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论文_倪斐

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论文_倪斐

倪斐 黑龙江省五常市二河乡中学校 150200

【摘要】情境教学强调教师提供或创设的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努力获得情境或环境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使感性认识经过内在的思绪上升为理性认识。中学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取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情境;生活情境;体验情境;直观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3-095-01

地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以活动的思路设计课堂教学,用清晰简明、艺术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挂图等进行教学,通过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师生活动,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把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让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因此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创造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所学的任何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被真正理解与掌握,体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三个特性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的。这里的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就失去了基本的落脚点。

比如在八年级学习西双版纳这一节,当讲到它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时,具体分析它的气候特征,为什么会出现旱雨两季?可能对于学生来讲已经是七年级的知识比较模糊了,在此时你把七月份和一月份此地盛行的两种风向(分别是7月西南季风和1月东北季风)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很明显一个是从海洋吹过来的,形成雨季;一个是从陆地吹过来的,形成旱季。教学目的的达成是很轻松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借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有联系意义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方式虽然很传统,但很实用,效果也很好。

二、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地理教学中,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实验具有直观、形象、明显等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演示实验时,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不断琢磨、逐渐领会,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讲热力环流时,教师可首先演示空气对流实验。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一支点着的香烟。然后结合实验现象提问:香烟烟气的飘向情况如何?为什么?最后指出,大气的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话不在多在于精,言不在说在于引,地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其价值在于激人思索,寓意深刻,富有启发,使学生由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三、提出假设,创设问题情境

假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会遇到许多与事实状况相反的假设性问题,这些问题,虽是假设,但是对理解、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假设,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以图片、文字、表格、声音、视频等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以直观的、形象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不仅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动觉的冲击,让学生产生无穷的遐想,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利于学生将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提高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综合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五、走进生活,创设问题情景

地理来源于生活,又与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因此,只要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境,使地理知识与生活、历史、美学等结合起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就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这样就能把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记忆。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必须改变课堂等于教室和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随时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中。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沉闷的地理课堂变得极具生动性和情趣性,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一定要依据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识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策略,使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在此教学形式的带动下,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元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6(2).

论文作者:倪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论文_倪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