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自动化在当今各行业的普遍应用给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工作中,能够保证供电秩序、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使电力系统更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服务。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具体应用;发展方向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电力部门生产工作的平稳、安全和高效率的开展。传统的电力部门融入高科技技艺,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生产力,而且还能够解放大量人力劳动,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因此,目前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加强自动化技艺与电力部门的融合发展,这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举措。希望电气自动化技术能过在未来有进一步的飞跃与提升,从而促进电力部门技术的长远发展。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流程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电力控制中心得到了升级和完善,改善了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只需要在电力控制中心安装计算机,就能够建立先进的店里控制中心,这样电力工作人员就能够充分掌握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以计算机控制为中心,构建四面辐射的控制网络体系,并建立完善的覆盖网络,实现信息传递、质量传输的通畅性和全面性。其中,电力控制中心中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整合并使用各个相关软件,实现电力系统调度和控制的全面性,为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的自动化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分层操作的控制方式,充分了解电力系统各个层次的实际运行情况。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探析
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生产阶段、电力调度输送阶段及终端配电阶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来自这三个方面。
2.1生产阶段电力调度自动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整个供电系统中,电力调度工作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通过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能够使调度动作更加有序、高效,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自动化系统,收集整个电网内部的相关数据及资料,如各地区的用电水平、用电高峰时间段、不同时间段的用电分布情况等,然后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优的配电方式。此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能自动检验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和现实性,并且能够对电网内部的各个设施的具体数据进行监控,从而判断其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电网与区域性电网的控制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区域电网不能实现对发电厂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电力系统对区域电网控制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在范围较小的县市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践得以成功,从而提高了国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2.2输送阶段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构建使得发电厂和电力终端之间的电力输送得以实现。变电站是接受电能,再经过对电压、电流的变换从而进行电能分配的场所。由于我国国土幅员辽阔,送电面积和地域跨度大,导致电力运输的难度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电力系统中,电力输送的人工成本较高,且难以避免操作失误情况的发生,导致电力输送工作质量和效率下降。而配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减少了传统配电站所需的工作人员,甚至一些配电站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操作,这使得配电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大幅度提高,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问题,节约人工成本,使得配电站的运行更安全稳定。以计算机代替人手对配电站进行操作、管理还能实现对各个输送节点的严格监管,以监控设备代替人工监督,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监管效率。在具体实施中,一般采用光线和网络电缆来代替传统变电所中的信号电缆,并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网络化和数字化的集中,从而实现变电站的计算机监管。
2.3终端配电阶段分散控制系统自动化
做好对用户的供电工作是电力系统中最复杂的环节,配电工作的完成需要配备多个计算机,从而对各个节点的供电情况进行分别单独控制,这就需要多个分散的控制系统配合完成。将自动化技术利用其中,能够实现每个系统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的高效性,同时能将分析后的数据及时发送到相关部门,以便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对于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动化系统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居民的用电安全。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趋向于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3.1标准化发展
标准化发展是保证技术应用规范与科学,促进技术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基础。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规模之间扩大,我国在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时,应逐渐朝国际标准发展。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电气自动化应用标准,以此规范与指导自动化技术应用行为。对此,我国在发展电力事业时,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技术应用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3.2集成化发展
集中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结合应用上。电力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与复杂性,势必需要秉承“独立且综合”的原则进行优化发展。加之,自动化技术本身具有综合性特征。对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将趋向集成化发展,通过与其他技术,包括测量技术、保护技术、报警技术、监控技术、智能技术等的有机结合,简化系统操作,促进系统整体控制质量的提升。
3.3智能化发展
智能电网改造对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想在实践过程中增加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务必要对其技术进行升级、创新。例如,通过“自动化控制+神经网络”、“自动化控制+智能识别”等,增强技术应用智能化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我国的电力供给,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早日赶上发达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应用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中国洞察力的人们应该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详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柴源,李子恩,朱啟强,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制作,2019(4):84-85.
[2]谢凯.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102-103.
[3]王跞,何欣,王佐宸.探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2):230.
论文作者:王增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变电站论文; 阶段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