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的要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其完善性直接决定了房屋的整体质量安全,有必要对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规范与管理,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施工技术完成各项房屋建筑施工,采用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实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的优化配置,促使施工技术更加高效的开展。
1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要点
1.1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组成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框架结构,对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平衡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对钢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把控,具体的钢筋施工需要把控钢筋质量、型号、数量等基础因素的完善性,并保障钢筋的清洁度,减少钢筋上的灰尘、铁锈等污染物,以降低对钢筋本身的侵蚀。在实际的施工中,主要遵循优先长料、长短搭配的原则,利用钢筋材料精准、有效的建立钢筋基础,加强钢筋的箍筋处理,为混凝土施工步骤提供稳固性保障。
1.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施工技术,但模板的创建对混凝土结构的成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对模板置放位置的测量、计算与处理,使得模板的安装能够准确的定位、掌控混凝土的浇筑范围,并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来承受混凝土的荷载力。模板施工中必须把控模板的垂直性,利用检测仪器对组合安装好后的模板进行测量、检验其位置的准确性,以保障房屋建筑模板施工的完善性[1]。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房屋建筑的关键,房屋建筑的地基、墙体、剪力墙等需要利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处理,在混凝土的施工材料方面,必须掌控水泥、砂石、外加剂、水等原料的配置比例,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制作与配比,确保制作完成的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浇筑、振捣、抹面等技术环节,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精准的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振捣机械对混凝土进行处理,使得混凝土的密度、强度与刚硬程度不断提升,并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抹面处理,使得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更加完善。在后期的混凝土结构养护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的养护施工工序进行相关的处理,其中包括混凝土表面喷水、混凝土温度控制等,通过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使得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不断提升。
2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应用的管理方式
2.1完善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管理制度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的管理需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现场的施工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管理负责人,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个人,由施工小组的组长、房屋建筑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及时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应用进行监督,并针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成册上交给施工单位负责人,明确每周、每月、每季度的房屋建筑施工管理记录整理,使得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房屋建筑整体质量进行有效的掌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立参与制度,即加强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与交流,组织各个单位的人员共同组成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管理小组,由设计人员检查施工技术操作下的建设是否符合实际的设计要求,与施工图纸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及时发现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错误,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的整改。而施工技术的整改则需要与施工单位加强联系与沟通,共同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的协商,在保障施工完善、成本消耗较低的前提下使用最为有效的施工设备与技术,为施工技术的完善提供保障[2]。
建立明确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性的施工标准创设,整理成册由施工单位对照施工标准进行相关操作,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为施工人员明确具体的施工程序、施工技术应用流程以及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规范,使得施工技术人员在参考相关数据时,快速明晰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为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数据标准,促使管理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2.2加强现场的施工进度管理
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的管理,施工前,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在实际施工开展之前,对设计图纸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充分的记录与准备,在实际施工中可针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施工因素进行检查,确认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符合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派遣具备相关施工技术基础知识的人员到现场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管理,并对监测到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记录,并由审评人员、设计人员等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讨论,反思施工技术的实施是否存在问题,并对整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性的斟酌与整改处理,使得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有效的满足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施工完成后,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需要记录施工的进度,并与实际规划的施工进度进行对比,观察实际施工进度与预测施工进度之间的误差,尽可能在保障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同时也能确保房屋建筑施工在规范的时间范围内完成。
2.3加强现场的施工细节管理
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管理需要对施工所需的各个层面因素进行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通过对各项因素的质量保障来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2.3.1施工材料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需要对待入场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性的质量检测与管理,如房屋建筑施工前的混凝土施工材料水泥的施工管理,需要对水泥的数量、型号、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由于房屋建筑中涉及到的施工材料较多,必须采用科学的抽样手段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对抽取的样品进行精细化的检测,及时发现水泥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以确保水泥应用于混凝土建设中,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质量。施工材料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保障,必须确保应用于房屋建筑的施工材料质量完善,才能保障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耐久性与抗震性等。
2.3.2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应用必须保障机械设备受到有计划的定期维护与管理,要求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及时对机械设备的各项数据仪表的精准度进行校对,并记录数据仪表的校对数据,及时把控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完好,能够充分满足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应用要求。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还需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检修、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核实,检查机械设备的检修技术的应用是否完善,并对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案进行充分研究与探讨,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能够通过日常的检修与维护,更加精准的完成各项施工技术操作[3]。
2.3.3施工人员管理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需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等进行有效的教育与培养,积极组织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带证作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专业到施工现场对施工技术人员作出有效的指导,推动施工人员积极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保障房屋建筑施工的完善性。另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以及对安全防范知识掌握等,都需要加强管理,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当发现安全防护工具处理不够完善时,施工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提示并告知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完善,以保障房屋建筑施工整个过程的人员安全。
2.4加强现场施工监督机制的创设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还需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的创设,建立有效的房屋建设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规范,由组建的施工监督管理小组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每个项目中必须配置两名以上的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检,在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监督执法检查的严肃性与准确性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公正性与透明度,督促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不断完善。在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计划的管理,还需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性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现场监督管理结果的记录,并制作成报告上交到管理部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要点包括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必须严格把控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并通过完善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施工进度管理、加强现场的施工细节管理、加强现场施工监督机制的创设等管理方式的应用,使得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应用更加完善,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与整体技术水平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上鹏.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方式探索[J].居舍,2019(14):42.
[2]边建强.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方式[J].建材与装饰,2019(01):191-192.
[3]颜伟铭.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方案[J].建材与装饰,2018(35):190-191.
论文作者:唐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