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冰变薄了,南亚的冰川正在融化,地球期待着降温,气候变暖将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_北极论文

北极的冰变薄了,南亚的冰川正在融化,地球期待着降温,气候变暖将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_北极论文

北极冰层变薄了,南亚冰川快化了,地球盼望降温,气候变暖将是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冰川论文,南亚论文,核战争论文,北极论文,冰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166 个国家代表参加的第五次联合国气候会议不久前在德国的波恩举行。与会代表和专家分析了温室效应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带来的严重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拯救地球,争取明年11月在海牙举行的会议上就减少产生温室效应的废气排放达成一致意见。

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在下个世纪很可能会从地图上消失

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地球气候日益变暖。科学家们认为,气候变暖“将是一次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气候变暖是21世纪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他们指出,太平洋上的一些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国,在下一个世纪里很可能会从地图上消失。11月中旬出版的美国《每日科学》援引华盛顿大学安德鲁博士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了北极的温度也在升高。根据美军潜艇在北极的调查结果,同六七十年代相比,北极冰层“让人吃惊”地变薄了,冰层(从海平面到底部)的平均高度减少了1.3 米。

由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创立的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小组负责人罗贝尔·沃特斯顿指出:“整个地球的气候变暖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大气层中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自工业革命以来增加了1/3,本世纪地球气温的增加比前10个千年还要快。”

《自然、科学和地球物理》杂志的论文证实了上述论述。这家杂志认为,这个世纪是自15世纪以来北半球最热的世纪,而90年代又是这个世纪最热的时期,1998年又是10年中最热的年份。在近一个世纪里,整个地球的平均气温增加了0.6至1.2摄氏度。在最近15年中,有10年的平均气温较高。由于地球气温逐年升高,南北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水位上升,许多海滨低洼土地被淹没。

1927年,科学家们曾在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的海滩上立了一些木桩。1992年,人们找到了这些木桩,但都已被海水淹没。这些由珊瑚礁组成的常常被人誉为“天堂”的岛国,其中不少都处在海拔三四米或五六米的高度,按现在海水上升的速度,用不了100年的时间, 这些美丽的岛国将不复存在。

如果北极的臭氧层形成空洞,将对北半球人口密集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世界生物和海洋生物保护协会的负责人在会上发言说:“全世界气候的变化使已受到威胁的物种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悉尼大学的珊瑚礁专家预测,到2100年,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珊瑚礁可能会消失,就连澳大利亚最大的大堡礁也可能在30年内死亡,除非采取必要的措施。过去,鲸冬天常来纽埃岛繁殖,现在潮湿的气候变得异常干燥,再也见不到鲸的踪影。在加拿大哈得孙湾西海岸,北极熊出生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在北太平洋,阿拉斯加鲑鱼的体重正在下降。过去一直在太平洋活动的海豚已在阿留申群岛出现。

英国教授安德鲁斯·海恩斯认为,地球气候反常的另一个表现是厄尔尼诺现象,在1998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厄尔尼诺导致地球一些地区降雨量猛增,全球暴雨造成的灾民超过1.5亿人。

今年11月19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由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北极考察团,开始通过卫星、飞机和气球等对北极20英里以外高空的臭氧层进行探测。科学家希望通过这次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合作,了解人类制造的工业废气对臭氧层的影响。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与臭氧变薄关系密切。而对臭氧层破坏作用最大的是氟氯化碳(氟利昂)、哈龙等化学物质。根据世界有关国家签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发达国家应该于1996年前停止生产氟氯化碳和四氯化碳,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将其生产和消费时间推迟到2010年。但一些国家仍以《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应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可生产销售10%”为理由,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倾销。如果北极的臭氧层形成空洞和南极的一般大小,将对北半球人口密集的地域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紫外线辐射将很容易破坏人体的基因,导致皮肤癌。

按目前速度,到2035年,在喜马拉雅山系就看不到冰川了

巍峨、险峭的冰川一直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代表和高贵成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科学家们确认,这些冰川正在以很快的速度融化。他们称,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再也不能在晶莹的冰川上采摘洁白的雪莲了。

喜马拉雅山系里的冰川是地球冰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南亚两大河流——印度河与恒河提供着丰富的水源。这两大河哺育着流域内数亿的人口。因此,不论是冰川融化带来的江河泛滥还是随后而来的江河枯竭,对靠天、靠水吃饭的南亚农业人口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孟加拉国的环境与森林部长不久前称,如果冰川融化的速度不改变,15年后,孟加拉国20%的领土将被水淹没。而冰川融化也将给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

事实上,在一些科学家眼里,在南亚,问题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它们在以怎样的速度融化。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冰川都处于不断融化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所谓的温室效应和全球气温的变暖。据称,印度河水位今年夏天猛增,与冰川的融化有直接关系。国际冰雪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表明,喜马拉雅的冰川正在以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的速度消失,如果现在的速度持续下去,到2035年,在这一地区就看不到冰川了。

研究表明,由于受夏季暖湿季风气候的影响,东喜马拉雅从不丹到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快。形成于4000万到5000 万年前3英里长的巴奈克冰川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与研究的对象,科学家们称,从1990年开始,它已经收缩了半英里,人们本来希望它在1997年寒冷的冬季里能有所扩张,但是,事与愿违,1998年的夏季,它却以更快的速度消失。今年的速度更令科学家们吃惊。

然而,科学家们在冰川融化的具体影响因素上并没有达成高度的一致。但是,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即在过去的35年中,地球温度已上升了5华氏度。也有一部分科学家对冰川的融化之说不以为然,他们称, 在上一个世纪,有大约2000至10000冰川在东喜马拉雅消失, 尽管有人称这个数字被夸大了。这些科学家认为,关于冰川融化的数据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也应该看到,冰川从来就没有固定的边界与位置,它们融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张,因此,现在就断言冰川消失为期过早。目前,人们更多地借助卫星的数据。今年12月,美国将发射一颗探测恒河平原的卫星,人们希望它能为冰川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便。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发达国家迟迟不愿在减少气体排放、援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方面作出承诺,甚至把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扣在发展中国家头上。若是长期争论不休,而不积极采取行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灾难将是不堪设想的。

标签:;  ;  

北极的冰变薄了,南亚的冰川正在融化,地球期待着降温,气候变暖将仅次于核战争的灾难_北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