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构建_家族企业论文

中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家族企业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000-7695.2013.8.051

中图分类号:F270; 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8-0234-04

修回日期:2012-09-14

1 引言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学术研究中,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以及传承过程中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是家族企业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研究家族企业的文献中有1/5以上是关于传承和治理模式选择问题。

其中,早期学者关于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概念性因素探索阶段,即这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理论层面上,注重对传承过程的描述以及探索传承的最佳实践。第二阶段:模型构建以及操作性探索阶段,即学者开始从不同视角开始探索家族企业传承的模型构建,还有一部分模型已经被用于实证检验。本文在对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将现有的家族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观点归纳为3类。一、传统观点论,即仅以家族情感逻辑作为考虑企业问题的出发点,坚守家族治理不允许外部人进驻家族内部;二、环境适应论,基于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家族治理的内在缺陷,从家族情感逻辑和企业能力逻辑出发,将家族治理与职业治理相结合;三、现代激进论,即完全以企业能力逻辑为导向,只有能胜任的家族成员才能继续待在企业内部,甚至实现去家族化管理。

图1 本文研究路径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第一、本文分别从动态资源观、产业以及多重均衡三个视角剖析了影响家族企业传承的核心因素,探索了家族治理模式的路径演变(见图1);其次,本文将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以及治理模式的演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模型,最后对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一点探索。

2 传承核心因素的识别、选择和分析

在研究家族传承的核心因素中必须先弄清楚传承的是什么。有关学者提出家族企业要实现成功传承必须实现几个独特的核心要素成功留存或转移,但是对于哪些要素要留存和转移目前没有做进一步探讨。另外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延伸,认为家族企业的成功延续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要传承,需要传承的要素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独特要素。也有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探索,但是并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界定。虽然仅仅从战略层面来看能够给企业带来独特竞争优势的要素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但是这些观点在家族企业的实际传承中至少给我们指明了一点方向。

本文在文献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层面、企业家层面对这些需要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概括和提炼,主要包括组织层面和企业家个体层面。(见表1)。

3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和路径演变的不同视角

本文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认为目前学术界关于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治理模式和路径演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理论视角进行探讨,分别是动态资源观视角、产业视角以及多重均衡视角。

3.1 动态资源观视角

每个家族企业都是在一定的约束下成长和发展,同时每个家族企业也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基于资源观视角分析的核心在于看该家族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是否能创造价值,是否能将资源转化为独特的竞争力13]。相对于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资源理论不仅将竞争力的获取提升到价值创造的范畴,而且从动态视角来探讨家族企业在不同阶段利用不同资源组合产生的不同影响。要从资源观视角来探讨企业的基业长青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拥有什么样的独特资源才能让企业具有竞争优势?2、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

Sirmon和Hitting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特有资源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耐心财务资本、生存能力资本和智力结构。其中人力资本兼顾好坏两方面,一方面相对于非家族成员来说,家族成员可以在更深层次上认同企业并掌握企业隐形知识;但另一方面,家族企业以情感逻辑建立的内部人际关系往往会限制外部优秀人力资本的进驻。因此,家族企业家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地加以选择。

相对于人力资本而言,家族企业的社会资本可以说是对企业做出最大贡献而且是最容易获得且保持的资源。家族企业对社会资本的拥有不仅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让企业获得一些只能通过非正式渠道才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等;相关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一次投入持续获益的资本,甚至在很多方面提供私下协商机制来解决问题。但是在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不能仅仅局限于家族内的社会资本,必须积极向外拓展社会网络,以便为企业增加社会资本从而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在实践中很多家族企业常常把发展和利用社会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策略,通过建立与政府、官员、其他家族企业的紧密合作和互惠机制来增加该企业社会资本。

家族企业融资来源比较单一,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投资的资产往往都是源自家族内部资源的积累,在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家族资本持久稳定的特点可能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当企业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时也就意味着权力的扩展,若家族企业内的其他成员不能跟上企业的发展,这种由内部资源产生的长期承诺就会受到极大的挑战,所以内部财务资本也是随着家族企业发展而呈现出一个动态过程。

生存能力资本是家族企业的特有资源,往往充当家族企业安全网的角色,是家族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资源。由于家族企业的失败对家族成员来说成本巨大,因此当家族企业面临困境时,家族企业成员更愿意做出额外的贡献。Carnev指出家族企业往往在严酷的竞争环境中更能体现其内部代理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在家族渡过困难时期之后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家族成员往往向企业索要好处,特别是当该成员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时,建立该成员的推出机制也往往成为企业的棘手问题,所以生存能力资本的获取也是兼顾正反两方面的。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使所有权和经营权重合,一方面节约代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内在驱动力量减少监督和激励成本,但是家族治理结构也并非刻意一直维持不变,其中非常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成员的利他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呈现动态特征,在企业发展早期往往对企业有非常正向的积极作用,但是当企业财富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部分家族成员可能出于个人利益而出现道德风险。

对以上家族特有资源的综述发现,这些资源都具有两面性,即只有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引领企业的发展,所以基于一分为二的动态资源观指导学者在对家族企业进行分析时,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阶段、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拥有的资源做出权衡分析。

3.2 产业视角

该视角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取决于家族企业对分工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不应该盲目追求制度上的先进性而更应该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情况、所在的产业环境、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内部资源的情况,最终选择的治理结构是对企业以上情况的权衡结果。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选择不是基于产品市场的竞争强度而应该是产业环境和企业竞争行为的性质。从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的外生因素来分析,由于我国特殊的政策原因,国家通过非市场机制的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长期的政策型投资还是严重阻碍了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资源、投资机会上,国企相对于家族企业都有很大的优势。就目前中国企业现状来看,大多数的家族企业主要从事相对增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选择这种方式让它们可以在现有资源限制的情况下获得比较多的比较优势,但成本价格接近边际成本,只能获取很低的平均利润率。所以在外部的产业政策和本身的技术条件的限制下,相对于其他性质的企业来说,家族企业内部资源管理以及外部竞争战略的管理难度均较低,所以在现阶段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也较弱。但是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产业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企业竞争性质的改变,可能会提高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

3.3 多重均衡视角(权变视角)

该视角主张以权变的观点来看待家族治理模式的选择,即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普适的治理结构,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理结构,家族治理结构的选择应该是同时兼顾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一个权变函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家族企业的不稳定性,从内生变迁理论来看,若现行的家族治理结构不能与环境很好地协调,企业内在的生命力也会驱动企业家个体主动改变制度;从外生理论来看,外部环境,例如:产业情况、竞争情况等变化也会对家族企业形成压力,促使企业实现治理结构的改变。

传统一元论的选择方式一方面没有考虑约束条件,另一方面不能比较不同治理模式的优劣。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必须是基于内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情况做到交易成本最小和企业综合效益最大的一个连续过程。

企业其实都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选择治理模式必须是基于这些约束条件和现有条件的一个权衡。一个家族企业选择治理模式的核心应该是关注这种模式是否能适应内外部环境这一约束而不在于判断以上三种模式谁优谁劣。所以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并不存在唯一的演化路径,那种认为家族化治理一定不合适的论断是欠周全的,职业化治理——共同治理——泛家族化治理——家族化治理的逆向演化也是有可能的。在未来家族企业的发展中将会面对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从内部来说,管理规模的扩大使管理越趋复杂化;对资源的争夺将会变得更加激烈;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等;从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竞争加剧;传统家族企业文化是否具有适应性等等。由于这些被内外部因素很多,不同因素之间的组合可能会产生多重均衡和多重演化路径。

图2 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

虽然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和演变路径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但是对这三种视角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三种视角均认为治理模式的选择均将家族企业当做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是一个动态的权衡过程,关于内部外部环境的权衡,关于是否能适应环境或与时俱进的权衡、关于企业是否能获得持续竞争力的一个权衡。不难理解不论哪种企业形式都是作为一个组织社会器官而存在,家族企业形态也不例外,只有深入分析家族系统本身和内外部系统才能更好地了解家族企业特殊的内在矛盾、了解其竞争优势的来源。

4 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对传承核心因素的分析以及不同视角家族治理路径选择的理论指导,本文构建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型(见图2)。该模型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该系统对家族传承的核心要素进行取舍使得家族企业在选择治理模式时更有针对性;二、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从不同层面分析在家族传承过程中的现状;第三、模型更加关注家族本身因素与内外部环境的一个互动,既可以从子系统角度分析,也可以从综合角度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文献综述下,对家族企业传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梳理,并从三个视角综述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和演变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族企业开放地可持续发展模型。然而本文仅仅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未来关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补充。本文认为未来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家族企业可以看成有企业和家族两个系统的综合体,可以通过重点研究两者交叉部分进一步区分在家族传承过程中的核心因素;

(2)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进一步从利他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家族传承过程中的代理问题;

(3)基于家族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从动态的视角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委托代理困境、权力决策困境等;

(4)另外,可以尝试采用多案例的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目前非常主流的研究方法,未来关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研究也可以多尝试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实现学术界与企业间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促进理论突破,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家族企业的发展。

标签:;  ;  ;  

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构建_家族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