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一项重要资源,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能源。然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电力资源的整体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情况。因此,要想平衡不同地区的用电情况,将电能供应到具有相关需要的其他地区,那么,高压输电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输电扮演着联系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角色。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其地理位置、施工环境等往往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施工,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
1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分析
1.1 施工环境风险
我国大部分输电线路均位于户外,户外作业环境成为了影响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因素之一。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地形地貌,如:高陡坡风险、泥石流风险与山体滑坡风险;②气象条件,如:雷雨风险、高温风险与冰冻风险;③交叉跨越方面,如:路与铁路的交叉跨越、线路与线路之间的交叉跨域等。
1.2 施工人员风险
无论是何种职业,在其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施工企业在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只考虑经济效益,为了缩短工期,盲目让工人加班,而相应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及管理工作却没有落实,一切以利益为主导,缺乏安全施工意识,导致安全风险剧增。同时,部分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表现为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过关、安全意识较差,这类人员非但无法有效地保障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反而可能引发相关安全事故。
1.3 施工设备风险
(1)电力设备风险。电力设备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若是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电力设备本身质量不达标、安装操作不规范,极易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实际施工中,各类设备均需达到规定的安全等级,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例如:电源线需要设置PVC绝缘层,用电设备、电源箱等都要安全接地。(2)施工设备风险。输电线路施工现场所用材料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布设,要根据施工工序情况来发放和收回施工材料,防止多余材料的无序堆放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出现。另外,不能在高空作业区域下方放置施工材料,避免高空坠物伤人。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避免机械设备发生卡阻等问题,对于那些已经达到服役期限的机械设备要执行退役制度,防止设备出现问题造成安全事故。
2 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风险识别
2.1 明确安全风险对象
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作业时,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可能引发输电线路安全风险的因素,明确风险识别的大致范围。
2.2 识别安全危险源
根据风险识别范围,逐层剖析与分解,明确各个工序、施工阶段所存在的具体危险源,再单独着眼于这一工序来进行深入计算、统计、分析危险源的危害等级,具体方法有经验法、流程图法、表格统计法等。实际的危险源辨识,也要结合其所处阶段、所采用的技术、工艺、设备等,达到对危险源的初级判断,这其中涉及到定性、定量评价,能够保证危险源的辨识精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剖析危险源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出现需要特定条件支撑,因此必须分析危险源触发因素,以此为基础制定具体管控方案,从内外双方面入手,消除一切可能导致危险的条件、因素。无论是条件的分析还是触发因素的剖析都应以所施工的输电线路工程实际为依据,而且要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与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性。
2.4 确定风险等级
分析危险源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具体评价方法包括:仿真模拟法、敏感性分析法、矩阵分析法等,通过多重分析来明确风险等级,以此有重点、有侧重的开展安全管控工作,切实提高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3 架线工程
架线工程是高雅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准备工作、导地线的展放和连接、紧线,还是弛度观测、附件的安装,都需要较多的精力。在导地线的展放过程中,人工展放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是容易出现严重的磨损,并且效率相对低下。而张力放线则采用了牵张机械,能够避免人力展放存在的缺点,提高工程的质量,因此更受青睐。在放线施工时,应尽力避免磨损、断股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应当仔细检查。一旦出现损伤,应当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处理:若单股损伤小于一半,钢芯铝绞线等小于导电部分的5%,进行棱角、毛刺的修光处理即可;若断股或者损伤面积大于25%,一旦出现永久变形,无法修复都应当及时切断,并重新压接,保证电路安全。在输电线路紧线工作中,如需要临时拉线,应当使其与地面的夹角小于45°,并保证其张力值处于设计规定的范围之内。在一般的电路施工过程中,紧线施工往往需要在导线或者耐张线夹处,用钢丝绳和线夹卡住,为了避免这种方法操作过程中耐张绝缘子串不能受到拉力的问题,应当在挂线时,由人工进行挂线孔部位的绝缘子串安装,这时,应当给予较长的牵引长度,一般约为150~200mm。
4 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
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高压输电线路的整体施工工作并为完全结束。为了尽可能地消除高压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保持相关设备和线路的完整性,保障电力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相关事故的发生,应当及时进行线路和设备的巡视、监测,及时检修施工。尤其是在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风、冰雹等,或者相关器械的磨损、断线事故时,应当及时抢修。在紧急情况下,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先行施工,避免更大事故的出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完成后,应当如实补加相关的工程图纸,将其提交给相关的部门进行存档,以备后续参考和使用。另外,对于停电的数显线路,在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当由相关人员与调度室联系,获取相关许可之后进行作业。为保障施工安全,应在验明线路无电压后,接上短路接地线。短路接地线在拆除前,必须保证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及其材料工具全部从相关的杆塔、导线和绝缘子上撤下。一旦接地线拆除,线路即应视为有电,在安全距离范围内,不应当有检修人员进行任何工作。在所有检修工作全部完成以后,需要进行清点,并及时汇报,恢复电路供应。
5 结论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属于专业性强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任重而道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识别,风险控制,全面深入细致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和薄弱环节,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并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夯实项目安全开展基础。在项目开展中以人为本,遵循以上安全措施同时,增强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能够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长效的安全机制,确保事故得到最有效控制,实现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方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李鹏.输电线路新型带电跨越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6.
[3]向刚.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作业风险及其安全技术[J].江西建材,2016,08:220+223.
[4]童国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6,28:77-78.
论文作者:夏叶飞,苗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线路论文; 风险论文; 危险源论文; 高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