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膀胱癌转移1例论文_门浩

关键词:老年人;多浆膜腔积液;膀胱癌

1 病历资料

患者,女,61岁。主因发热、咳嗽、咳痰40余天入院。患者缘于2015年3月28日受凉感冒后出现流涕、鼻塞、头晕、咽干、咽痛等不适,发病起初无咳嗽、咳痰,自服阿莫西林、阿奇霉素、蒲地兰等药物,效不佳,后逐渐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体温最高达37.8℃,遂于2015年4月29日就诊于我院,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左肺上野结节密度增高影,考虑良性,建议CT进一步检查。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进一步检查,门诊给予肺力咳合剂、标准桃金娘油胶囊、地喹氯胺含片等药物口服。患者于2015-5-7自觉咳嗽、咳痰较前加重,遂在门诊输液,给予头孢类(具体药名、剂量不详)药物输注1周,自觉上述症状较前好转,2015年5月7日患者就诊于外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两侧胸膜增厚粘连。为求进一步检查及治疗,门诊以“肺部感染 右侧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收住我院呼吸科。患者既往于2002年3月诊断为双肾萎缩、尿毒症,保守治疗3年,透析1年,2006年9月在北京某院行双肾切除并右肾移植手术,目前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1g po bid)、西罗莫司片(1mg po qd)、甲泼尼龙片(1mg po qd)等药物。

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2/82mmHg。右颈部可触及一1×2cm淋巴结,活动可,双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634,红细胞3.58×1012/L,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323×109/L,C反应蛋白2.44mg/dl。尿常规:尿蛋白定性200mg/dl;血沉69mm/h。肝功:总蛋白67.4g/L,白蛋白35.2g/L。肾功:尿素10.14mmol/L,肌酐117.5umol/L,尿酸476.8umol/L。脑利钠肽前体:139.8pg/ml。肿瘤标记物:CA125 200.7u/ml,CYFRA21-1 15.91ng/ml。结核三项(-)。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抗原A 31SFC,抗原B 3SFC。呼吸道病原学九项(-)。痰涂片:未查到细菌、真菌、抗酸杆菌。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无真菌生长。抗核抗体五项(-),自身抗体11项(-),类风湿 三项(-)。

影像学检查:

我院胸片:见图一(2015-4-29)提示:左肺上野结节密度增高影,考虑良性,建议CT进一步检查。

外院胸部CT:见图二(2015-5-7)提示:右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两侧胸膜增厚粘连。

入院诊断:1、发热待查2、右侧胸腔积液 3、心包积液 4、双肾切除术后 右肾移植术后。

入院后检查治疗经过:入院后继续給予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西罗莫司片、甲泼尼龙片、黄葵胶囊、百灵胶囊、海昆肾喜胶囊等抗排异、护肾等药物。給予莫西沙星抗感染、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化痰,复方甘草片止咳,但患者入院后每日下午或晚上出现高热,体温最高39.0°C,加用新癀片口服(2片 tid),体温控制不佳。入院后继续完善相关检查:腹部超声示:1、肝多发囊肿2、胆囊壁胆固醇沉着。移植肾超声示:未见明显异常。2015-5-18行胸腔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范围约9.8cm×4.8cm×6.2cm。左侧胸腔未探及游离液体。当日行彩超引导下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胸水常规提示:淡黄色,浑浊,比重1.039,蛋白定性(+),细胞总数1350,白细胞数300,多核细胞0.09,单核细胞0.91。胸水生化提示:蛋白24.9g/L,糖5.3mmol/L,氯化物109.7mmol/L。胸水ADA 3.9U/L,LDH 116.7U/L。胸水肿瘤标记物:CA125 647.6u/ml,CYFRA21-1 26.26ng/ml。胸水(2015-5-20,2015-5-22)两次病理涂片未查见癌细胞。2015-5-20行心脏超声示:1、主肺动脉稍增宽 2、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 3、少量心包积液。甲状腺超声示:甲状腺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良性可能。颈部淋巴结超声示:双颈部低回声结(右侧多发),异常淋巴结,建议对右侧大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2015-5-22 复查胸腔超声示:右侧胸腔积液,范围约7.6cm,宽约4.7cm。左侧胸腔可探及游离液体,最大深度约4.8cm,宽约2.1cm。患者入院后血红蛋白、白蛋白进行性下降,2015-5-27血红蛋白82g/L,白蛋白24.4g/L,給予人血白蛋白、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对症处理。2015-6-1及2015-6-4两次复查胸腔超声示:左侧胸腔积液分别为4.6cm和6.7cm,于2015-6-7行彩超引导下左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2015-6-7复查心脏超声示:1、主肺动脉稍增宽2、少~中量心包积液3、检查过程中心率偏快。当日行彩超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心包积液常规提示:淡黄色,微浊,比重1.034,蛋白定性(+),细胞总数763,白细胞数763,多核细胞0.28,单核细胞0.72。心包积液生化提示:蛋白33.9g/L,糖5.9mmol/L,氯化物106.6mmol/L。心包积液ADA 2.8U/L,LDH 141.3U/L。心包积液肿瘤标记物:CA125 497.1u/ml,CYFRA21-1 42.81ng/ml。心包积液病理:未见癌细胞。患者自入院后全身水肿明显,以颜面,右手背及双下肢为著,期间间断給予呋塞米、托拉塞米利尿消肿等对症处理,水肿缓解不明显,且逐渐出现憋气、胸闷、夜间不能平卧休息等症状。经与家属沟通后于2015-6-5行超声引导下右侧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结果回示:穿刺纤维组织内见呈巢状分布的异型细胞,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膀胱尿路上皮癌转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19(+),CK7(+),CK20(+),TTF-1(-)。经仔细追问病史,患者诉2008年曾在我院体检发现膀胱占位,于泌尿外科住院行膀胱镜汽切术,术后病理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3年。至此,该患者最后诊断:1、膀胱移行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2、发热待查 癌性发热不除外 3、双侧胸腔积液 4、心包积液 5、双肾切除术后 右肾移植术后 6、肾病综合征 慢性移植性肾病 7、低蛋白血症 8、中度贫血。因患者拒绝进一步行PET-CT明确全身病变情况,请放疗科会诊并综合评价患者一般情况,建议颈部局部放疗,患者遂转出至放疗科行进一步治疗。

(图一)

(图二) (图三)

2 讨 论

2.1多浆膜腔积液(polyserositi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其病理生理与单纯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相似;而其病因与单发性浆膜腔积液存在哪些异同,临床尚无定论。多浆膜腔积液虽属于常见病,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诊断复杂,难度较大,如能早期尽快诊断能极大改变患者预后[1-2]。

2.2多浆膜腔积液诊断的难点:本例患者的胸腔积液为漏出液,漏出液常见的病因:①血浆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性贫血;②血管内压力增高,如慢性心功能不全;③淋巴管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3-5],结合病史,患者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慢性移植性肾病,蛋白经尿液漏出,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形成胸腔积液。本例患者心包积液为渗出液,渗出液常见的病因: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3-5],该患者心包积液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但并不能除外肿瘤转移引起,文献报道因肿瘤转移引起的多浆膜腔积液约占31.2%[6],另外由于脱落细胞学标本受理化条件影响较大,也可导致送检阳性率偏低。

2.3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询问病史过程要严谨、细致,重视既往病史,本例患者在入院初期隐瞒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及化疗病史,对早期诊断造成一定困难,后行淋巴结穿刺病理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来源,这提示我们临床诊疗过程应全面思维,细致认真,做好沟通工作,对于复杂疾病要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永昌,王广发,胡红,等.北京市部分医院胸腔积液诊断状况调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24-125.

[2]谢灿茂.胸膜疾病的流行概况.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2-13.

[3]金海,吴金玉,郑美花,等.胸腔积液350例病因与鉴别诊断.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553-1554.

[4]陈世雄.54 例多浆膜腔积液临床病因分析.临床医学,2001,21:22.

[5]刘满生,周溱,林春龙.多浆膜腔积液48例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7,7:78-79.

[6]胡品津,谢灿茂.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53.

论文作者:门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膀胱癌转移1例论文_门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