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论文_谢雯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30)

【摘要】 目的:评价中医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效果,为偏头痛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各45例。对比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头部疼痛指数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偏头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头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偏头痛行中医辨证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中医药;偏头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225-02

偏头痛属于周期性头痛,是人体神经以及血管发生的功能障碍,患者有头部偏侧、双侧头痛表现。针对偏头痛,以用药缓解头痛、减少头痛发作次数为最佳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在治疗偏头痛方面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就中医治疗偏头痛患者为例,总结一下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总计90例。纳入标准:(1)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参与实验。排除标准:(1)严重意识障碍患者;(2)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进行分组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例数相同。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0~73岁,中位数(45.3±5.6)岁;病程6个月~10年,中位数(7.0±1.3)年。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20~72岁,中位数(45.9±5.2)岁;病程6个月~12年,中位数(7.3±1.2)年。两组偏头痛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0mg/次,2次/d。

观察组——中医辨证治疗。(1)肝郁气滞型。患者有舌苔暗红、胸闷不适等表现,采取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方剂:全蝎末5g,柴胡以及醋元胡等各10g,白芍12g,紫丹参以及川芎各15g,珍珠母30g。(2)肝肾阴虚型。患者有耳鸣、耳聋等表现,采取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方剂:天麻、丹皮以及山茱萸等各10g,山药以及枸杞子等各15g,土茯苓25g。(3)风阳上扰型。患者有剧烈头痛、眩晕耳鸣等表现,采取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方剂:全蝎末以及生白芍各5g,炒栀子10g,天麻以及钩藤等各10g,珍珠母以及石决明等各30g。(4)瘀阻脑络型。患者有多梦、头痛等表现,采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剂:红花5g,桃仁、赤芍以及川芎等各10g,丹参以及葛根等各30g。每日1剂,早晚服用,用药8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偏头痛患者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头部疼痛指数评分情况。

1.4 指标评价标准[1]

1.4.1效果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头痛消失且未复发。

显效——患者偏头痛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患者偏头痛症状有改善表现,对比治疗前积分下降介于20~50%之间。

无效——患者偏头痛症状无变化。

1.4.2头部疼痛指数评分标准

总分1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偏头痛情况越轻微。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计算偏头痛患者观察指标。计数观察指标占比率以%形式展开,χ2检验;计量观察指标评分以x-±s形式展开,t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计数指标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有效率(95.55%)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显著(χ2=4.0500,P=0.0441)。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2.22%)患者有嗜睡情况,差异无显著性,(χ2=1.0112,P=0.3146)。对照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后效果占比率结果见表1。

表1 偏头痛患者治疗后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n(%)]

3.讨论

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偏头痛一类疾病明显增多。偏头痛不利于人们健康生活,以西药治疗为主,但西药治疗只能起到缓解患者症状的效果,导致疾病复发率较高。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以抑制前列腺素性血管吸收,且用药时间的延长,导致患者嗜睡、体重增加等用药明显副作用。中医治疗中将偏头痛进行分型,并在结合具体分型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汤剂治疗,提高了症状的针对性,更利于患者血液循环障碍、疼痛症状、人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且无用药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可以抑制偏头痛的复发。程艳芳研究指出,对比西药治疗,中医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

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组间各项指标比较,P<0.05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优势明显。和王秒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低于观察组93.8%,P<0.05[3]。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偏头痛减轻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佘继先.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99-99,101.

[2]程艳芳.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2):167-167,168.

[3]王秒.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9):71-72.

论文作者:谢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中医辩证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论文_谢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