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讨论论文_郑丹,吴尧,鲁婷

1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650041; 2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650041;3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650011

摘要:边坡湿滑作为三大地质灾害之一,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及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具有较广的危害性特点,以其突出的破坏性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我国的地质勘察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不断引进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勘察手段可以将边坡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岩土工程的人员工作开展提供方便。由此,本文通过阐述边坡破坏的基本类型,详细的说明了治理边坡的基本原则,并对边坡工程中的地质勘探进行了探究,最大程度的减少边坡湿滑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边坡治理;地质勘察;滑坡;地质测绘

为了规避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强化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质量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以此作为后续边坡支护类型选择的主要依据,确保后续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设计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分析所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提升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降低边坡湿滑事故的出现。由此看来,加强对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边坡破坏的基本类型

(1)边坡松弛张裂

边坡松弛张裂是一种边坡破坏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指边坡侧向应力减小后,由于卸荷回弹导致斜坡上出现裂缝现象,这种张裂现象会随着河谷深切,裂缝逐渐加剧,向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还可能受到边坡应力的影响出现近于垂直的裂缝,这种剪切裂缝在向深层次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应力的影响,可能出现多层次发育现象,最终形成卸荷裂隙带[1]。

(2)蠕动变形

蠕动变形,主要是指边坡岩体在受到重力作用下,逐渐呈现一种向临空方向缓慢生长变形的现象,这种变形主要可以分为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表层蠕动是指边坡岩体发生变形,主要是岩体下方未变形的部位逐渐向临空方向弯曲,这种表层蠕动现象更多的是发生在陡倾结构面岩体中,一般情况下倾斜角大于60°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此类现象。如图1。而深层蠕动短期内是难以发现的,内部坚硬的岩石层底部存在软弱岩层,这部分软弱岩层在受到作用力影响下将会出现塑性流动,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缓慢的蠕动变形形态[2]。

图1 表层蠕动变形示意图

(3)滑坡

滑坡主要是指部分岩体受到作用力的影响,从某一滑动面剪切滑动,这种滑动面可以是受到应力导致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也可以是岩层中原本就已经存在的软弱岩层结构。这种滑坡现象是环山公路上经常发现的一种地质灾害,尤其是在暴雨天,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从而部分岩体滑落到公路上,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危害。

2、边坡治理的原则

边坡治理原则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再好的治理对策也不及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规避地质灾害的发生。所以,边坡治理应将其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始末,从最初工程选址、地质勘察,到施工各个阶段,均需要严格遵循施工安全规范,落实灾害预防措施。

(1)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水是发电的主要动力,所以在水的作用下会导致边坡出现变形现象,为了防止在水的作用下,部分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域,出现滑坡事故,可以设置修截水沟;滑坡区内,设计排水沟,将流入到滑坡区内多余的地表水排出。在修建岩坡时,对于排水沟中出现的裂缝问题,可以采用灰浆勾缝处理;对于边坡面,可以采用挂钢筋网和喷混凝土的方式来防止滑坡现象的出现。

(2)对边坡进行人工加固

对边坡的人工加固方法,主要可以采用修筑挡土墙的方式来防止不稳定岩体出现倒塌事故;加强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工程建设;预应力锚杆,以此来提高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借助预裂爆破技术,防止边坡岩体强度和稳定性下降,防止地质灾害事故的出现。

3、边坡工程的地质勘探

边坡工程由于自身工程特性,所以很容易出现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事故灾害,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边坡工程的地质勘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边坡工程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边坡勘察主要是根据不同阶段勘察目标的不同,确定勘察工作内容;在勘察工作初期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收集边坡工程的相关资料,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并开展工程地质测绘和勘察工作,通过实际勘察所得结果来分析边坡的变形情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边坡稳定性做出一个大致的评价和概括。详细勘察则是针对边坡中不稳定的边坡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勘察,根据实际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科学计算,进一步提出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参数,根据修正参数来客观评价边坡工程稳定性情况[3]。可以说,施工勘察是对前期的勘察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不同阶段对于勘察工作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同时占据总体工作量也是存在差异的,需要结合相关勘察要求开展工作。

(1)边坡勘察中的地质测绘

边坡工程地质测绘主要是为了更加客观、全面的展现边坡地形结构和地貌特征,为后续边坡工程施工活动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边坡测绘范围距离工程处治范围为20m;地图比例尺为1:500。如果边坡地形过于复杂多变,可以根据地形变化特点来绘制横断面地形图。

(2)地质勘探的手段

对于边坡地质勘探的手段来看,选择什么样的地质勘探手段需要结合边坡工程地质地貌特征,主要是为了规避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更加客观、全面的展现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开展,最主要的任务是勘察清楚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其中包括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等众多内容,并通过分析地下水运动规律,为后续工程整体结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探井、探槽和物探等,不同的手段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勘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段。

(3)工程地质物探分析

工程地质物探主要是借助专门的仪器设备,对地层进行划分,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准确的了解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电阻率法,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勘察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电测仪来检测地质体电阻率变化情况,更加客观、准确的判断地质体总体情况。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适用范围较广,能够更好的应对恶劣的地质环境。

(4)现场的原位测试

现场的原位测试主要是指在边坡岩土原来所在位置,测定岩土工程力学性质指标,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判断出边坡岩体性质,得到更加准确的地质勘察结果。但是由于该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实际应用范围较小,有待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边坡事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直接影响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地质勘察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边坡治理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地质勘察手段,更加客观、全面的把握工程周边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所得数据信息,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弛宇.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3,12(15):143-143.

[2] 郭兵兵,孙文标,陈国祥等.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J].煤炭技术,2011,30(6):161-163.

[3] 吴朝阳,刘莹,关卓等.大连市石葵路危险边坡治理设计[J].科技信息,2012,13(14):633-634.

论文作者:郑丹,吴尧,鲁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关于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讨论论文_郑丹,吴尧,鲁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