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注意地理“范例”的作用_地理论文

充分注意地理“范例”的作用_地理论文

充分重视地理“例举”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地理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例举”是指运用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地理事物的现象或规律的教学方法。它能生动、贴切地反映地理事象的特性,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例举”引入,激发动机

地理实例和地理小故事都蕴含着地理自身的哲理,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恰当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分析领悟,对新课的教学能起较好的“引路”作用。如从古代利用“洋流”传递信息例子引入“洋流”教学。又如讲喜马拉雅山脉的成陆过程之前,我们先讲了以下事例:1960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石灰岩),竟然是大海中的沉积岩!1975年又在珠峰的岩层中发现三叶虫之类的海生动物化石。当引起学生兴趣之后,再导入“成陆过程”教学,效果就很好。

二、“例举”增趣,学生乐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要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开始,一个人对其事物兴趣的大小,往往与其熟悉的程度和能否在实际中运用有关。如讲到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时,就向学生介绍:哥伦布第二次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洋流航行比第一次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少花了十七天时间。当今美国爱克松公司仍然采取顺着洋流流向航行的办法,既加快航行速度又节约了大量燃料,减少事故。1975年,该公司的六艘船在海洋气象局的帮助下利用“洋流”助航,结果全年节约燃料油一万二千五百多桶,资金三十六万美元。这些生动例子会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三、“例举”助学,化难为易

“密度流”产生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的困难。在讲解时笔者列举了历史上一个战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戎备森严,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但是,德国的潜水艇却能顺利通过这个海峡,往来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为什么?原来地中海、大西洋的水面高低不同,地中海因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面低;而毗邻的大西洋水的盐度比地中海盐度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德军潜水艇利用这一点,它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时潜入浅水中,而由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是潜入深水中。通过上述的“例举”,教学内容化为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密度流”的理解。

四、“例举”讨论,由果追因

澳大利亚是世界养羊和羊毛出口量都最多的国家。在讲课时,笔者具体介绍了以下实例:澳大利亚本来连一只羊都没有。十八世纪末,欧洲移民带来了二十九只西班牙美利奴种羊,后来养羊业也就迅速发展起来。到十九世纪末羊的头数繁殖到一亿只,羊毛出口量占国家出口总额一半以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什么澳大利亚能从完全没羊的国家变成‘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于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气候、地形、地下水诸方面由果追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例举”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例举”要简短,语言要精炼、活泼。

(2)“例举”要适度,不可“喧宾夺主”。

(3)“例举”要留一定的让学生思维的“空白”。讲“结果”的实例,留“原因”的“空白”,列举生动的“现象”留“分析”的空白,教师再通过导向性语言,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标签:;  ;  

充分注意地理“范例”的作用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