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论文_刘清

岳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胰腺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当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胰腺炎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心理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况。结果:心理组患者术后负性心理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胰腺炎患者的围术期患者护理来讲,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胰腺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焦虑;效果;抑郁

胰腺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特别是一些重症急性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与病情都带有很强的复杂性,胰腺炎患者的起病速度相对较急,如果患者无法接受科学、有效的临床干预,甚至会出现死亡[1]。对于胰腺炎患者而言,手术是一种效果相对较好的治疗方式,在患者围手术期内,如果护理工作出现不到位的情况,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甚至会出现术后恢复较慢的情况。我院在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中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收到较好的临床反馈,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5月—2017年8月当中被送至我院治疗的急诊科患者当中选择68例胰腺炎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临床各项检查之后得以确诊,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与中腹部疼痛明显、身体发热,且血清淀粉酶指标明显升高。我院在本次研究当中,将以下患者排除在外:精神障碍患者、胰腺肿瘤患者、壶腹部肿瘤患者、胰腺坏死出血患者、意识丧失患者、无家属监管患者。我院按照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心理组,每组各34例对象。常规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18—58岁;心理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为61岁,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需要做好病情观察、体征监测等,帮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并且做好患者的术前宣教等。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处理患者的日常饮食。如果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出现感染或者身体出现其它反应,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心理组患者除了需要接受上述护理方法干预外,还需要接受心理护理,主要方式如下:

1.2.1 心理疏导

急性胰腺炎患者如果为出血性坏死情况,就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反应,少数患者甚至会死亡,这就造成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让其了解只要配合医护人员各项操作,病情可以得到较好控制。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发泄个人情绪,平复患者的心情,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治疗与护理。

1.2.2 心理转移与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心理护理当中根据其文化背景、个人爱好、个人年龄等尊重其个体特征,帮助患者培养个人兴趣,这样可以让患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避免患者过于关注病情等,以此保持较为平和的心态。护理人员还需要让患者家属参与到心理护理当中,多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家庭感怀等,不断增强患者的心理安慰感,让患者有心理安全感,这样可以帮助患者不断缓解存在的负性心理[2]。

1.3临床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利用SAS量表与SD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患者量表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以及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本次研究当中将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代入SPSS21.0软件包当中进行处理,若两组患者的数据分析之后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分析( ±s)

  

从上表1当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心理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意义,而两组患者护理前评分无任何差异。

3.讨论

胰腺炎患者在临床当中相对来讲病情较为凶险,患者在患病之后很容易出现其它并发症,且很多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带有较强的变化性,患者如果无法接受科学的临床干预,很有可能出现多脏器衰竭、继发感染等,患者甚至会出现死亡,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3]。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讲,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均相对较高,这样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多种类型的不良心理,患者很难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应激性反应也会较强,这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术后恢复极为不利。在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当中,护理学与精神医学出现了较快发展,心理护理也变得十分重要。我院在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当中就选择了这一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患者的心理护理当中主要从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等方面入手。护理人员会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将相关事项与患者感兴趣的问题详细告知对方,并且从心理层面关心患者的健康,对其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会让患者的家属参与到心理护理当中,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己家庭的关爱与维护,患者会更为放松,负性心理也会得到较好缓解,患者可以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这样一来,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就会被拉近,患者可以完全信任护理人员,双方关系会较为融洽,从而推动患者的护理工作不断进步。

在此次研究当中,所有胰腺炎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当中,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在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后可以看出,心理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护理之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无任何差异,说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差异。但是,心理组患者的指标评分在护理后明显下降,且低于常规组患者,充分说明心理组患者的负性心理得到显著改善。

结语:

对于临床当中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炎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选择来讲,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心理,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负性心理,以此改善患者预后,该护理方案可作为患者首选护理方案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燕,苏军.心理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342-343.

[2]王丽艳.急性胰腺炎病人心理护理干预的技巧及临床效果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27-328.

[3]周静郁.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310-311.

论文作者:刘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论文_刘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