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巴东新经济增长_巴东论文

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巴东新经济增长_巴东论文

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巴东经济新的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东论文,突破口论文,旅游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巴东县地处三峡腹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保持了稳定发展,工业实力有所增强,但仍然没有稳定的摆脱贫困。笔者认为应选择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以旅游业的率先发展促进巴东经济的全面增长。

一、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是巴东经济新的增长的优势选择

1.旅游业能带来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及旅游娱乐等内容,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直接收入可观且风险小。1996年巴东县旅游直接收入达750万元,创外汇40万美元,上缴税金38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已成为全县财源建设的一大支柱产业。二是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提高。首先,旅游业被称为“火车头产业”,可以带动交通、通讯、建筑、轻工、餐饮、商贸等多种行业发展。根据相关分析法测算,旅游直接收入1元钱,社会综合效益可达5-7元。其次,具有扶贫效益。如神农溪被列为长江三峡线上对外开放风景点以来,景区内1000多户3000余人脱贫。实践证明,在巴东这样一个贫困县,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起到牵龙引凤的作用,拉动巴东经济发展,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生财之道。三是旅游业属“无烟工业”,在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方面是工业所不可比的。同时,旅游是无能源产业,可以避免与工厂争能源,减少能源供应负荷,达到节能的效果。

2.区位条件优越。区位条件的优势是巴东以旅游作为经济增长突破口的前提。一是巴东县城位居长江三峡旅游的黄金地段;二是县城居全国中部旅游热线辐射的中轴点上。巴东港是三峡中唯一的长航局级港口,是恩施自治州唯一的港口,素有“鄂西门户”、“巴蜀咽喉”之称,境内有209、318国道纵横南北。西接四川省巫山大宁河小三峡57公里,奉节的白帝城92公里;东连西陵峡,距秭归屈原、昭君故里35公里,至三峡大坝64公里;南有国道公路连鄂西腾龙洞和湘西张家界;北沿神农溪陆路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3.资源丰富。一是自然风景资源独特、别致。既有“都说大小三峡美,神农三峡更着迷”的神农溪漂流国际旅游线,又有巫峡奇洞之称的天子河溶洞群;既有源不可测的悟源洞,又有高山天然岩溶湖——水流坪水库;既有三峡小桂林之称的格子河风光,也有避暑胜地铁厂荒森林公园。二是人文景观灿烂多彩,有悠久的历史和土家文化。

4.已有良好的开发基础。巴东旅游自1991年正式开放神农溪以来,旅行社(公司)发展到7家,从业人员达到1060人,拥有旅游大小客车15辆,“豌豆角”船102条,承运游客专用船2艘,花轿80顶,通讯设施比较齐备,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基本具备。目前,神农溪漂流已延伸40公里到沿渡河,天子河溶洞1997年将投入开放。同时,经过几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旅游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5.发展机遇好。一是湖北省政府为促进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增加了政府的引导能力和旅游投资的力度;二是巴东是全省特困县之一,又是老苏区、少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县,省委、省政府对巴东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极为关注,加快了制约巴东旅游发展的公路、车辆、码头等瓶颈条件的改善;三是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和三峡大坝截流两件历史性大事,令世界注目,中国政府宣布1997年为“访问中国年”,将三峡旅游业推向了一个新高潮,这些机遇将推动旅游业的兴旺和入境旅游的上升。

二、以旅游为龙头,促进经济系列开发

以旅游为突破口,促进经济新的增长,着重要做到唱好旅游龙头戏,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丰富旅游内容,搞好经贸大合唱。

1.突出重点景区开发,唱好旅游龙头戏。根据巴东旅游业开发的条件,近期围绕“依托三峡,完善神农溪、开放寇公亭、打开悟源洞、开发天子河”的思路开发开放。首先,完善神农溪漂流国际旅游线的景点建设。分期开发,将目前的一日游延伸到沿渡河二日游,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联为一体,开发三日游。其次,打开悟源洞,开放寇公亭。悟源洞位居县城,濒临长江码头,洞深不可测,洞中有洞,洞连洞,风景别致;寇公亭与悟源洞相依,是为纪念寇准功德修建。三是开放天子河。天子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巫峡中部,与神农溪隔江相承,距县城水路20公里,是三峡中继神农溪漂流后的又一处女风景线。四是兴办特色旅游,唱好特色戏。把旅游观光与经贸活动、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举办神农百药会、寇准纪念节、三峡文物展览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项旅游活动,扩大巴东在国内外的影响,促进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

通过开放开发,逐步开放神农溪三日游——天子河一日游——县城(悟源洞、寇公亭)一日游的三角旅游线,初步达到年客容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接待能力,同时积极开发格子河、连峡河等景点,扩大游客容量。

2.加快旅游配套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游客的广泛性和消费水平的多样性,按照高起点,多层次开发开放的原则,搞好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及配套景点的建设。

3.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基地丰富旅游内容。重点扶持一批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改进产品包装、装潢,充分考虑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在重要旅游景点、度假区,逐步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商品销售中心,让游客吃、住、玩、乐,还要兜着走。

三、加大力度,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

旅游线路和景点,是旅游业的主导产品,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交通、通讯、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和管理、宣传等手段,是促进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1.改善交通条件,增强交通服务功能。旅游的发展,必须提供舒适、方便的交通服务,使国内外旅游者在巴东旅游能进得来,走得出,散得开。一是修通巴秭公路,敞开山门迎客来。二是改善神农溪旅游交通条件。三是连通巴巫公路,使神农溪与小三峡两个旅游区联结起来,带动本区旅游发展。

2.改善通讯条件,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在完善、扩建国内程控电话的基础上,开通国际通讯和旅游景区专线、旅游服务热线,做到无线与有线相结合,并与国内国际旅游行业联网建成旅游信息高速公路,使国内外旅游者“天涯若比邻”,并逐步使巴东旅游业接近国际水平。

3.搞好文明县城建设。按照民族特色,合理规划和建设,搞好城市绿化、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配套和管理,把巴东建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明的旅游城、窗口城。

4.加大组织领导和行业管理力度,推动行业优质服务。

5.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国际国内客源。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新兴的一个产业,旅游已成为巴东县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作为永不衰退的朝阳产业,潜力巨大,随着旅游业的日新月异,必将促进全县经济新的增长。

标签:;  ;  ;  ;  

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巴东新经济增长_巴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