  ;  ;  ;  ;  ;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