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张 芳

(广州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教育也愈发重视,武术教育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中必不可少。武术教育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民族的传统精神,对于青少年思想建设,身心发育都有着良好的益处。本文以武术教育的价值为开端,阐述武术教育的历程,并对武术教育的改革提出几点有效建议。

关键词: 武术教育;改革;传统教育;有效建议

武术教育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教育,武术教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精神的弘扬,武术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建设,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益处。但就我国目前来说,武术教育并没有发挥最大价值,在武术教育的培养上,还有很多欠缺的方面。武术教育是体育课程中最为传统的教育,因此,教师要重视武术教育,了解武术教育的历程,积极发现问题,实现武术教育的改革。

1.武术教育的价值

武术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武术方面的教育。但武术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武术教育,也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培养,从青少年的品行,韧性,技能等方面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行,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武术教育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式体育教育,日本曾在奥运会中步入柔道,韩国在奥运会中加入了跆拳道。对于中国而言,武术何时能加入奥运会的舞台,也是中国人民最为关注的事情,但根据目前武术教育的发展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武术教育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光拳种就有一百三十钟,由于地域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每一个拳种都有不同的派别,例如太极拳就有陈,杨,吴,李等派别,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1]。中国的武术教育需要发展传承,进入奥运会仅仅是武术教育要迈出的第一步,更多的是要对武术教育自身的改革,要完善武术教育的技能,教育方法等,实现武术教育的创新,才能使武术教育有更高的发展前景。

乔晓光先生认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2]。”武术教育也是如此,只有让武术教育真正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中,让青少年了解武术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进行武术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武术教育的弘扬。但目前,武术教育在学校中还没有进行普及,武术教育大部分还依靠武术馆来推崇,这样的传承有着一定局限性。而在日本和韩国,柔道和跆拳道已经成为了其弘扬的主流,这点就值得中国武术教育者的深思。

武术教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在一九九零年在北京成立了国际武术合会,是世界范围最广的武术教育主管组织,武术教育也在进行各种推崇,力求中国人民了解武术教育的重要性[3]

2.武术教育的历程

任何教育自身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弊端,武术教育也一样,因此,武术教育要吸取同类教育中的优点,进行不断的创新改进。可以借鉴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的成功经验。在服装方面,韩国跆拳道都有专业的服装,使其更具有专业性,而在日本空手道方面,礼仪教育更是具有高度的规范性[7]。对于我国青少年的教育也应如此,要培养青少年行为举止的规范性,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武术教学的服装方面,也要有统一的专业化服装设计,让学生增强对武术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学习武术知识,而服装的设计方面,也更能彰显中国的传统文化。

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武术教学的灵活运用,武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光注重一个动作的标准性,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教师要注意动作之间的结合,让学生学习几个动作,并互相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武术教学的乐趣,从而自主的去学习武术。同时,武术教师还可以根据武术的特性增添一些武术游戏,让学生感到趣味性,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武术教学得到更好的学习。

武术教学的精髓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武术的重要性,弘扬武术文化的知识,但由于现在的教学模式的单一,武术教学的练习方式又极为刻苦,所以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武术教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反思,找出武术教学的问题所在,实现武术教育的改革[5]。另外,国家需要对武术教育提出政策,把武术教学纳入基本教学中,对于武术教材,教育方式都进行严格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对青少年实现民族精神的教育。

但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更新,教育也发生了改变,一些学校取消了武术教育,认为文化的学习要比武术教育更具意义,这都是教师对武术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而造成的情况。武术管理中心王筱麟曾指出现今武术教育出现的问题,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武术教育的主要教学还需要专业的武术教师,武术教学在入门时是艰难的,后期的教育也需要学生的坚持[4]。很多学生常觉得武术教育过于艰苦,缺乏成就感,而导致对武术教学的积极性减退,丧失了习武的兴趣。武术教育的主要日常还是压腿,拉韧带,蹲马步等基本功,并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这对现在独生子女是一大考验,而在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常常忽略武术教学的趣味性,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做动作,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学意义。

3.武术教育改革的策略

3.1 灵活性

移民管理机构与县级财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保证扶持资金管理效率的重要条件。当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与交流出现阻滞时,将会导致移民资金的拨付受到不良影响,延长资金拨付的时间[2]。同时,移民管理机构属于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在机构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不能有效落实的情况下,出现挤占水库移民扶持资金的现象,将专项扶持资金用作机构的日常开支中,达不到移民扶持资金转款专用的目的。另外,在扶持资金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不当,拨付效率较低,将会导致扶持项目的建设实施受到影响,项目进展速度缓慢,并且还会造成项目竣工后验收不及时的状况,进而导致移民扶持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

3.2 权威性

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看着喜欢,容易上手”的教学原则。由此,就要求武术教学在内容方面需要增添特色,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在其中插入丰富的图画,讲一些民间武术的小故事等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武术教学入门的课程开设要降低难度。只有在一开始学习中获得很好的效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适当降低武术的入门难度,为学生树立这样的心理“操作起来不是很难,我可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武术教育。

浅谈不同墩型与地形条件下的盖梁施工方法…………………… 胡学祥,孙二龙,郭千里,孙彬,韩存(11-180)

3.3 原则性

武术教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教材编写的方面要注意专业性,突出武术教学的意义。应用国家制订的统一性指导教材,而不能随便制造教材。另外,武术教学有着多种的流派,因为区域的不同,文化的不同,武术教学的方式也不一样。教材要根据地区的特色风格来进行撰写,例如广东,福建等城市可以编写南拳,而山东可以编写螳螂拳,河南则以少林拳为主等,要根据地方的特色来进行武术教学的传承[6]。同时,各个学校之间要根据师资力量和学校情况来制定教材,并相互之间形成交流,注重教材和教育的结合,使武术教育更好的发挥,保证武术教学的权威性。

3.4 借鉴性

武术教育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术教育就已经开始流行,宋代以后,武术教育逐渐在民间实行,卖艺,保镖等极为盛行。在“五四运动”之后,西方教育体操引入了中国学堂,一些教育家也极力推崇自身的体育教育,随后武术教育也步入了中国学堂。武术教育最开始的教育模式是拜师学艺,家传武艺,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变成了集体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正式把武术确立为体育项目,武术教育在我国也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教育有着多种流派,例如太极拳,南拳等,常见的体育教育模式为“教学——训练——比赛”,在今日依然适用。

3.5 融合性

武术教学是中国的传统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武术教师要学会把这些文化相互融合,更易于学生接受。在编写教材时,内容要注意多吸取传统武术中的精华,对于一些比较知名老拳师的某些招法、手法、腿法的独特见解,要适当性的应用吸收,使教材更具趣味化。在教学方面要把地方特色和教材结合在一起,在模式上要注意武术教学间的融合,可以把不同流派结合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对武术教学有充分的了解,并找到适合自身的武术,从而进行更好的武术学习。

3.1 教学内容结构化 学生笔记的内容来自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诠释。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与呈现能优化学生笔记的结构,决定着学生笔记的效果。教师须具有对教学内容结构化处理的意识与能力。

4.结语

武术教学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对青少年的一种品德,意志的培养。但目前,我国的武术教育还有一定的欠缺,要发现其中问题,充分利用好武术这一教育资源,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对青少年进行全面性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武术教学的文化开发,要纠正青少年的不良思想,端正其行为作风,传承武术教学的精髓。武术教学的改革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实现武术教学的发展传承。

一天下午,爱德华多在洛马斯广场碰到胡安·伊贝拉,伊贝拉祝贺他弄到一个漂亮娘儿们。我想,就是那次爱德华多狠狠地揍了他。以后谁都不敢在爱德华多面前取笑克里斯蒂安。

参考文献:

[1] 任天平.对高校武术教育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5):83+85.

[2] 李 超,李绪稳.“体教结合”开创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3):155-158.

[3] 王晓晨.学校武术教育百年变迁研究(1915-2015)[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7.

[4] 宿继光.学校武术教育的当代困境与出路[D].太原:山西大学,2016.

[5] 龚惠萍,李华斌.“互联网+”视角下武术教育改革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06):104-108.

[6] 杨建营,王家宏.三种武术教育改革思想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08):5-12.

[7] 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02):76-78.

作者简介: 张 芳(1980—),女,江苏盐城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10.16730/j.cnki.61-1019/g8.2019.05.045

【责任编辑 田泽鑫】

标签:;  ;  ;  ;  ;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