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成为孩子们的乐事论文_刘艳

让作文成为孩子们的乐事论文_刘艳

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区博雅学校 刘艳

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对我校五年级三个班134名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阅读和作文现状”的两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年级只有33.4%的学生喜欢写作文,有7.5%的学生害怕、厌恶写作文。而我接手的这个班,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害怕写作文的竞占到了15.9%!而93.2%学生对作文缺乏自信,甚至有27.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属于“差”等!学生对作文表现出的畏惧害怕心理令人吃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厌不怕作文呢?下面略谈几点策略,以示一孔之见。

(一)大量阅读,注重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六年级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于100万字”。但从调查报告中显示,学生一学期读的书有十本以上的仅占31%,绝大部分学生一学期下来读的仅仅只是本语文教材!学生之所以一提起作文就发愁,原因在哪?就是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由此可见,个人想要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就“必须如蜜蜂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处,所得非常有限……”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从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本学期,结合研究联合体实验要求,我“积累运用二”的“实践活动创办班级图书角”提前到开学进行,号召学生自愿捐书,登记造册,并设计借书卡,制定借阅制度,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学生被五彩缤纷的封面、插图、奇妙有趣的书名、丰富新奇的内容所吸引,读书的欲望调动起来了。一个月后,“图书角”的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我又从学校图书室借来76本少儿读物,为他们营造了书香浓郁的氛围,让他们接受书的情感熏陶,使他们对阅读从好奇到喜爱。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流连忘返,感到这本书想看,那本书想读。这种跃跃欲试渴求阅读的现象是环境激发阅读兴趣的结果同时用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朗读会、猜谜语、智力竞赛等活动来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经过一番介绍、诵读、评价后,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被激发了,他们之间已开始主动地相互传阅好书好文章了。

(二)坚持练笔,注重生活积累

学生书读得多了,语言自然就丰富了,思维就像插上了翅膀。学生说的话,很多时候都叫我惊讶,有些问题是我也解决不了的,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也不一样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叫他们把平时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实践中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原始地记录下来,这就是写日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记是真情无拘无束流露的最好场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确定题目,不规定字数,不限制格式。学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心灵自由放飞,思维任意畅想,情感自由挥洒。这样坚持写下去,学生就会自由大胆地写,越写兴趣越浓,越写质量越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欲望在上一学期里,我给学生申请了一个班级主页,专门发布学生的优秀日记,同时将网友对所发布文章的评论及时读给大家听。开学初,我认真阅读学生的每一本日记,并在本子上根据他们的日记内容、写法给他们留言,发表评论,还在写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日记上画“红星”,告诉他们老师将发布这些日记,并且每天早晨上课前五分钟将得有红星的日记在班上宣读。学生的兴趣大增,每天发日记本成了他们]最期待的事。每得到一个红星,学生说“比吃了蜜还甜”,每选中一篇日记宣读,作者的那种骄傲自豪之情全写在了脸上,每看到老师的评语,学生都会激动好半天,在下一次的日记里更是饱含真情下笔。

(三)厚积薄发,妙笔生花

学生们有了生活积累和阅读的基础,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这就是写作的开始。学生在选择好素材,明确写作目的后,我鼓励学生写真字说真话,抒真情。“你觉得怎样写最能表达你的感受,你就怎样写;你觉得怎样写别人看后才能理解你的感受,你就怎样写。”命题应尽可能宏观,不要在微观里兜圈子。如在指导《写一件后悔的事》时,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没有后悔的事怎么办啊?”我想了想,将黑板上的题目改成了写一件让你心情最糟糕的事”。题目一下变得宽泛起来。写作内容扩展变大,思维不再受限制。

刘佳在《请不要伤害我》里,写出了因为自己手指残疾遭受男同学的讥笑而生活得很痛苦:“那一次,我又和一个男生发生了争吵,他先惹恼了我,令我非常生气。我就朝他吼了几句,他也火了,再次冒出了我这一辈子都不愿意再听到的话:你是一个四肢不全的人!你是一个独臂刀客!顿时我觉得天旋地转!多么无情的话,它像把刀子插进我的心窝!我的心痛了!凉了!滴血了!其他几个男生一点也不在乎我的感受笑嘻嘻地围着我开始起哄,嘴里不停地一边笑一边吼:‘独臂刀客!独臂刀客…·”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像青天霹雳,句句击到我的痛处!”读来不禁让人对那些男孩子咬牙切齿!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达意。”这两篇文章都是学生噙着泪水写出来的,读者读了也不禁为之心酸。何以会如此感人?因为他们都饱含真挚的情感,情感得到了尽情地宣泄!而这些真挚的感情,正是写有真情实感作文的基础。

有了大量阅读积累,有了自由的创作天地写作不再是一件累人的事,而是一项快乐的享受。学生不再惧怕作文课,一提起上作文课,同学们会“耶!耶!”叫个不停。因为每一次作文对学生都是一次情感的抒发,个性的展示,成功的体验!写作带给他们极大的乐趣!实践证明注重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注重拓展观察和阅读空间,把学生与精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联系,厚积薄发,必定会产生妙笔生花的效果!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让作文成为孩子们的乐事论文_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