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

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

胡颜霞[1]2004年在《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的构建为城市问题的解决,建立理想的人居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对生态城市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的概念、本质内涵和特征分析,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的历程,认为区域与城市的关系、生态极限问题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两个前沿问题,我国在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中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实践性不强。 以西安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态系统基本要素过程分析,找出西安生态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西安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条件,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对策。 本文选用了两个不同的背景分析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一个是以关中地区为背景,从生态、经济、能源叁个方面分析其对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作用;另一个以西安市域范围为界,在空间格局上,将西安生态城市系统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为分区治理提供支持。 在对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过程中,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发现西安目前正处于弱生态化阶段,城市生态系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面临基础差,起点低的现实。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西安生态城市建设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在正确认识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基础上,提出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充分展示西安城市的个性与文化魅力,是西安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王珞珈[2]2016年在《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机械主义导向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结果必然导致诸如城市蔓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西方国家已经在近几十年逐渐转型走上了相对集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但我国还没有全面的觉醒,国内城市空间发展几乎都有连片高密度扩展的趋势。生态城市是可持续思想在城市领域的具体化,它强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指导我国未来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由于对生态城市认识的不足,以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客观需要,对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生态学有关原理,引入城市空间文本的概念,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为城市地理学在城市空间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本定义的生态城市是广义生态城市的概念,它不局限于某一类城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从生态化的角度来思索城市空间组织的应有之义,它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界线和行政范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是不断经历各个中间状态的动态过程,更着重强调城市向生态化发展高级阶段演进的过程与模式。也就是说,任何城市都有发展成为生态城市的潜力,只是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不同。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法、逻辑论证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社会调查等方法,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展开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城市空间属于广义文本的范畴随着文本概念的扩展,文本已经属于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城市空间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具体研究对象,与文本一样通过外在形式传达内在的意义,城市空间在本质特质上与文本有很多共同之处,都具有自身的整体性、内部的结构性和外部环境的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城市空间属于文本下一层级的概念,可以纳入到“文本”的范畴,是可以进行阅读的广义文本,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2)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理论构建(1)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具有与文本“言—象—意”类似的表意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空间结构层”,是城市空间结构外在的物理表现;“空间功能层”,表现为城市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空间价值层”,是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人文动力的集合。(2)生态城市空间系统是“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表现为在城市主体文化观和价值观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的互适。(3)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子系统的模式与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必须能有效应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快速增长,满足不同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需要,这里的模式并不是指一种万能的模式,而是能充分体现城市环境特色,有效组织生产和生活,并能集中反映城市居民普遍愿望和共同需求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2)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包括宏观层面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和中观层面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评价构成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性、城市用地合理性、综合交通绿色化、社会服务均衡性和市政设施便捷性,研究建立了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子系统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武汉和珠海市为例,评价了叁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4)生态城市空间功能子系统的模式与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功能模式也不是一种万能的模式,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选择城市空间的主导功能,只要能体现和呼吁时代、地方和文化的特色,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求,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空间功能模式,都是生态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包括文化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包容型城市、特色城市、信息城市,以及经济主导型城市、社会服务主导型城市和环境主导型城市等。(2)生态城市空间功能评价的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功能影响力、城市空间功能对外服务能力和城市空间功能综合实力。以兰州、武汉和珠海市为例,对这叁个城市进行了生态城市空间功能客观和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5)生态城市空间价值子系统的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价值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城市和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2)生态城市空间价值的评价构成体系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观、生态发展观、生态出行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社会观。研究构建了生态城市空间价值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武汉和珠海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叁个城市居民的生态价值观。(3)生态城市倡导的是一种最大限度摆脱物性,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体现对其他人和非人生命的尊重,这样一种全面而有意义的生活。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文明始于心、生态践于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新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更应该是生态城市空间价值的所在。(6)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评价应该同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功能和城市空间价值这叁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进行单独的研究,但是终归要进行整合研究,因为没有一个子系统能够既不影响其他系统的发展,又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最终叁个子系统的内容框架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7)兰州、珠海、武汉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珠海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比较合理,城市居民生态自觉意识较好,但是要想促进城市空间的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克服空间与距离上的阻隔,与区域其他城市保持多样的空间联系,形成更加开放的城市空间格局。兰州市和武汉市不仅要开放城市空间格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极了解市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优化城市内部各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组合方式,加强生态城市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的生态意识,最终形成“生态城市,共建共享”的城市文化风气。

周鹏[3]2006年在《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扩展,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空间的不合理发展造成的,因此深入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以西安为实例,从认识论层面上去辨析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与自然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方法论层面上去探讨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中该如何利用与保护自然生态因子,从技术手段层面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去,期望对促进西安城市及其区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基本理论部分在回顾国内外自然生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理论对其反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自然生态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上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出自然生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目标与原则,进而确立自然生态视角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具体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结合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学相关理论,首先分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与各种自然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各生态因子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适宜性;然后运用自然生态分析方法,分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中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适宜性和生态敏感性,给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综合生态分区;最后得出宏观层面上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可能途径。

何林泰[4]2006年在《结合自然山水形势的城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绵阳市位于川西北地区,市区环境山环水绕,是一座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的山水城市。 涪江及其支流流经市区,形成不可多得的城市环境格局。宝贵的自然山水作为重要的城市资源,一方面成为绵阳城市形象塑造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又作为自然限制条件给城市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绵阳市的城市发展政策与资源分配及今后的建设发展方向都与此密切相关。 本论文基于这种现状,通过研究绵阳城市设计,探讨面对自然环境要素良好的城市在城市设计方面如何结合山水资源,创造与自然良好融合的城市环境的设计方法,构建现代人工环境与自然交融的现代山水环境的城市空间。 本文立足于研究绵阳城市格局形成的历史沿革、城市职能的变化、空间功能的演变,明确绵阳城市整体形态结构中的山水格局,探讨适合的城市形态结构模式,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设计实例、把握生态策略与措施,对利用山水环境的城市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总结如何进行城市滨水地段与山地环境的特色形象塑造。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设计中的识别要素,逐项提出绵阳城市设计系统的控制导则,并结合绵阳城市重要地段城市设计的工程实践进行论证。 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自然山水形式的绵阳城市设计方法,以及其它类似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观念结论。

杨柳[5]2005年在《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水城市是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日益严重的人地危机而提出的城市新概念,它充溢着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这一内涵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创造了千百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代山水城市,在这些成功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风水理论进行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解读,详细剖析了它的思想源流、技术手段、精神力量以及它们对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的具体影响,揭开了风水学说的神秘面纱,并对更新观念后的风水理论应用于现代山水城市建设,去解决生态伦理塑造、山水文化重振以及城市生态化、山水文化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共包括绪论及七大章节。 绪论阐述了“山水城市”的研究背景,界定了相关概念。从古代文人“居城市须有山林之乐”这一理想引出了山水城市思想古已有之的判断,通过风水人物活动对古代城市山水特性产生影响的史实列举,阐明了风水与古代山水城市间的深刻渊源,从而引出论文选题,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评析,对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最后,对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实施研究的框架图。 第一章,从风水概念入手,对风水理论进行了剖析,提出风水是术艺结合的古代山水之术,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特征,与山水诗画、山水文学及园林艺术上的相通和关照。同时,从哲学思辩的高度,剖析了风水理论中蕴含着的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和天道好还的持续发展观,提出风水学说是古代可持续发展环境观的论断,证实了风水理想与古代山水城市在思想上的原型关系。 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对风水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进行了一次正本清源的勾勒,理清了风水从择居本能到由经验科学、民俗艺术、方术迷信杂合成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通过对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及审美发展的背景分析,揭示了风水流变的内外动因,并对比研究了风水学说影响下的空间观念与营建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空间形式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风水理想对古代营建实践的内在影响。 第叁章,以类型学的方法对风水评价景观要素和格局的方法手段进行分类研究,归纳为经验性的技术评判、感性的美学评价和神秘的喝形选择叁大类型,叁者间以形象审美为主导、理性评价为辅助、喝形顿悟为参考,充分调动了身体感官和直觉功能,具有灵活变通、以和为贵的特点,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

于佳[6]2010年在《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变迁—自然生态环境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西安生态城市建设要根据西安自身的条件及特征制定相应的发展措施和方向。作为西部少有的几个特大城市之一,西安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但由于长期过度的开发,西安的居民生活环境与工业发展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西安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主体南部边缘,城市位于渭河冲积平原一、二、叁级阶地上,秦岭群峰横亘于南,泾渭河谷蜿蜒于北,川塬相接,八水环绕。西安的这些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理应明显优于西北地区其他城市。但是目前来看西安地区的生态环境普遍脆弱,生态的保护能力低下,局部在改善,总体在恶化,并且随着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环境问题也严重体现出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本课题是包含考古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内容的交叉性研究,同时涉及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片区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若干层面,因此,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案和措施拟在多学科、多层面交叉中展开。课题研究方向侧重于西安城市生态要素—自然生态系统中主要生态要素(农业、森林、水系、城市自然景观、城市绿化、土地利用状况等)变迁的分析研究。首先,在考古学、地理学、历史学领域,拟通过资料调研,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两个层面搜集整理黄土高原、关中地区、西安市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态要素的历史文献和变迁过程、熟悉在宏观、大区域、小区域、局部地区四个层面上的生态环境现状,为之后的研究工作展开奠定基础;其次,在城市规划学领域,应当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片区整体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等多个层面,并对城市重点区域(城市建设的点、线、面)深入的实地踏勘调研,通过对城市总体定位、片区发展目标、地段现实需要的综合研究,探讨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变迁及发展现状。综合对西安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总结等研究成果,为未来西安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刘锐[7]2017年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叁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叁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叁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叁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叁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叁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王苑[8]2012年在《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的构成与模式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保障性住区、拆迁安置住区共同推动了西安城市住区大规模的建设发展,进入了住区建设热潮阶段,需要住区相关理论进一步发展。《陕西省城镇绿化条例》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根据《居住区规划原理》,住区建设占城市用地的30%左右,所以城市住区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的9%以上,总面积大,住区绿色空间的生态建设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重要作用。住区绿色空间不仅可达性强,为人们居住提供舒适的环境,展示住区居住品质和城市特色。同时,肩负着展现人工第二自然和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终端”角色双重重任。因此,对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格局和构成因子的生境营造模式研究其生态服务功能,是西安城市住区生态建设的理论依据。论文以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理论,运用对比分析、调研、资料分析和时间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概念和调研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概述西安住区绿色空间建设情况以及生境营造理论等全面分析基础上,提出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八种设想格局模式以及住区绿色空间生境营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结论:1.通过对住区绿地、城市绿色空间以及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提出住区绿色空间的概念,明确指出住区绿色空间是住区绿地概念的生态转型,内容和意义更为丰富。2.通过对近六十年西安住区建设情况和住区绿色空间的发展情况研究,对住区绿色空间格局模式进行分类和研究,提出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八种格局设想模式,包括均质散点式、带状式、分级散点式、网络式、立体式、环式、点式和楔入式。对西安住区绿色空间模式从生态、活动和景观功能叁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绿带”型绿色空间将住区内“点状”和“面状”绿色空间联系形成高连续性、完整性和开放性的住区生态保护绿网成为住区绿色空间生境营造提供良好的条件。3.研究生境营造相关理念、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现状问题和住区绿色空间生境营造模式,提出针对西安城市住区各类绿色空间,因地制宜的营造不同生境,并赋予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意义。公共绿色空间、宅间绿色空间和道路绿色空间引入湿地生境、林地生境和野草生境,屋顶绿色空间引入林地生境和野草生境,墙面绿色空间引入野草生境。根据空间各自特征条件,营造具有各自特点的生境,住区生物多样性由此而生。

李建华[9]2003年在《生态导向的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总体布局研究》文中提出西北地区东部作为西部大开发首要重点发展区域,在加速城市化战略背景下,将面临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中小城市作为城市体系的主体,将是其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关键环节。由于西北地区东部整体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快速发展与生态恢复、保育的矛盾日益突出,探讨生态导向的中小城市总体布局显得尤为迫切。 本论文由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实践与案例研究两部分组成。 理论与方法研究部分通过对生态城市、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规划和恢复生态学等相关城市生态理论及其与城市规划相互关系的辨析研究,寻求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与生态学结合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实践,结合中小城市总体布局的本体理论,从布局原则、布局特点和布局的决策过程叁方面初步构建了生态导向的中小城市总体布局的目标理论体系。 实践与案例研究部分在对西北地区东部生态状况、中小城市发展状况的宏观调查和对典型中小城市的实地专题调研、深入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挖掘脆弱生态环境对城市布局的主要制约因子和城市布局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并结合典型中小城市的规划剖析,对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性意见。

许熙巍[10]2010年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叁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参考文献:

[1]. 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D]. 胡颜霞. 西北大学. 2004

[2]. 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及其评价研究[D]. 王珞珈. 兰州大学. 2016

[3]. 基于自然生态视角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D]. 周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4]. 结合自然山水形势的城市设计研究[D]. 何林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5]. 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 杨柳. 重庆大学. 2005

[6]. 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变迁—自然生态环境研究[D]. 于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7].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8]. 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的构成与模式初探[D]. 王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9]. 生态导向的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总体布局研究[D]. 李建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10].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