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评改,培养能力论文_李永新

重视评改,培养能力论文_李永新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了省时、高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作文评改入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重视草稿修改。

学生作文的时候喜欢一锤定音,他们认为只要草稿写完了,那么作文也就完成了,不愿意认真修改,导致作文水平难以提高。针对此种情况,我把作文指导的只要精力放在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上。为了让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首先引经据典,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在老师讲解了“推敲”二字的典故后,明白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

接着具体指导,提高他们鉴赏和修改文章的能力。每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我便带领学生一起先阅读该单元习作要求。明确作文命题后,根据题目的难易,我只简单地提示要求范围,可写哪些材料,注意事项,限定一个交作文的时间,就让学生回去做习作准备。学生或观察,或收集素材,或构思,或打腹稿。从不让学生在一节课两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作文,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培养他们认真作文的好习惯。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利用展示台让全体学生一起参与评改。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改作文,写得实在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在组内由组长带领组员一起进行互评互改,并写出评语。(评语的写法先由教师在班上讲解,再逐条打印发给每个小组,小组参照进行评价。)

最后誊写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这一次讲评,着重表扬草稿修改后进步明显的学生。

当然,这样做教师确实辛苦,但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以上加强作文指导的做法,更加贴近学生作文实际。

二、优秀作文着重“评”。

教学始终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作文评改上,应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优秀学生作文以“评”为主,中差生以“改”为主。这是因为优秀学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需要的是老师“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写作手法等有一定难度的方法上予以提高要求,给予指导。

选评优秀学生作文,把它作为“突破口”,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教到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时,都从最初的作文中发现一两个“习作苗子”,加以鼓励、培养。开始的时候,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则是最好的方法。我发现受过鼓励表扬,在班上展示过自己习作的孩子,作文态度都很认真,作文兴趣也很浓厚,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文章再一次受到肯定和表扬。之后我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逐渐扩大优秀作文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展览,参加各级作文竞赛,编写作文集......这样一来,班上很快出现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他们的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地鼓舞了中差生。

至此,我的作文评改即由教师主要评改变为以学生评改为主。

三、差生着重“改”

差生作文之所以差,主要差在他们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而且这种不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

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心理上的困难是前提,其次是给予他们在选材、写清楚、写具体、字词句的训练上等方面实实在在的帮助。

对待差生,我主要采取的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问题,一是严,逐词逐句,绝不马虎,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不打击,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评语以鼓励表扬为主,比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祝贺你进步了!”.......

四、评改共有的毛病。

为了增强评改实效,我有一本专门的作文评改记录本,记下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我发现有些毛病,对学生作文影响很深,十分顽固,必须强制改正,方可奏效。

1、三段式。

对于初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三段式的要求是必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一味的三段式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我要求学生中间一段必须放开,要有层次。

2、开头结尾模式化。

比如写参观或游记类文章,学生往往这样开头:“我们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尾又会这样写“参观完毕(或春游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家了。”为了使他们认识到这种写法过于平淡俗气,我安排每个学生带一本作文选,看看入选作文有几种这样的开头,结果发现一篇都没有。从此,学生改变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写法。

3、孤立地写人物外貌。

学生在写人物外貌时,总是千人一面,男孩不外乎是“圆圆的脸蛋,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女孩则是:“乌黑的头发,黑葡萄似的眼睛,红通通的脸蛋......”为了纠正这种写法,我选取了一个外貌描写片段让大家评讲:

监考老师一走到门口,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她左手拿着一摞试卷,右手端着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个子不高,瘦瘦弱弱的身体被一件紫色的羽绒服包裹着,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镜框后面是一双严厉的、仿佛能看透人心思的眼睛。

通过讲评,让学生了解到这个片段为什么生动形象,主要原因是抓住了人物的特征,不是孤立静止地写人物外貌。从此,千人一面的写法得到了改正。

论文作者:李永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重视评改,培养能力论文_李永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