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论文_王佶江

浅析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论文_王佶江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摘要:10kV配电工程是电网工程的核心,利用电缆线路的敷设,将电能输送至用户端。其间发生电缆施工问题,不仅会对配电网整体运行造成影响,还会降低用电质量,引发电力事故,导致电力企业和用户都蒙受经济损失。因此,科学且适宜的电缆施工技术,是10kV配电工程不容忽视的焦点。笔者以自身工作经验为依据,对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作业予以剖析,解读施工技术在电缆敷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10kV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促进了电力系统迅猛的发展。而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工程中的电缆施工质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电缆敷设施工中,电力企业必须针对相关技术进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电缆敷设的技术方法以及电缆敷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配电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10kV电缆故障问题

1.1电缆质量问题

10kV电力电缆发生故障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缆自身存在质量问题,由于10kV电力电缆长期处于室外,而且经常会遇到阴雨天气,处在潮湿的环境中,这就会使电缆出现进水受潮的想象。这就使电缆所具有的绝缘性能难以获得有效的保障,同时还会导致击穿事故的发生,只要出现故障,相关电力设备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对相关用电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2超负荷运行

随着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就会使电缆在运行的时候,一直处在超负荷的状态。在电缆进行运行的时候,其长期处于室外,特别是在高温状况下出现超负荷运行,就会导致电缆的热量不断上升,从而使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并促进电缆的老化,使电缆所具有的绝缘性大大降低,并导致击穿事故的发生,使电缆的运行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劣化,就会出现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者高温热源等,这些都会对电缆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并使电缆所具有的保护性能大大降低,从而使电缆隐患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

1.3施工故障

在对电缆进行安装施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对相关施工规范没有进行严格遵守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都会使电力电缆的表面出现破损,电缆之间连接不当,导体之间的相关连接管接触不良等现象,这些都会导致电缆所具有的绝缘性出现问题,并造成电缆的内部出现进水的现象,对电缆的实际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并对电缆的安全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4机械损伤

在电缆的运行中,不论是对电缆进行安装,还是对电能进行运输中,都会对电缆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从而使电缆的接头出现损伤,同时对导体绝缘性能造成损伤。我国大部分电缆事故的发生,都是由机械损伤造成的。

2 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要点

2.1桥架敷设

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电缆敷设接地部分包含电缆井架、桥架和中支架等,而电缆桥架的转弯半径不可低于自身最小弯曲半径的最大值,且在垂直电缆敷设时,墙柱等部位均应布设相应的防火隔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敷设前,技术人员还应做好如下工作:对电缆敷设走向、路径检查;鉴别桥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电源干线截面积相对较大的部位尽量留长;截面积较小和长度过短的电缆,应布设标志牌,预防交叉混乱;最大限度上确保电缆结尾、开头部分的交叉,以便为后续替换及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对横向电缆实施开头、转弯及结尾等部位的固定,即固定间隔长度为5~10m;对倾斜电缆的固定,应在桥架处每隔2m处实施固定,同时还需布置相应的耐火板。

2.2对光缆及塔脚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掌握

在输电线路光缆部分作业开始之前,应对光缆质量、使用性能等进行认真检查,参考施工标准将其盘卷长度维持于3000m之内;在光缆卷曲时,需要将光缆和盘卷外径比控制在1:15左右,若想提高光缆部分施工质量,需要请专业人士完成展铺及拖拉作业,防止发生光缆打结的情况,加强对光缆间连接点的关注,对接头收揽方向、顺序等进行合理设置,防止出现光纤变形问题。此外,实际作业开展前,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调查及分析工作,坡度较陡可能对输电线路杆塔高差和地面高差间平衡产生影响,如果不能采取适当措施对上述问题进行规避,人们可以借助增高的方式实现高差平衡,若此方式依旧不能满足高差平衡要求,可在塔杆短脚位置进行挖方作业,确保输电线路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2.3直埋敷设

直埋敷设指的是通过直接敷设的形式完成电缆敷设。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中,首先需要对电缆沟进行清理,为电缆敷设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在电缆施工前,必须保障电缆敷设环境的整洁度,对电缆沟表面以及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确保电缆敷设能够顺利进行;其次是滚轮的安置。在电缆线安放的过程中,要将滚轮放置在电缆沟中,在进行滚轮放置时,应对滚轮的放置位置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保持合理的间距,通常情况下滚轮之间应保持3~5m的距离。如果滚轮放置位置为直线段,那么就要确保滚轮放置的直线统一,如果有的地方需要转弯,那么就要将转角管轮放置到对应位置。此外,直埋敷设还包括电缆盘的架设。在架设时要对专业的线盘支架加以利用,才能使电缆盘与地面保持距离,通常以5~10cm为宜。通常情况下,电缆盘架设需要施工人员从电缆盘的底下方向电缆沟里慢速移动。因此,电缆盘架设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作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2.4做好电缆外套的保护工作

在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目前一种高压单芯电缆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高压单芯电缆的保护套的缺陷非常明显,在这一电缆广泛运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电缆保护套质量问题,最终对电缆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未来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中,必须针对电缆保护套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其质量与安全得到提升,为配电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对电缆外护套的保护作用进行充分了解与认识。有一种三芯电缆,相较于单芯电缆,二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常见的单芯电缆外有一层保护套,其作用在于避免机械抗压,防止电缆进水,同时还可以使电缆对地绝缘保持较长时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电缆的保护套一旦损坏,那么就会在摩擦作用下造成电缆中渗入了空气中的水分,就会腐蚀电缆的金属保护套与屏蔽层,进而导致电缆损伤不断加大。由此可见,为了确保电缆安全,就必须保持电缆保护套的完整性;其次,为了做好电缆外套的保护工作,还需要对电缆外护套进行规范。尽管非金属隔离套的耐压性较强,然而在缺乏规范的防护施工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施工问题。因此,在安装电缆外护套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安装流程进行了解,并严格照此进行施工作业。

结束语

电力企业若要保证自身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则应高度重视电缆施工作业,严格把控准备工作、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等,以专业化的手段,提高电缆管控品质。这样不仅可降低电力事故发生率,还可在保障10kV配电工程顺畅作业的前提下,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严健,张超.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敷设处理探析[J].科技与生活,2012(21):176-177.

[2]刘辉.电缆故障诊断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3]张栋国.电缆故障分析与测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王佶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浅析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技术论文_王佶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