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中HbA1c免疫比浊法的应用探讨论文_肖宗炎

(桃江县人民医院 湖南桃江 413400)

摘要:目的 分析HbAlc免疫比浊法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HbAlc免疫比浊法与HPLC亲和层析法检测,对比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结果 免疫比浊法准确度高。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可行HbAlc免疫比浊法生化检验

关键词:比对;价值;应用

现今,据权威医疗文献统计,世界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总数已达到1.5亿,而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占到40%,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呈现出急速增长的趋势,同时,糖尿病患者在后期会爆发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和血液中葡萄糖成分相结合的血红蛋白,一旦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人体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在生化检验中,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办法多种多样,现阶段,HPLE层析法是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的“金标准” [2],为了分析HbAlc免疫比浊法的测量准确性,我院开展本次研究。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1999年WT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44岁到81岁,平均年龄为(53.3±1.1)岁。入选患者的肝、肾功能、血糖含量均正常,所有患者分别接受HbAlc免疫比浊法与HPLC亲和层析法检测。

1.2检测方法

1.2.1HbAlc免疫比浊法:本次研究所用仪器是型号为Au640的奥林帕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北京利德曼生化提供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质控物以及试剂等。选择EDTA抗凝标本为标本,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患者血糖,并分离收集的静脉血血清。

1.2.2HPLC亲和层析法:使用D10 HbAlc离子交换法检测仪与试剂盒、质控品。实验中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免疫比浊法和HPLC法均使用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校准品和质控品为甘油三醋10. 1 mmol / L,胆固醇8. 8 mmol / L,总胆红素584 mol/L,类风湿因子750 U /mL。

1.2.3精密度实验:选取低(4%一5%)、中(6%一6.9%)、高(7%一8%)样本各一份,分别混匀后分装保存于零下80℃后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批内CV值:在一次实验中复测定30次得出;批间CV值:每日上、下午各测定一次,连续测定15d得出。

1.3诊断标准

患者的HbAlc>6.5%,血糖检测结果>6.1 mmol/L。需进行复查,血糖每间隔2周复查一次,HbAlc每隔7周复查。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密度测试

免疫比浊法检测的HbAlc批内及批间的CV均显示精密度良好,详见表1。

2.2准确度比较

HPLC亲和层析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于HbAlc免疫比浊法,但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相关性分析

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标本实施HbAlc与HPLC检测,连续lOd。HbAlc与HPLC分别是Y轴与X轴,开展线性回归分析,得出:r=0.96,P<0.05(Y=1.140X-0.1526),表示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3探讨

糖尿病属于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产生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上升,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临床上已经对糖尿病形成系统化认识[3]。在生化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的表现形式主要是HbAlc,另外还有HbAlb,HbAla2以及HbAlal三种形式,但这其中,HbAlc作为糖尿病检测关键指标,已经受到临床足够重视。一般条件下,非酶促糖化反应生成量和浓度之间表现出正相关联系。人体中的蛋白质浓度通常处于稳定状态,糖化水平与葡萄糖浓度以及蛋白质和葡萄糖接触时间等因素存在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红细胞寿命平均是120天,而葡萄糖能够自由的通过人体中的红细胞膜,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所反应的血糖水平是患者在6-lO周前的血糖值[4]。所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直观反应患者糖尿病病情,也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

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出现一定范围的波动,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上升会大大增高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等急性病症的高危因素[5]。王建柱[1]的研究指出,我国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十分低下,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26%,而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化血红蛋白相关知识,相应的,医护工作人员中,认识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仅为2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临床上是检测HbAlc的金标准,而HbAlc免疫比浊法受到抗原含量、抗原比例、抗原抗体以及试剂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会对HbAlc的检测结果产生偏差。同时,HbAlc检测不仅受到血红蛋白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一旦患者发生血红蛋白代谢异常,就会导致HbAlc同样异常。而受到血糖浓度和HbAlc免疫比浊法使用局限性作用,测量所得的HbAlc极为不稳定,无法准确显示患者8周前的血糖情况,因此需通过质控物和校准物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本次研究使用HbAlc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显示:免疫比浊法检测HbAlc的批内及批间CV均小于3%,说明HbAlc免疫比浊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密度;对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与HPLC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r=0.96(P<0.05),配对t检验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相关性试验结果说明,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同等的HbAlc检测能力。但是HPLC法检测HbAlc需要特定仪器、对试剂的依赖性较强且操作费时费力,因此,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结果可靠的HbAlc免疫比浊法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建柱,贾兴旺,董振南,等.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18(5):334-336

[2]刘克峰. HbAl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82-3083

[3]林天浩.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性能评价[J].现代医院,2013,13(11):60-62.

[4]杨利红.HbAlc免疫比浊法在生化检验及临床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9(18):90-91.

[5]贾茗茗.免疫比浊法检测GHbAl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45-2946.

论文作者:肖宗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生化检验中HbA1c免疫比浊法的应用探讨论文_肖宗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