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论文_刘霞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论文_刘霞

刘霞(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 河南 泌阳 4637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结合越来越紧密。本课题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依托,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整合的模式和整合的方式,初步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94-01

本文系驻马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立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编号:ZJKYKT2018-186)研究成果。主持人:刘霞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伴随着中小学校现代化电教设备的逐步完善,促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正在逐步深入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信息技术教学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并成为课程文化的有机整体。但是如何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完美的融合,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整体的活动,把信息技术恰当地融合到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整合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获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小学生潜能发展的方向。

课题组经过研究认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阶段;二是,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学习阶段;三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没有根本展示出来。

二、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在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六个维度。第一,教师对课程的整合缺乏正确认识而且信息素养严重不足;第二,为了课程的整合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不匹配;第四,忽视了教学应该有的教学方法;第五,信息技术强硬插入教学过程和传统教学手段淡化;第六,课件的演示繁多。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模式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

(1)课程设计最优化原则。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并非所有的内容应用信息技术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就是把整节课的内容都搬上多媒体,但事实上这样做只会使教学质量大大折扣。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设计最优化原则。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选择用何种教学手段呈现。当教学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时,就没有必要再强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所以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遵守课程设计最优化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启发性和直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节奏变快,容量变大,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不当。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教师在演示课件时一定要把握恰当的时刻,不要机械的展示课件。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重、难点问题,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注重把握启发的度,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而淡化了重、难点知识,要使重、难点知识清晰的体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性的特点,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

(3)趣味性和开放性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再像以前一样沉闷,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比如“概率与统计”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调查统计的范围广,调查的结果充满了随机性,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前瞻性,能够使课程朝着教学目标靠拢,在大范围上开放,在小范围上引导,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

(4)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可以使他们对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整合教学作为新时代教育的产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要仅仅把学生当成听众,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和制作课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以部分个体的喜好制定教学策略。只有有利于所有学生参与的整合教学才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所以整合要坚持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原则。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

(1)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相整合,就是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此类教学模式的设计包括四个步骤:1、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2、分析学习;3、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与媒体;4、评价学习结果。

(2)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小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的相关概念与规律。互联网合作式学习模式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组合作、网络寻求解决方案、小组交流协作、检验证明、总结反思等六个步骤。

(3)基于小组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数学小组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①教师对情景进行创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②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学习计划;③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查找、收集信息为解决问题做准备;④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分析相关信息,解决问题;⑤ 学生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黄建宏,黄荣良.小学数学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论文_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