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与规划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的思考论文_陈,颖

关于设计与规划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的思考论文_陈,颖

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为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健康发展,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好三个方面的环境,即适宜的物质环境、适宜的社会与情感环境、适宜的认知与操作环境。

【关键词】幼儿教育;建构游戏;物质环境;社会与情感环境;认知与操作环境

建构游戏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模拟、再现和塑造的活动。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笔者现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的设计与规划,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权且与广大幼教战线同仁商榷。

一、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健康发展

物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场地规划,二是空间设计。所谓“规划”,就是指幼儿园就制订较为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实现有针对性地对建构游戏活动场地完成较长时间的改造与并加以充分利用,以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健康发展。

1.追求合理的场地规划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场地一般来说包括班级建构区、积木工作坊和户外建构区三种。其中,“班级建构区”的资源配置应以小型建构材料为主,可以配置彩色积木、雪花积塑、纸杯等;同时,还需要有平整的地面、地毯或地垫。“积木工作坊”的资源配置应以中型建构材料为主,像单元大积木、空心大积木等都是比较适宜的材料。“户外建构区”由应以大型建构材料为主,像纸箱、轻质砖、PVC管等,都是较好的资源。游戏的环境需要有平整的地面,塑胶、水泥地皆可。

2.追求科学的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一般包括班级建构区、积木工作坊、户外建构区等。班级建构区的空间设计要追求合理、科学,教师可以运用材料柜、移动组合柜、桌椅、地垫等物品将空间分隔成不同的区块,确保材料区、建构区和展示区“三区分明”。材料区包括主体建材区和辅助材料区。前者用来投放主要的建构材料,如插塑、积木及废旧物品制作的材料等。主体建构材料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应选择色彩亮丽、体积稍大且形状简单的建构材料,而中班幼儿则要求种类、形态多样,大班幼儿的建构材料应富有变化且充满挑战性。辅助性材料一般包括废旧物品、板材和绳线等。在辅助性材料的使用上,务必体现适宜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教师要结合幼儿发展的需要,逐步分层投放适宜的辅助材料,以促进幼儿搭建水平的不断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班级建构区是供幼儿运用建构游戏材料进行建构的场地,规划建构区教师要从游戏人数、人均面积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考虑。展示区则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建构作品的场所,展示区的物质准备应根据幼儿建构作品的特点来选择和布置。积木工作坊也要设置材料区、建构区、展示区。比如教师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幼儿设计的图纸等富有个性化的作品。户外建构区空间则要宽敞一些,要做到“三防”:防雨、防晒、防尘。

二、创设适宜的社会与情感环境,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健康发展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为保证建构游戏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运用教室或场地周围的墙面创设“支持性环境”,以给予幼儿发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幼儿的建构行为和活动向有效、积极的方向发展。

首先,教师要创设有助于游戏有效开展的制度环境。为此,教师要注重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以增强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自我约束能力,维持游戏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相关图示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材料,不可随便投放。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做事有条理、守规矩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教育幼儿善于跟同伴合作,不影响同伴的建构,以培养幼儿关心同伴的意识。

其次,教师要创设有助于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环境。兴趣是游戏的动力,支持性环境的创设应当能够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与强烈的探索欲望,让游戏对幼儿始终充满吸引力,体现挑战性,并通过游戏的开展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运用道具来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比如,给合《小红帽》这个幼儿较为熟悉的故事,笔者运用房子、山、河、曲曲折折的田间小路等道具创设生动的情境,并引导幼儿在游戏性的场景中兴致勃勃地进行建构。

三、创设适宜的认知与操作环境,促进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健康发展

创造性游借助操作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时,活动的完成也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及时相关的能力为基础。因此,教师创设游戏环境需要着眼于“两个关注”:一要关注生活经验的提升,二要关注游戏能力的提升。在完成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来加以想象、构思,借此表现物体的形态。比如,幼儿要搭建坦克,头脑中就要存在坦克的形态及结构特征,拥有关于坦克的结构知识。倘若这方面的经验,教师之前就要作好铺垫,通过有效途径来拓展与丰富幼儿这方面的建构经验与认知。教师可以运用坦克的图片、模型或绘本来强化幼儿的认知,促使幼儿走近坦克、了解坦克,跟坦克产生一定的感情,从而为搭建坦克作做好认知上的铺垫,克服幼儿的畏难情绪。

在关注生活经验丰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幼儿能力的提升。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建构知识技能,幼儿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建构游戏中去,完成相关的建构任务。比如,幼儿要完成用乐高玩具搭建小人的游戏,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技能图示,让幼儿掌握分步搭建的步骤,从而引导他们根据图示一步步完成建构。

总之,要保质保量地促使幼儿完成建构游戏,教师要在环境创设上动脑筋、下功夫,帮助幼儿在完成建构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关于设计与规划幼儿园建构游戏环境的思考论文_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