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住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前行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并且在质量上越来越高,人们的需求增多,则对建筑物发展就越快,随即带来的在建筑方面出现的问题也会增加。本文对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作以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要点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也是质量把关的过程,对于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才能使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但是要进行工程有效的管理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1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是进行管理的首要因素,只有将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把生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根深蒂固于心,认真检查与监督工程的项目,才能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有些建筑企业存在内部组织形式不全的管理漏洞,这就导致主要领导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长期忽视质检员、材料采购员、安全员等认识设置将不利于企业施工过程中隐患的及时发现,亦会大大增加建筑物的施工与使用风险。
1.2技术因素的影响
从生产到最终完工,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技术的支持,缺乏有效的技术作为支撑,工程的质量就会难以得到保障。部分建筑企业还存在着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不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且缺少质量安全意识,漠视规范的重要性。
1.3其他因素的影响(材料、设备、环境、安全)
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建筑材料是工程进行建设的关键、是基石,只有基础稳固了,才能往上发展;设备、环境、安全等等因素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只有将各个因素落实到位,夯实基础,最后工程的质量才会达 标。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善于处理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问题。毕竟,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每个项目涉及到的工种较多,程序较多,层层分包导致施工人员技术素质高低不一,如何协调好他们的合作,加强管理是个棘手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如何处理好工序的先后,确保成品的质量也有待重视。
二、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措施
2.1提高认知,遵循规律,注重质量安全
在规避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隐患的过程中,我们应因材施艺,做出系统全面的施工预案,雇用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施工监管人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以及针对性措施,如如何防控关键地段的质量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工序的先后,工种的协调,从而控制成本,达到效益和质量的双赢。
2.2注重管理,遵循制度,打造完美质量
在规避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隐患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人为本,尤其应该注重专人专职,建立明细的质量控制流程(图1),从设计源头开始着手抓好,单独设立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建立质量责任管理制度,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升监管人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注意避免权责不分,越权办事,按照规章制度分离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与项目经理的人事关系,以严谨科学的制度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独立性;尤其要重视施工现场安全员的作用,不能只是看重形式,最好是独立委派人员担任。同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避免滥竽充数带来的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图1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3.1技术支持:不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本身都是由许多环节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每一环节的设计与具体实施都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缺乏技术的支持,工程的质量必将难以保证,而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也要有相应技术作为支撑。
3.2严格技术标准: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工程项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工程技术标准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研究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特点。只有工程中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3.3严格检查隐蔽工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会有很多隐蔽工程,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内目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归根结底,只有工程管理者加强监督,才能有效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4.1对工程进度认真落实,加强各方的联络:为了能够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确保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具体的工程进展情况,各方应随时展开沟通交流,倘若发现问题,就要为严格保证工程进度而务必立即研究对策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4.2全面加强建筑材料的供应: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其工程的施工均无法离开建筑材料,因此工程的进度必然受制于建筑材料的供应。所以,为了确保工程的进度不受影响,各施工单位一定要按照现有约定将其所负责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及时地输送到工程现场,并为之提供相应的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有关文件[1]。
4.3投资方要对工程款进行按时支付: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就是工程款的支付要按时,倘若资金流转出现不畅,就会出现工人罢工、拖欠供应商款项等一系列恶性事件,最终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投资方务必要按时地支付工程款,以保证工程的进度。
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验收管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验收是工程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可分为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等几种类型。
5.1分项工程验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验收中,分项工程一般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并将验收记录提交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核查确认 对于重要的和关键部位的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5.2分部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通常需要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进行,并由其组织有关人员在该分部工程所包含的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按分部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对于重要的和关键的分部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5.3单位工程验收: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单位工程完工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工程师提出验收的申请。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单位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合同、标准相对照,最后判断该单位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是否同意验收。
六、工程创新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
虽然目前我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早已全面推行了较为成熟、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制度,但由于大多是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有关行业管理方法,并非完全地符合我国工程管理的实际状况,因此有许多的弊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倘若硬性地加以长期施行,必将有害于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能够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健康、长久、可持续的整体发展要求,需要在现有的工程管理方法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因此,提出了几点有关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建议:
6.1对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吸收并借鉴:为了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进行适当创新,需要我们吸收并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由于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已在长期的管理实践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工程管理方法与理论。因此,我国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吸收与借鉴。当然这绝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在结合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前提条件下,并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对国外的先进工程管理经验做出足够的研究与分析之后加上适当的改进与创新,以形成行之有效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行业市场的管理方法。
6.2全面的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引导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工程的管理方法创新中来,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以提高。由于工程的质量及进度是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所以能否拥有具备高素质水平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则成了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具备了足够丰富的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知识以及工程管理的法律知识等一系列基本技能时,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方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好工作,并提出具备价值与可行性的工程施工意见,以便能够在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的不利局面。
6.3对国内的工程管理经验进行总结:要想对工程管理经验展开适当的创新,也需要对我国国内自身的工程管理经验加以总结。虽然我国的工程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在其多年的工程管理实践工作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国工程管理进步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只有不断地总结现有的经验教训,并对管理方法加以完善更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才能够保证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得以持续不断发展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工程管理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落后一些,但是在不停地加大检查力度,从中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以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会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因此要严格控制每道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道关,要精心施工,才能打造更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更要加强质量观念的认识,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用知识用技术武装自己,为城市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德清.当代工业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
[2]李峰岚.现代工业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探讨.工业建筑.2011.2
[3] 金维兰.中国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分析.建筑经济.2012.8
[4] 东方平、黄新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
[5] 沙金亮.建筑工程中投资方与施工方的工作职责和作用.陕西建筑.2011.5
论文作者:柯浩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工程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民用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