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BIM 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而 BIM 技术与建筑的结合,使得工程师在施工时可以更好的管理与监督其整个过程。让建筑的质量、管理、安全、进度等能够同时得到保障,让 BIM 技术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BIM 技术 建筑工程 应用
1. BIM 技术的特征和价值
BIM 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缩写,主要是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为基础的所建立的一种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建立,能够使建筑物的实际建筑效果展现在人们眼前,BIM 技术所涵盖的信息主要有几何学、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系统、以及建筑物各个组件信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 BIM 技术,对于施工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做到实际的掌握,可以说整个建筑施工周期都是出于一个可视状态的,并且还能够十分方便快捷的获取到建筑材料的多个信息,建筑物内部的不同的部分和功能也都可以展现出来。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的五个特点:可出图性、可视性、模拟性、优化型以及协调性。首先是可出图性。BIM 技术能够基于业主的需求来对于建筑物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一定的优化,比如像是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以及改进的方案。可视性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十分重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图纸已经无法满足设计施工的要求了,而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那么可以将建筑物内部的各个细节全方面的展现出来,这对于建筑物之后的施工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是模拟型的特点,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其实是可以做出一些模拟的实验的,像是建筑物内部的节能模拟、日照模拟等等,通过BIM也能够实现 4D 模拟和 5D 模拟。再就是优化性的特点,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而言,其实一直都是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当中的,而控制优化的因素有三点:信息、时间以及复杂性。BIM 技术可以快速的提供准确的信息,以及建筑物在今后的变化情况,这是人工所不能够达到的。最后就是协调性这个特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协调和沟通,而如果一旦沟通没到位,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并且沟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 BIM 技术就能够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行协调,比如排水设置与其他设置的协调等等。
2.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
2.1 实现工程建筑的可视化
在建筑行业中利用 BIM 技术是一种三维呈现方式,实现了建筑可视化。之前的传统的建筑项目,当人员对建筑工程进行分析与观察时,都是通过空间想象的二维方式展现。利用 BIM 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二维式的想象,可以更仔细的对工程进行分析,无论是施工方、监理方还是检验方等,如施工人员利用模型就可以直接观察,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施工图。
2.2 确保施工数据的一致性
在建筑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用到很多的数据。建筑工程的性质导致施工的时间很长,有时就要对施工进行调整而且可能中途中断,过去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计算与处理,调整的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效率有点低,人为误差较大。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利用 BIM 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施工单位利用模型随时调整,保证了施工数据是一致的。
3.BIM 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BIM 模型能全面反映、储存、共享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造价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 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对线条型构件的应用,而是用立体图形全面真实的反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同空间、时间对应的造价信息。总之,BIM 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可视化、三维化、仿真化、实时交互的管理,加大对这种技术的使用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2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材料的质量及施工所用的设备、方法等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BIM 技术能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这些因素,并通过移动终端向相关工作人员传递全面、及时的信息,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如在机电、土建的施工中,工作人员可以在手机上浏览模型、录入、查询信息,用分布式云平台技术修改施工模型,并及时更新模型,有效的提升了管理效率、管理质量。
3.3施工场地优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到工程场地、设施设备、施工材料等的管理,管理因素繁多复杂,对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完成和施工质量、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对施工场地有序、动态的管理,就要加强对 BIM 技术的应用。BIM 技术中的 5D 软件,不仅能全面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因素,方便工作人员对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合理设置。还能实时、动态、清晰的展示施工现场状况,一旦出现突发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从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3.4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以往对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进度图表来进行,这种方式不够具体直观,需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才能了解工程进度安排。如今可以利用 BIM 中的 5D 软件技术来管理工程施工进度,这种技术能把工程进度按区、按块划分,在此基础上编制网络计划,并与对应的构件模型联系起来。5D 软件在原有的施工模型中加上了时间维度,使虚拟施工不仅能展现施工的各要素、施工情况,还能展示施工计划和实际进展,并把二者进行比较。在这个5D的施工模型中,还能展示随着时间的发展、进程的推进所产生的建筑项目资金、工程量,并据此画出发展曲线。这种方式能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能按时完成。
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5工程建设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过程,一旦有突发状况或者现场有特殊情况出现,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按照传统的静态平面设计开展施工,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错误,错误有可能导致施工建设停滞,需要设计人员重新设计施工方案,这将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此种情况下造成了人力成本和材料的损失,为工程增加了工作量,使工程的施工周期不断延长,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受此影响。BIM 技术应用三维视图设计图纸。利用 BIM 技术建立工程参数化模型,能够呈现出可视化的工程施工,直接反应出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构件尺寸、构件位置、构件材质等,包含了工程所需的各种参数。如果施工情况出现改变,或者出现计划外的突发事件,BIM 技术的调节性优势凸显其效果,模型的调整将按照实际情况,并且调整过程简单快速,不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更不会造成错误。建立建筑 BIM 模型的目的是找出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其正常施工进度的问题,并通过科学性的方式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开展全面性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进施工方案。建筑施工工程通常涵盖了地基与基础工程环节、主体结构工程环节、装饰装修工程环节,各个施工环节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BIM 技术能够在设计建筑工程平面图时分别针对性地为三个不同施工环节开展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找出各个设计中的矛盾问题,整合各个环节的设计,形成统筹协调的整体性施工平面布置。
结语:
BIM 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要明确我国BIM 技术的运用现状,在建筑施工建设中要充分发掘建筑施工中的优势,充分体现 BIM 技术的管理效果,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斌 ,陈超政 ,孟祥龙 .BIM 技术在某房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四川建筑 ,2016,36(03):293-294.
[2]吴建亮,穆新盈.基于 BIM 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158+160.
[3]王守友,杨金秋.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33.
论文作者:李,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