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协调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本文从历史、现实意义和对策研究三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协调发展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于:它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和明智选择;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是保证社会稳定、实现安定团结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必须按照五中全会精神,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各地区合理布局,在新的区域格局中实现协调发展。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要认真贯彻“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方针。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这充分说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一、协调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建国后,国家为改变旧中国工业布局偏集于沿海一隅的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战略,把生产力布局和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一五”时期开工的649个大中型工业项目中,有472个在内地。1953—1980年间,国家对内地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0%,远高于东部地区。这种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状况,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的畸形布局,中西部建立起一批初具规模、行业较为齐全的工业基地。但是,这种战略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结果使东部一些基础较好的老工业基地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西部也出现了盲目投资的浪费现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与世界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平衡发展战略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战略看似使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加快,但考虑到在另外一种政策下可以使东中西部都得到更大的发展,那么它事实上不仅制约了东部的发展,而且使中西部的发展速度也下降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吸取历史教训,采取区域经济倾斜发展的战略,把战略重点从中西部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六五”期间,国家在东南部沿海的投资已超过中西部总和,“七五”时期更高,1988 年高达56.6%。这种倾斜投资政策和一系列改革开放优惠政策汇成的合力使东部地区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东部发展也带动了中西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发展时期。但是这种发展战略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动态中相对扩大了。东部在全国所占经济总量份额不断加重,目前,东、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比例呈6:3:1;地区间人均GDP的差距迅速扩大,从1978年到1994年东中西部人均GDP的比例从1:0.67:0.55变为1:0.54:0.43; 按照世界银行通用做法确定的分类标准衡量,目前我国东部各地相继迈入高收入地区,中西部则相对趋于贫困;从发展趋势看,如果我们的经济政策不作改变,那么地区差距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越来越成为横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十四届五中全会把重视和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作为一条重要方针提出来,并且,改变了原来的沿海倾斜战略,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二、协调发展: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和明智选择

我国经济资源地理分布上很不平衡,各地区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中西部,尤其是西部比较落后的待开发地区,集中了我国自然资源储藏的大部分,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那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低廉,为东部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而东部沿海地区科技教育比较先进,工业集中,经济发达,地理上又具有对外开放前沿的优势,领先发展的经济可以成为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龙头。这种情况使我国有可能也必须建立起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完整的国内产业体系和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只能走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独立自主发展为主,对外贸易为辅的道路。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必须把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中西部的资源如果不和东部结合,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离开中西部地区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这个后盾,东部的高速发展也难以为继。只有把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一方面保持东部较快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加快对中西部的开发,有效地纠正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状态,全国的经济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发挥出大国的独特优势,使综合国力得到大大增强。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这个目的。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国家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经济资源得到高效率的配置,并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更好地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不坚持这一点,而是听任区域差距的扩大,使地区间经济发展、收入分配逐步趋向两极分化,那就会背离建设社会主义的初衷,抹杀了社会主义的特征。从国际上看,发展中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都出现了地域间经济对立的情况,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把这种现象看作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必然产物,更应看到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难以解决的痼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分配上兼顾到效率和公平双重原则。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对立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不容许的。事实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也有能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协调发展。国家可以运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使各经济区域协调有序地发展;可以通过税收和工资政策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可见,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要求我国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特具的科学计划性和高度集中的动员能力等优越性也为这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证社会稳定、 实现安定团结政治目标的必然要求

区域经济关系对于社会稳定的影响起码表现在民族关系和人口流动两个方面。从民族关系上看,我国汉族人口大部分集中于比较发达的东部,而少数民族人口则集中于较为偏僻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一律平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间在经济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相比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随着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民族间经济上的差距也出现了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必将造成严重后果。从人口流动的角度看,由于我国部门二元经济和地域二元经济的结构特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东部较发达地区以工业为主,在地域经济差距的拉大过程中,必然导致中西部剩余农业劳动力大量涌向东部,将引起社会经济的严重失衡。江泽民主席在1995 年2月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过大,将导致贫富悬殊,导致大批农民流向城市,流向发达地区,导致整个经济社会的严重失衡。那样,总有一天会酿成大祸。”〔1〕我国目前约有5000万民工在东部地区打工,其中相当部分是盲动的。农民从落后地区涌入发达地区,巨大的生活反差引起的心理震动相当强烈,如果引导不当,后果同样不堪设想。从上述两点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从政治的高度上认识。

三、协调发展:对策和措施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完成。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辟了全新的思路。过去,我们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靠国家计划来平衡地区生产力,这一方面难免人为的政策失误,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也不能够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市场经济体制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要靠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完成资源的配置,各经济主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投入和收益是一致的。他们会自觉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能够使各个地方经济主体获得较大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地方经济具有了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合理的价格引导下,可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上,东部对资源日益增大的需求必将引起资源价格上涨,这样就会吸引大量资金转向对中西部资源开发产业上的投入,那些较初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会在利益驱动下自动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落后地区,在此过程中,东西部合理分工,可以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协调发展。国家目前应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消除地区“经济割据”现象,构建国内统一的大市场,这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需要。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依靠中央政府的力量。我们强调市场经济机制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是鼓吹“市场万能”。相反,应该认识到由于市场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它富具效率功能却缺乏公平功能,所以单凭市场的作用不但不能解决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反而有可能使区域经济差距恶性拉大。只有依靠政府这个外在力量的作用,才能够在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的同时兼顾公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我们这里强调的中央政府作用,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政府作用了。改革开放以来,旧的国家调控体制已被打破,形成了社会财富高度分散的格局。目前,国家直接掌握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只有25%左右,中央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例也下降到35%左右。政府实际上已不会按照原来的方式调控区域经济了。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中央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用财政手段和政策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区域经济问题。具体措施是: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西部的投资;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积极鼓励国外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投资;有步骤地引导东部某些资源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地区要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方针。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一些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少、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中西部则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横向联合,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在整体国民经济的高效率发展中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新的经济区域格局。必须改变以行政区划的区域作为经济发展单元的做法,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小城市和交通道路为依托,形成具有区域特点和规模效益,系统内部富于活力的经济区域,只有这种经济区域格局才可以真正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实现区域内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更加协调有序,发挥规模效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批此类经济区域。今后应进一步形成若干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包括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以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为主的东南沿海经济区,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亚欧大陆桥和京九等铁路大干线为纽带的经济带。同时,以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和粮食、棉花、煤炭、石油等资源富集地区为依托,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区。

注释:

〔1〕转引自王茂林《中国地区差距浅析》,载《管理世界》, 1995年第5期。

标签:;  ;  ;  ;  ;  

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