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_赵文广

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_赵文广

驻马店市达远路桥勘察设计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是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产生积极作用。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结合施工现场基本情况,根据裂缝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另外还要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要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并注重混凝土养护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从而有效预防裂缝产生,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任务顺利完成,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1、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温度裂缝的成因

温度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施工中需要重点防治的裂缝类型,通常是由于温差过大而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拉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没有外部热量散失得快,在内部与外部容易产生较大温差,进而可能出现较大拉应力。一旦这种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时,也会导致裂缝出现。

1.2、干缩裂缝的成因

干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周左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外部环境比较干燥,内部水分会向外散失,如果散失速度较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由外向内出现干缩变形现象,在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干缩裂缝一般比较细小,表现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影响混凝土结构外形美观,还会降低结构承载力。

1.3、收缩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凝结之前,表面水分散失较快,可能出现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泌水现象明显减小,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如果表面蒸发损失的水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再加上拉应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分布不均匀的裂缝。此外,如果水泥活性较大,混凝土温度过高,水灰比较低,开裂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裂缝出现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处理,再加上水分蒸发等因素的作用,裂缝数量会越来越多,影响范围也更加广泛,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效果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1.4、沉陷裂缝的成因

沉陷裂缝的主要成因是,道路桥梁基础结构所处的地基土质不均匀,存在松软现象。或者回填不实、排水不畅,基础受到长时间雨水浸泡,进而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最终引发裂缝问题,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效果提升。调查研究表明,此类裂缝主要为贯穿性裂缝,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危害性不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应该注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沉陷裂缝产生。

2、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对策

2.1、提高原材料质量

为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首先就应该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采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施工。例如,要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用的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水等符合质量规范要求,进而有利于提高混合料拌和质量,为确保混凝土施工效果奠定基础。要选用低热化水泥,常用级配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粗集料常用级配碎石,重视质量检测,确保干净整洁,满足施工需要,如果是在夏季施工,应该对粗集料适当洒水降温。细集料选用中粗砂,筛选出其中的杂物和垃圾,严格控制含泥量。日常饮用水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可用来拌和混凝土。总之,施工前要严格按要求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将其用于现场施工,为预防裂缝产生创造条件。

2.2、采取保温措施

夏季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降低浇筑温度,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浇筑混凝土。还要适当减少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方式,让混凝土温度较快散去,从而预防裂缝产生。还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策略,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密实度,确保结构稳固可靠,促进其抗裂能力提升。采取这种策略,还能让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如果外界气温骤降,可适当采取保温措施。常用措施包括:采用保温材料施工,利用碘钨灯或定时喷洒热水的方式,利用蓄存热水的策略进行处理。进而有效提升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及四周散热面温度,防止温度急剧变化而出现温度应力,有效预防裂缝产生。

2.3、注重控制拆模时间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会出现较大拉应力。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也相对较高,拆除模板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加剧内外部温差,容易引发裂缝现象。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拆模时间,不得过早将模板拆除。而应该在混凝土强度合格的前提下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还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避免产生过大拉应力,有利于保证施工效果。

2.4、重视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立即覆盖土工布或草袋开展养护施工。重视温度测量,随时控制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值不得超过25℃。如果温差过大,应该进行适当调整,落实保温和养护措施,防止裂缝产生,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2.5、提高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水平

注重提高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平,使其有效满足施工需要,预防裂缝产生。设计过程中,应该落实低水胶比、低砂率和低坍落度原则,适当掺入粉煤灰。采用这种策略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后,能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抗拉值,确保其强度和韧性,有利于预防裂缝产生。还可以适当增加构造钢筋,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能提升。或者在应力集中部位设置暗梁,提高配筋率。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大体积混凝土抗拉强度,还能避免应力过于集中现象发生,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取得更好效果。

2.6、适当设置冷却水管

施工过程中,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图纸和现场基本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层,通常间距为3m比较合适。将冷却水管层布置于各浇筑层中间,水管铺设高程根据浇筑层基本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并确保水管设置的位置合理、结构均匀。加强温差控制,水温与混凝土温差不得超过22℃,冷却水管中的水流速度在0.6m/s为宜。并且每4h进行一次测量工作,掌握冷却水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周围气温等情况,并详细做好记录工作,认真分析,对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一般来说,通水冷却时间在15~21d之间为宜,有利于预防裂缝产生,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

总而言之,裂缝防治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内容,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防治措施。此外,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修复。从而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道路桥梁建设质量和效益,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与可靠性,使其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俊彦.大体积底板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的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

[2]张凌怡,刘卫东,钱海波,危鼎,葛乃剑,李小飞.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J].施工技术,2016,45(18):74-76.

[3]陈桂林,姜玮,刘文超,曹万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控制研究及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6,25(03):159-165.

[4]魏春锋.某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效果分析[J].河南建材,2016(02):169-171.

[5]王绍雄.综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J].江西建材,2016(04):90+93.

论文作者:赵文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_赵文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