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论文_马烨,何佳辉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论文_马烨,何佳辉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健康与护理系护理学专业 161005

摘要: 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期刊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通过文献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利于统一及标准化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文献资料; 病性证素; 病位证素

一、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和结节性肾小球硬化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是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中医药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在保护肾功能,延缓 DN 进程方面多有良效。然而,就辨证分型本身而言,文献报道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化并存的特点,辨证模式和方法的不统一给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疗效评价、学术交流及国际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制 约 了 中 医 临 床 研 究 水 平 和 疗 效 的 进 一 步提高。本研究以中医现代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筛选出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运用“证素辨证”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单纯辨证论治文献和结合疾病分期辨证分型文献提取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并对相关证素的频次高低进行比较,探索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

二、数据处理

以《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 /TI6751. 2—1997)为参考标准,若上述标准中均没有的证型名称则按照原文献进行保留。如: 脾肾两虚、脾肾亏虚统一为脾肾阳虚; 肾阳衰微、肾阳不足、肾阳式微统一为肾阳虚; 血瘀络阻、络脉瘀阻、肾络瘀滞统一为瘀血阻络。证素由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病性证素 31 项,包括( 外) 风、寒、暑、湿、( 外) 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毒、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增加气逆这一病性证素。病位证素 19 项,心、神[脑]、肺、肝、脾、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胞宫[精室]、胸膈[上焦]、下焦[少腹]、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皮肤、肌肉]、筋骨[关节]。病性证素总数为821,剔除病性证素不明的本虚外感、腑实关格、肾枯等型后,得到证素总数80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糖尿病肾病中医单纯辨证分型中病位主要在肾、脾,病性以虚证为主,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阳虚、气虚,实证则主要表现为血瘀、水湿、火热,为本虚标实之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中医结合疾病分期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共 48 篇,经证型进行规范化处理拆分病性和病位证素后,得到早期病性证素总数为 173,剔除病性证素不明的精微下泄、肺胃两虚后,总数为 170,阴虚所占比例最高( 38. 24% ) ,其次为气虚( 27. 06% ) ,对纳入证型属于脏腑 辨 证 的 提 取 病 位 证 素,肾 所 占 比 例 最 高( 45. 1% ) ,脾 次 之 ( 25. 4% ) ,其 余 依 次 为 肝( 19. 7% ) 、心( 4. 2% ) 、肺( 2. 8% ) 、胃( 2. 8% ) 。中期病性证素总数为 152,阳虚所占比例最高( 23. 68% ) ,其 次 为 气 虚 ( 20. 39% ) 、阴 虚( 17. 11% ) ; 病位证素仍是以肾最高( 48. 3% ) ,其 次 为 脾 ( 40. 2% ) ,其 余 依 次 为 肝( 6. 9% ) 、肺( 2. 3% ) 、心( 2. 3% ) 。晚期病性证素总数为 210,剔除病性证素不明的精气俱伤、肾元衰败后,总数为 206,阳虚所占比例最高( 24. 27% ) ,阴虚次之( 13. 59% ) ; 病位证素的频数以肾为主 ( 45. 9% ) ,其次为脾( 24. 6% ) 、心( 13. 1% )

、肺( 8. 2% ) 、肝( 6. 6% ) 、脑( 1. 6% ) 。

三、总结

古人对消渴病继发肾脏疾病的认识多从肾入手,重视肾虚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故治消渴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 《医贯 · 消 渴论》) 。此外,历代医家还重视脾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地位,“消渴饮水过度,脾土受湿而不能有所制,则泛溢妄行于皮肤肌肉之间,聚为浮肿胀满而成水也”( 《圣济总录》) 。现代中医医生对糖尿病肾病的病位认识与古人相同,以肾脾为中心,强调肾脾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疾病分期辨证分型方法的细化研究,糖尿病肾病病位早期以肾、肝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越发累及脾阳,形成肾、脾为主的状态,并可迁延至肺、心等诸脏,表现出多脏受累、五脏俱损的情况。提示中医医生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可以从肝论治,有研究表明疏肝理气中药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起到保护作用。疏肝法、养肝法、平肝法等治疗方法,被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起到延缓病程,改善预后的目的,这是古人在论治糖尿病肾病中较少提及之处。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辨证要点除“辨明病位”之外,还应注意“辨明病性”。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糖尿病肾病病性上呈现本虚标实的特点。较之直接以望闻问切为手段的单纯辨证方法,结合西医诊断方法的分期与分型的辨证论治方法更能体现糖尿病肾病疾病发展的趋势及变化的过程。

总之,糖尿病肾病的证候演变虽然复杂多样,但是仍有阶段性规律性可言,对于这一类特征的疾病,动态、多时点、纵向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更能把握疾病变化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人参皂甙Rg3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的影响[J]. 王娟,崔春黎,富力,鲁歧,燕秋,谢南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36)

[2]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64例临床观察[J]. 陈照基,陈世禧,甘子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05)

[3]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银杏叶片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金云燕. 海峡药学. 2013(05)

[4]百令胶囊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 单国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31)

论文作者:马烨,何佳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论文_马烨,何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