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使用BIM技术,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更好、更全面地对项目全过程加强造价管理,将投资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资金不必要浪费,保障事故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关键词:BIM;全过程;造价管理
1 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成本。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快速准確计算工程量,提高精确度。BIM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供各阶段管理所需数据信息,提升施工预算的准确性和效率。②真实感和视觉冲击。BIM模型的建立,可以大幅度提高3D渲染效果,给人更为直接的视觉效果。③对比管控。做好项目管理就必须对数据进行掌控,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是项目管理的核心。BIM数据库可以快速获取实现任一时点上的工程基础信息,通过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对比,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情况,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④虚拟施工情况,预测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BIM技术可以进行虚拟施工,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协助各方更好地掌控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工程整改率,提高施工质量。⑤减少资源浪费,计划更加精确。无法精准获得大量的信息数据是工程造价管理很难实现的根本原因,而BIM的出现可以让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信息数据,为制定计划提供有效信息,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技术支撑。⑥提供决策支持。BIM数据库中的存储数据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支撑,这些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共享,需求者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对比分析,为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决策提供依据。
2 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要点
2.1投资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具体就是对工程投入的资金成本进行准确评估。在传统的投资估算过程中,主要是结合现有的投资估算指标进行编制,此种方式具有指标不够全面的缺陷。而通过运用BIM,则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成一个造价信息库。对于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来讲,具体就是详细对比和分析不同的投资方案。在评价方案时,一方面需要对投资估算额进行充分考虑,另一方面需要对工程的成本指标、工程量高度重视。BIM可以在数据库中提取有用信息,同时构建成相对应的投资方案模型,自动计算建筑工程量、造价指标等内容,进而选择经济较优的方案,使得投资估算更加便捷、可靠、准确,不会出现较大偏差。
2.2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设计阶段可以说具有决定性影响。通过使用BIM,可以在数据库中获取工程项目建设的历史数据,从而设计限额,确保建筑工程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此外,考虑到BIM具有良好的可视性,能够保证在工程设计审核阶段,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利于降低返工情况,以此最大程度的减少签证工程量并达到降低建筑工程资金支出的目地。对于设计阶段来讲,其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图纸设计等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通过使用BIM的数据库,能够第一时间获取设计中基础数据的拆分实物量,同时可以保证其精准性,从而提升了限额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在图纸设计阶段,利用造价软件便可以直接获取BIM输出的各种内容,比如说图形文件、进度计划、工程信息等,以此为工程建设后期的劳动力计划工作、材料采购工作提供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招投标阶段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利用设计单位所提供的BIM模型,建设单位可以获取相关的工程量信息,同时根据实际的工程量清单,有效的避免出现漏项缺项现象,从而在下一个阶段的施工中,避免由于工程量不清楚造成的纠纷问题。利用BIM,还可以对工程量清单的相关信息进行加载,从而在出售招标文件时,将BIM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一起交付给投标单位,确保投标单位可以更好的复核工程量。投标单位获取了具有工程量清单的BIM招标文件,可以防止出现设计信息缺失的情况;并且可以利用BIM信息模型,根据招标文件条例、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对投标策略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2.4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通过结合BIM,可以进行工程计量、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以及工程变更等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根据计划投资额,进行目标值的设定。通过比较实际施工中产生的支出值和目标值,及时发现存在的偏差,以此科学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最终确保造价控制目标得以有效实现。BIM还可以对构件信息进行快速搜索,对相关的成本信息进行整合,以此获取多算对比文件,有效的為产生差异现象提供依据。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通过使用造价软件、BIM,同时根据无线射频技术,可以保证造价信息根据项目的进展随时进行调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运用BIM数据,有利于材料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获取材料使用状况,以此使材料分配的更为合理,最终实现限额领料的目的。
2.5竣工结算、决算阶段
在传统的工程资料信息交流方式下,竣工阶段人为重复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信息流失严重,利用BIM的参数化功能,将工期、价格、合同、设计变更、签证信息等储存于BIM 中央数据库中,可以确保建筑构件具有物理属性和几何属性,例如说成本信息、进度信息、工程量变化数据等等。BIM数据库可以跟随着施工的推进,逐渐进行完善,并且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也能够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一直到移交阶段,其数据信息便可以对竣工工程实体进行充分体现。在竣工结算、决算资料的整理环节中,审查人员可直接访问BIM 中央数据库,调取全部相关工程资料,极大缩短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提高结算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 BIM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建筑业管理水平、管理意识的提升,在未来几年内,基于三维状态下的BIM技术应用在建设全过程必定能够得到迅速的普及。随着目前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BIM技术也逐步在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项目中得到使用。比如:BIM技术在建筑造价咨询领域中也不断受到关注,也开始在施工全过程控制中得到推广,作为建筑造价咨询业务人员,在信息如此丰富的时代下,需要不但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尽可能为用户提供精细、全方位的服务,进而对造价价格进行更为精细的控制。但是该技术的运用依旧受到一定限制,即:(1)应用标准的问题,导致软件数据交换困难,在导出导入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丢失;(2)研发能力:国内的BIM软件研发能力与国际有一定差距,短期内难以研发出适用于三维设计、算量、施工管理的软件。(3)转换接口:BIM模型和实际设计及施工管理、造价等软件存在转换接口的问题,可能导致转化后构件属性丢失。(4)管理自身问题:项目管理者缺乏计算机知识,不会进行相关操作,也是制约BIM的原因。因此,加强对上述制约问题的解决,有利于BIM技术进一步发展运用。
4结语
总之,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对BlM技术的研究,探索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决策、设计、施工、结算等不同环节的有效应用方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障碍及对策研究[J].居业,2015,11(24)
[2]江玉.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16(07)
论文作者:高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阶段论文; 信息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