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城市规划当中应用大数据的优势,推动城市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当中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发展,借助大数据能够优化城市规划。基于此,笔者针对当前大数据在城市规划当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大数据具体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应用探索
引言
在我国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漫长的城市化进程历史时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作用的角度来看,人口、产业、金融资本、技术、信息资源等高度集中在美国。区域内,形成了强大的集聚规模,促进了城市和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负面效应分析,这种“多相共存”和我国现阶段制造的“时空压缩”的特点出现了尖锐而复杂的城市问题,大量的城市问题集中在一起,如城市快速扩张、土地利用结构混乱、社会空间碎片化、生态系统退化等。城市能源消耗增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等都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构成了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国家计划(2014-2020年)》,作为国家宏观、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文件的城市化发展导向,系统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则是为这种转型和创新带来新的突破点。
1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先进的数据表现形式,在当前信息技术稳定发展背景下,空间价值大大提升,这些数据很难在传统技术下获取。比如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想对城市数据信息进行掌握,就要合理借助大数据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获取范围更广泛的信息数据。大数据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较强的决策力和洞察力,作为一项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产物,大数据可以实现对事物存在和演变过程数据的记录,通过对事物、系统发展情况的完整表达,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重要关联。在周期数据发展为一定程度的同时,系统可以能进行对数据的精准记录,实现对数据价值的准确发挥。可以说,这项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同时对于今后我国社会整体发展也将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势作用也是当前我们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2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1构建智能化的多规协同体系
城市规划通常由多个部门共同实施工作的监督和控制,而各个部门的管理理念、工作思想、部门体制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通常会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效率低,规划工作混乱,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政府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控制城市规划,提升城市规划的工作效率,但是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在城市规划当中可以借助大数据将数据进行整合,建立多规协同体系的城市规划体系,保证可持续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得以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整合多个政府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综合规划平台,形成综合规划机制。城市规划设计师可以借助这一协同工作体系,了解各个政府部门的要求和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解决问题,进而使城市规划更科学,更能够符合多个部门的要求。首先,要以现行的法律和行政体制为基础。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将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整合,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次,寻找存在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协调的内容。从思想、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城市规划的关键内容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到可以协调部门要求的要素,最终建成智能化多规协同体系。
2.2在城市规划中对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①区域关系。利用最新的数据类型优势可以将传统工作中产生的数据漏洞问题进行改进,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和客流信息的区域问题分析。②空间域布局类型研究。借助当前所具备的数据信息可以在微观角度或是范畴内进行问题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手机、POI数据进行工作研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空间发展布局、城市结构、用地方式和功能分布问题进行详细研究。③公共空间域网络体系研究。在现代化数据作用下,可以准确进行城市消费空间、公共空间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互联网社交数据、POI数据的相关研究,可以对区域范围内城市经济收入、消费能力等问题进行准确判断与分析。④城市交通研究。通过对群众出行方式的研究,对公交卡、滴滴出行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在这一技术帮助下,可以准确掌握群众日常出行方式、公交的合理性,准确分析城市范围内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这对于群众出行和城市消费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将起到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2.3挖掘城市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市的发展会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的人群、发展历史的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规划发展也应该充分的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之上创建特色城市。比如通过智慧城市规划,在进行产业地区规划时,可以当地的产业实际发展情况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风俗,发展符合城市特色的产业,逐渐形成新型的智慧产业。
结语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应对一系列城市疾病,如城市过度扩张、交通拥堵、个性特征丧失、脆弱性增加、社会两极分化、环境恶化等。这些问题一直在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能力和他们的能力。大数据时代,基于高质量的多源数据和强大的算法,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城市要素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和预测。为全面、实时了解城市发展变化,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其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健康发展,在大数据研究的热潮下,有必要关注大数据在规划实践和研究中的问题,如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偏性问题,大数据的长期预测不足、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开放共享问题,应用于城市规划的理论方法的大数据滞后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甄茂成,党安荣,许剑.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地理信息世界,2019,26(1):6-12+24.
[2]张伟宗.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9(31):3793
论文作者:章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数据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部门论文; 技术论文; 多个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