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发展与重构的省思-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的视域论文

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发展与重构的省思-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的视域论文

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发展与重构的省思
——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的视域

刘 丽

摘 要 新时代,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快速推进,成人教育知识顺势而为、顺时而动。作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深层基底,成人教育知识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支撑。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对成人教育知识进行探寻是新时代成人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逻辑起点。循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路径,西方知识观先后经历自然神圣的古代知识观,科学实证的近现代知识观,以及“属人”的后现代知识观。在此基础上,动态、多元审视发展着的成人教育知识,价值定位从礼赞德性伦理走向追求生命的完整,习得类型从简约纯朴走向复合多元的形态构成,本质功用从德性伦理走向能量交互的心灵契合。尊重历史,批判继承,反思建构,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要彰显价值理性,完善习得类型,丰富本质功用。

关键词 新时代;知识观;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知识

在1987年下发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强调,成人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1]。如果把成人教育学科比喻成细胞,成人教育知识就是其内在的细胞核。站在人发展的立场,成人教育知识是根据成人学生生存需求、生活体验、生命成长的需要,经由师生互动而产生的一种促进成人学生发展并改变成人学生态度、行为的新的意义系统。潘洪建指出,人们对知识的看法和理解体现了知识观当中的“知识价值观(价值定位)、知识习得观(习得类型)和知识本质观(本质功用)”等[2]。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厘清西方知识观演进中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定位、习得类型、本质功用的发展态势,阐明成人教育知识发展所具有的新时代蕴涵,与信仰共存、与德性共契、与真实共生,旨在为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新时代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一、西方知识观演进的历史脉络

依照西方哲学的演进历程,西方知识观的演进可作如下划分:古代知识观(公元前6~15世纪中),近现代知识观(15世纪中~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知识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3]。西方知识观的历史演进从古希腊哲学知识观开始,中间经由中古哲学知识观、近现代实科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一直发展至今。在不同的历史分期中,学者群对知识的界定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他们共同描绘出知识论研究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自然神圣的古代知识观(公元前6~15世纪中)

古代成人教育源于西方博雅教育的传统,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经过中世纪直到现代一直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具有代表性并长期影响成人教育实践的一种强劲有力的教育思想[4]

其一,古希腊哲学知识观。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之源。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形成,其发展演变一直持续到公元6世纪初。作为欧洲和全人类的精神宝藏,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古希腊哲学知识观给人类的精神之旅开辟了道路、插上了翅膀[5]。以爱智慧、尚思辨为基本信仰,古希腊涌现了大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愉悦、心灵超然的哲学家。在他们看来,求知是人的天性,只要成为爱智之人,通过探究并吸收消化各种哲学问题,就能由此获得自由,并得以享受真正的幸福。此时的哲学知识观以自然、本性为探讨的基本内容。

其二,中古哲学知识观。“中古哲学”形成于希腊哲学之后,近代哲学之前,以基督教哲学为主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继在历史舞台上演。教父哲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由奥古斯丁占统治地位,在论证理解与信仰的关系时,他强调首先从人的自我意识出发去肯定人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定性。经院哲学发展至托马斯·阿奎那为高峰,他关心并致力于通过借助理性来保卫信仰。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处于一个过渡状态,高扬人的至上性,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思想以相同的时代精神在不同领域瓦解并摧毁基督教神学体系。从教父哲学到宗教改革,哲学家们不仅试图调和理性和信仰,而且要求证明永恒神圣的存在与有限存在的统一。虽然这些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理想,却使哲学开始转向关注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根据“场景理论”重新审视城市文化空间的规划及布局,会发现有许多改进之处。但是,这涉及到城市交通、房屋规划、城市步道布置等诸多问题,因此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但是结合中国语境,利用场景发展的一些关键要素,可以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思路。

(二)科学实证的近现代知识观(15世纪中~20世纪60年代)

近现代成人教育知识观直面生活现实,工具理性韵味浓厚。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成人教育知识的实用、工具价值不断突显。知识价值的这一变迁是对传统古典人文知识占据课程主导地位的一场革命性颠覆。自此,所有学科开始向科学化和实证化方向发展。不管是成人教育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标,都极力向科学思维靠拢,试图接近科学的本质。与此同时,作为关怀个体的“成人”教育变得不再那么富有“人情味”。为知识而知识的自由教育精神从此开始与我们相分离,并渐行渐远,成人教育知识趋于“世俗”、趋向“功利”。

(三)“属人”的后现代知识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

后现代主义伴随20世纪后期的西方后现代思潮产生,随着奥利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出版,教育知识和后现代主义相互关联起来[7]。两者的关系建基于如下几点:第一,追求知识。后现代主义提出构成知识的要素是理性和经验,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第二,多元性质。后现代主义具有多元性质,其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一种时代思潮。第三,自我创造。美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提出“自我创造”理论,他认为创造是偶然的,但“自我创造”出来的“我”是具体存在,这种存在代表了人存在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着力打破知识的原有结构和一致性,后现代知识的原则不再是专家们的统一意见,而是创造着从语言中找出新的意义。知识观于后现代的演进过程中,此处采撷后现代生命哲学知识观作为知识论基础。生命哲学视域下,知识是“属人”的,知识“属人”的基本特性强调知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凸显,强调知识对主体生命质量的提升,强调人与知识之间的平等对话[8]

二、西方知识观演进下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

企业在海外投资、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企业在所在国雇用当地职员,必须熟悉当地风俗习惯,洞察当地市场动向,遵守当地各项法律法规.本土化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促进与当地社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所在国经济安全,增加所在国的就业机会,加速所在国与国际接轨.

(一)价值定位:从礼赞德性伦理走向追求生命的完整

从哲学层面分析,成人教育知识是否具有价值、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主要看其能否满足想要使用它的主体需要以及满足主体什么样的需要。古代知识观下,“知识即美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倡尊重个体的自然天性。在近现代实科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直面成人生活现实,推动建构物质世界。在后现代主义生命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更多是对人文关怀的崇尚,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塑。成人教育知识无疑具有工具性价值,但成人教育知识亦具有意义性价值,旨在为个体的自我探询和超越提供价值导引。

古代成人教育知识观追求真善美。由知识而至善,由善而至幸福。古典成人教育知识致力于使人趋向完善、完满。苏格拉底在与美诺的对话中提出“美德即知识”,为道德规定了一个可行的不变标准,即善。在托马斯·阿奎那看来,人类的幸福,乃至人生的最高目的在于追求至高无上的真善美。在当时,口耳相传的成人教育知识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喜悦感受,为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提供了可贵皈依。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与和谐相处状态,是成人教育知识致力于追求的最高境界。

按照西方学术界一般的划分方法,近现代哲学的演变从15世纪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通观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理性科学”为其发展主流。17世纪被人们誉为欧洲历史上“科学的世纪”,18世纪是一个“理性的世纪”,19世纪基本被公认为“现代科学知识高歌猛进的世纪”。由此,近现代科学知识观的主要内涵有:真正的知识是实证性知识。真正的知识是与认识对象的本质相一致或相符合的知识。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可靠性。在近现代实科知识观下,结合具体时代背景的渲染,人们普遍认为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是绝对的、普遍的、无条件的,知识被盛赞为控制自然、改造社会和自我的最强劲力量[6]

通信和IT的产业规模要比广播电视的产业规模庞大很多。从传输速率来看,广播电视从模拟信号发展至高清信号,传输速率仅仅从270Mbps增加到12Gbps,而IP的传输速率从1Mbps发展到现在的10GE甚至100GE,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从数据的处理能力来看,IP交换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要比传统矩阵的数据处理能力快很多。例如:在相近的带宽下,一台256×256的矩阵要占用15RU左右的空间和大量功耗。而IP交换机仅需要1RU的体积和更少的功耗即可实现。广电如何将IP界巨大的投资和市场优势以及技术嵌入到自身里面,是所有广播电视从业者所要面临的问题。

近现代实科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的主要习得类型为普遍适用型、技术方法型与科学创新型。其一,普遍适用型。自然科学知识巨大社会价值的实现,人们普遍认为所有关涉知识的领域最后都能够达到客观的实证知识水平。在成人教育学界,有人甚至将“普遍适用性”作为美丽的外衣来包装自己的知识或观点。其二,技术方法型。技术方法型成人教育知识是指成人所需要掌握的于工作实践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的知识,强调与职业、岗位需求直接对接,服务于成人个体的生存与谋生。其三,科学创新型。实科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资本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创新性。

后现代知识观倡导人本关怀,关照个体精神世界,以个体的幸福体悟为旨归[9]。经历了近现代工具理性的极端,发展到后现代,成人教育知识在价值的归属上已不再满足于现实主义的世俗追求,更多关注知识所蕴含的生命意蕴,将人的生命视为神圣性存在,高扬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关注富有生活气息与生命灵动特征的成人个体,将成人个体的美好生活作为最大诉求,着力塑造个体生命的完整,致力于使人成人。

学生虽是被教育的对象,但不是被动的,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必须意识到其主体的地位。小学生求知欲望十分强烈,记忆力也高于他人,还善于效仿,如果老师采取模式单一、形式简单的教学方式,会因缺少针对性难以挖掘学生具备的潜力。但如果盲目地将各种活跃情境的游戏导入教学,又会导致偏离教学的整体方向。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两难的情况,需要深入考虑到学生的独立意识,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

(二)习得类型:从简约纯朴走向复合多元的形态构成

成人教育活动流动多姿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成人教育知识习得类型的多样化。人们之所以形成概念、类、法则等,不仅是为了能够用这些东西来划定和确证真实世界的存在,还为了借助逻辑的正确性和经验的准确性建立一个能使我们的生存成为可能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成人教育知识习得类型的廓清将成为我们观察成人教育世界的有力方式。

古代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的主要习得类型为原始朴素型、哲学思辨型及宗教神圣型。其一,原始朴素型。古代社会的知识是一种“本体论知识”或称之为“形而上学知识”[10],是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原所进行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象征着人类始作为一种理性、逻辑、自觉的认识者或思想者而存在。其二,诉诸于理智和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是逻辑和辩证的。古典时代的大哲学家偏爱以哲学思辨的形式或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迷雾中找寻清晰的知识大道。最为典型的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三,宗教韵味浓厚。中古时代的哲学形态以基督教哲学为主干,上帝创造世界并施恩泽于世界是其普遍接受的基本教义与信条。

(殊不知,以这种方式建构1平方厘米表象,学生非常感兴趣。当经历了徒手画不是很准,到用心观察体会,较准确地画出1平方厘米,学生心里无比兴奋,此时表象已在无形中逐渐建立。)

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积极内化、服务主体生命需要的成人教育知识习得观,习得类型主要为动态开放型、社会互动型和文化境域型。其一,动态开放型。成人教育知识的动态开放即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前提下积极包容融合相关知识。其二,社会互动型。近现代知识观视客观知识为绝对权威,后现代知识观看到了知识的社会性所具有的无比优先性,每一位成人学生在与社会互动时所产生的知识譬如生活体验等都可以纳入到成人教育知识的创生体系之中。其三,文化境域型。成人教育知识是由人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而建构的一种知识存在,同时,价值、趣味、社会地位、意识形态等主观和文化的因素会大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过程中。

(三)本质功用:从德性伦理走向能量交互的心灵契合

成人教育知识的本质功用意指成人教育知识功用中的核心与主要功能。透过西方知识观演进,古代成人教育知识在德性理性的交互中触摸知识的美善,近现代成人教育知识在科学实用的互动中震撼于知识的力量,后现代成人教育知识在成人生活、实践、生命等多元教育场域中彰显个体完整的生命情怀。其间,有过曲折,但成人教育知识助力成人个体的生命发展与成长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实验主要使用中青年跌倒数据来近似模拟老年人跌倒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但要得到一个真正适用于老年人跌倒检测的模型,还需要采集足够多的老年人的跌倒数据来进一步训练优化模型,使得模型能够提取出更适应老年人的数据特征。

古代成人教育知识观德性伦理交互。“德性”指公民所具有或表现出来的美德或品质。亚里士多德早先曾建构了以德性为核心的伦理学体系,其中所指的德性泛指能够促使事物完善以至完美的某种特性或规定[11]。换言之,德性即人的善良品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亦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实现和谐相处的内在标尺与内在动力。此处所指德性伦理以个体或共同体的美好品质为核心,以实现个体幸福生活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最高标准。古代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强调对国家公民的培养,通过培养理性成熟的个体,达至服务社会家国的目的。

近现代成人教育知识观科学实用交互。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实用主义思想盛行,成人教育知识着力在科学与实用的交锋中助推经济发展。其一,成人教育知识服务于公民职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理念的深化,着力打造人力资本“活”资源;其二,成人教育知识强调自身实用工具性的发挥,作为成人提升自我的一种有力凭借与手段,致力于为成人提供一种便于谋生与生存的筹码;其三,成人教育知识有力打造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知识、高技能复合型劳动大军,服务于生产的高效发展,助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2015-2016年,恒山景区的旅游接待人数在重要的节日上增幅较快。每年的五月初五、恒山庙会四月初八、旅游节5月19日,恒山景区都会实行免门票、打折等优惠的措施,使得这些重要节日的接待量的增长速度也比平常高很多。其中增幅较快的还是恒山庙会四月初八和国庆期间,分别是7.1%和6.7%。3月8日是恒山当地的传统祭祀节日,景区加大了服务和安保力度等基础性服务,使得这个节日的每年人数增长百分比最高。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恒山景区实行五折、七五折等门票优惠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呈增长趋势。相比之下,在旅游节上,人数增长较慢,原因是五一旅游高峰期刚过,相应的旅游人数有所减少。

任何一个社会,在选择符合其发展的教育知识时都存在一定的价值标准。古希腊追求知识的美德,探索知识的智慧,中世纪沉醉于知识的宗教与神圣,近现代痴迷于知识的实用工具价值,后现代强调生活品质的提升与生命的升华。新时代,彰显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理性要求我们认真审视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定位,与信仰共存、与德性共契、与真实共生。

在例(5)和(6)中时间词或空间词被省略或被隐含在句子之中不被指出,这些成分可以补充,但没有补充的必要。例(5)中茶果端上来自然是要放在桌几之上的,此时处所词未曾出现,但隐含在以上句子之中;同理例(6)之中,这位年轻的公子按常理必然是从房门而入,众人皆知没有提及的必要,在这个句子之中,存在主体-年轻的公子是突出重点,其他次要元素可以忽略不计。

三、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的重构

新时代,知识和理性主导着社会发展进程。令人担忧的是,对知识、理性和进步观念的过分强调,将使知识本身被异化,毕竟人类的生活不仅仅是为了求知,还要求善;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进步,还要精神上的和谐幸福。在高扬“知识无限好”“知识就是力量”的新时代,需要反思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走向,致力于构建更为恰切的适合成人教育发展的成人教育知识体系。

(一)彰显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理性

后现代成人教育知识观多元场域交互。后现代生命观下,成人教育知识是一种对外开放、对外包容、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复杂知识生态体系,产生于丰富多彩的成人生活世界,滋养并充盈着成人个体灵动的生命。其一,成人教育知识来源于成人个体真切、真实的生活世界,以充实、丰富成人的生活世界为最大旨归。其二,成人教育知识从其生成伊始就与成人个体的生命成长结下不解之缘,导源于成人个体对知识的渴求、对自我提升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生命完善的祁盼。其三,成人教育致力于建构美、善、趣味性知识,这些知识的存在旨在从根本上提高成人的生活品质,增强生命趣味,打造个体生活的恬静与生命的“适意安居”状态。

成人教育知识与信仰共存。成人教育知识的信仰即坚信“成人教育知识导向幸福”的内心笃定[12]。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旨在面向生活,助益每一个平凡之人活出精彩。理性与信仰的和谐共存,是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的应然发展[13]。为此,成人教育知识应坚定理想信仰,坚实服务于成人个体生命的发展,引领成人个体追寻并提升自我幸福的能力。唯有这样,成人教育知识才不至在逐利与工具理性的发展路途中迷失自己。只有当成人教育知识成为一种与成人生活相互融合,与成人生命相互关联的存在时,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才能得到切实发挥,滋润人的心田。

成人教育知识与德性共契。德性关乎人的根本,旨在使人走向良善。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需要对成人个体在伦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做出回答,并对成人向善的幸福生活做出回应。为此,在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发展普遍的理性,培育普遍的“仁心”,理性与“仁心”的交融会产生建基于两者之上统一的知识德性。在此基础上,需要将这种具有德性的成人教育知识渗透于成人个体的生活体验,使成人个体的实践活动与具体行为符合并达到知识德性所要求的标准,即“仁道”[14]。与德性共契的成人教育知识是具有内在价值引导、以德性为参照的具有普遍仁心与德性的知识体系。

成人教育知识与真实共生。知识是“经过辩护的真实的信念”。真实即与事实相符,成人教育知识需要在符合丰富多彩成人互动实践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助益其发展。现实社会中,成人教育知识在不断实现自身理性力量增长的同时,不知不觉助长了对人文主义及人道主义的僭越,并逐渐丧失一些非常宝贵的价值存在与信仰:对人自身所栖居的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对其原有内在良善品质的坚守与追求,对成人个体理想精神世界与完满精神生活的执着寻求等。在这种情况下,成人教育知识更需要与真实共生,从成人个体的切身需要出发,建构起一种可以为之献身的价值法则[15],笃定服务于成人个体的成人、成熟、成长。

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定位、习得类型、本质功用受时代发展影响,异彩纷呈、重心不一。成人教育知识的价值定位与时俱进,礼赞德性伦理—科学实用—生命的完整;成人教育知识的习得类型与日俱增,简约纯朴—复合多元;成人教育知识的本质功用与时俱变,德性伦理交互—科学实用交互—多元场域交互。据此,可以从这样一种联动变化中觉知到新时代更新成人教育知识的必要性。

(二)完善成人教育知识的习得类型

成人教育知识的习得类型随时代发展异彩纷呈。新时代,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使得新兴知识的产生让人猝不及防。成人教育知识的习得类型要想与时代发展共生共在,甚至超越并引领时代发展就需要进行系统整合。用质朴的系统思维观审视成人教育知识的习得类型及发展,集聚并释放成人教育知识的最大能量。

把握成人教育知识的全局整体。成人教育知识要在一种整体知识间的动态联系中发现其所共有特征的关联性。在全局性思维下,成人教育知识能量的提升需要使整个知识系统达到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效果。使用系统方法中的整体思维把成人教育知识形态体系放到大的知识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反观自省,辩证地看待其类型划分,深入到成人教育知识的内层,在符合其发展的前提下借鉴其他知识形态体系的分类组合方法,更好地完善充实成人教育知识多样化知识类型形态,并使其更加清晰、明朗化。

年际校准的目的是清除前两步已经建立的时间序列数据中的不稳定像元,并对持续光亮的像元进行修正,使灯光数据具有跨年度可比性及与传统数据的良好匹配性。根据公式(3),笔者将分3步做时间序列修正。

加强成人教育知识的互动联系。成人个体的复杂性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成人教育活动的丰富多彩性决定了成人教育知识的纷繁复杂。对此,需要架构一个范围广博、内容丰富并能满足成人学习、生活、工作需要的成人教育知识体系,强调多样化类型知识间的互动联系,并着重于知识系统自身“多样性”“异质性”“特殊性”的发展。这样的成人教育知识体系,既应考虑成人当下工作中的切实需要,又能联系他们长远的生命发展追求。新时代,知识生产的多途径要求在兼顾多样化成人教育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成人个体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协同多样化知识类型间的互动联系,致力于成人教育知识体系的能量扩充。

实现成人教育知识的整合共存。成人教育知识是整全性的知识系统。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的多元共生要求兼容并包,助推成人教育知识系统臻至完善。在整合性思维统领下,需要以一种宽容和谐的心态,对现有多样化的成人教育知识类型进行系统性、逻辑性统整,促进成人教育知识多样化特性、价值的多元对话与融合。需要注意的是,成人教育知识兼容并包性的体系架构并不是要让所涉其中的成人个体去学习并掌握所有知识,而是帮助其在宏观上更为凝练地统领整个知识架构,助益其更为准确便捷地从中择取自己所需。

(三)丰富成人教育知识的本质功用

成人教育知识真正的意义与本质功用在于关照、扶持并滋养成人个体的精神生活世界和生命意义世界。新时代,要对成人教育知识的发展进行反思性建构,遵循成人教育知识的内在发展与生成,提升成人教育知识的现有功用,拓展建构成人教育知识的新型功用。

遵循成人教育知识的内在发展。此处所言遵循成人教育知识的内在发展与传统观念上追求知识的记忆、理解为标志的“外在发展”相区别。在后现代生命知识观下,成人教育知识着重要追求的“内在发展”是指:在个人发展方面,发挥成人教育知识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引导成人个体通过批判性反思积极应对众多知识传播的权力诉求,保持理性、清醒、自主;在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方面,在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和宣扬的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亦应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根性知识,树立以“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内在创生性发展理念,以一种昂扬自信的姿态走内生性、创生性发展的路子。

提升成人教育知识的现有功用。对过去的否定、前人的批判、现有发展的审思是知识进步的加速器。在对成人教育知识现有功用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成人个体会逐渐意识到现有知识所能发挥效用的有限性,激励成人个体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创造性生成之中,助力成人教育知识现有功用的升级与拔高,带来成人教育知识本质功用的真正解放。

拓展成人教育知识的新型功用。一贯以来,成人教育知识功用的彰显多从社会本位出发,以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为主要诉求。此处所言成人教育知识新功用的拓展,着重强调其个人本位功用的凸显。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本质功用的拓展,应积极关注成人个体灵魂的走向,关照成人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彰显。让成人教育知识从单纯对“知识”的强调转变为对情感、意志、行为等成人个体整全生命的全面注重,让成人教育知识富有生命的活泼、欢欣和生机,让浸染其中的成人学习者找到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

塞·约翰逊曾说,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应在尊重历史、批判继承和反思建构的基础上建构成人教育知识发展的新时代意蕴:彰显与信仰共存、与德性共契、与真实共生的价值理性,完善异彩纷呈的习得类型,丰富关照、扶持并滋养成人个体精神、生命世界的本质功用。把“现在”放在历史的坐标中去比较和理解,把“部分”放在“整体”的视野中去衡量。应然状态下,成人个体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创造、不断处于创生发展中的动态世界。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必将在这样一种动态发展中不断生产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EB/OL].(1987-06-23)[2019-06-0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26/200506/8930.html

[2]徐冰鸥,潘洪建.知识内容:基本蕴涵、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2013(9):120-127.

[3][5]吕青.西方哲学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3-7.35-42.

[4]叶忠海.现代成人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

[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9-92.

[7]宋建清.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观与教育观[J].学术探索,2012(11):161-163.

[8]方红,王帅.知识、生命与个体幸福[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26-32.

[9]韦永琼.鲍曼视角: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的挑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9-11.

[10]安世遨.知识观的嬗变与教育管理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17-21.

[11]陈斯一.亚里士多德论目的、功能与幸福——对包容论的新辩护[J].道德与文明,2018(4):136-141.

[12]桑宁霞,刘丽.成人教育知识的祛魅与生命的回归——成人教育活动的哲学意蕴[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4-9.

[13]王仁彧.成人教育的社会本原与历史使命——和谐社会与幸福生活之源[J].成人教育,2016(6):13-17.

[14]夏甄陶.理性 仁心 德行[J].哲学研究,2001(3):3-10,79.

[15]刘丽,桑宁霞.成人教育知识的有效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7(15):57-62.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Adult Education Knowledge in the New Er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Knowledge View

Liu Li

Abstract In the new era,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ce,the adult education knowledge must conform to the trend and move from time to time.As the deep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adult education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maturity of adult education.The explor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knowledge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knowledge view is an important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adult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western philosophy,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knowledge view is the ancient knowledge view of nature and sacred,the modern knowledge view of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and the postmodern knowledge view of“human be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view of knowledge,the dynamic and pluralistic examination of the developing adult education knowledge,the value orientation from praise morality to the pursuit of the integrity of life,the acquisition type from simple to compound and pluralistic.The essential function moves from moral ethics to the spiritual correspondence of energy interaction.Respecting history,critical inheritance,reflective construction,in the new era,adult education knowledge should show the value rationality,perfect the acquisition type,enrich the essential function.

Key words new era;knowledge view;adult education;knowledg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8-0053-06

作者简介 刘丽(1993-),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天津,300350)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15JZD043),主持人:闫广芬

Author Liu Li,PhD candida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标签:;  ;  ;  ;  ;  

新时代成人教育知识发展与重构的省思-基于西方知识观演进的视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