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郝玥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郝玥

山东盛隆集团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 265200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施工的方法中,早已经众多不再局限于之前的较为单一地使用混凝土来进行直接浇筑,而开始较多的使用一些预制的构件来进行对应的装配组合,这样最后构建出所需要的建筑主体。这种新的方式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不仅仅可以为建筑施工技术提供新的能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还可以给整个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其本身就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文中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预制;预制装配式

1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特点

1.1较快的施工速度,标准化程度较高

由于需要在工厂提前预制好全部构件构件,与此同时不影响建设项目场地施工的正常开展,所以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并且在构件生产中,雨雪等恶劣天气不会影响构件生产进度,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节省施工时间。同时,工厂通常是批量生产构件,所以利于实现标准化、集成化生产,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1.2施工现场工料投入少

由于在工厂室内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所以能够很大一部分工程都无需现场完成,这就给施工现场节省了很大的施工场地,能够将现场劳动力数量、工程施工量大大减少。这不但能够将高空作业等安全风险施工减少,还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可以降低施工的费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3可实现复杂新颖的外墙和多功能的设计

在工厂生产预制装配式构件中,可以对钢模板的形状、尺寸等进行严格地控制,能够生产出复杂的构件,能够充分利用钢结构、混凝土等材料,让建筑结构更加多样化。同时,在工厂生产中用户可提出更多的要求,预制构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多功能化。

1.4具有较为显著的长期效益

预制装配式构件在工厂生产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机械设备、技术和生产管理软件,所生产的构件通常有着较大的重量和体积,在运输方面需要有专门的运输工具,吊装过程也需要机械设备,需要在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多的成本,但是这些设备都是可以后期长期使用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具有长期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效益会更加明显。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2.1盒式建筑

盒式建筑是根据板材建筑形成的,其优点在于安全快,且工业程度较高。在盒式建筑中,除了可以预制建筑结构外,也可以对建筑里面的家具、装修等采取预制的方式,在盒子吊装完成后,只需接上管线就可以投入使用,施工速度快且十分方便。

2.2升板和升层建筑

在升板和升层建筑施工中,因为实际需要,对于楼板承载能力的要求较严格,这种施工方式主要应用在商场、多层车库、工厂或是仓库中。升板和升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反复浇筑建筑物各层屋面板及楼板,并需要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导杆,再结合千斤顶将屋面板和楼板提升到所需高度,最后固定好。

2.3骨架板材建筑

骨架板材建筑一般用在多层建筑中,因为结构合理,能够减少建筑本身的重量,并且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对于内部空间的分隔需要具有灵活性。

2.4砌块建筑

砌块建筑的优势在于适用性非常强,工艺简单,成本低,是由预制块状材料砌成建筑墙体。可以将砌块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型号,目前大型砌块逐渐被预制大型板材取替;中型砌块可以用小型机械吊装,能够节省劳动力资源,小型砌块主要是人工搬运,所以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并且小型砌块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工业化程度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板材建筑

在装配式建筑中,板材建筑施工方式比较常见,主要由预制的大型屋面板、楼板及墙板组合而成,并且在建筑内部采用盒式卫生间等,与其他施工方式比配装化的程度要高。在板材建筑的外墙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具有保温层的钢筋混凝土复合板、泡沫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制成,在建筑的内墙中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或实心板,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材料。

3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3.1预制构件的吊装操作

3.1.1湿式系统

湿式系统的吊装环节主要为:进行放样→预制柱的吊装→预制大梁的吊装→预制小梁的吊装→楼板的吊装→相关外墙的吊装→阳台板的吊装→楼梯的吊装→现浇的环节以及对于机电的配置→最后一步就是楼板的灌浆工作。对于湿式墙板来说,它的安装方式主要是:在墙板的上部进行预留锚筋的操作,锚筋需要插入到叠合现浇层。

3.1.2干式系统

对于干式系统来说,它的吊装工序主要是:选取放样→预制柱的吊装→预制大梁的吊装→预制小梁的吊装→楼板的吊装→阳台板的吊装→楼梯的吊装→现浇的环节以及对于机电的配置→楼板的灌浆→完成相应的结构体→最后进行外墙的吊装工作。

3.2构件的连接

3.2.1机械式

对于机械式连接方式,其就是通过机械式的持续套筒器,来对对构件进行灌浆式连接,运用高强度的无收缩的水泥的特点,来对构件的有效连接进行稳定性的保障,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所使用的构件的钢筋有着一定的强度要求。

3.2.2现浇式

对于那些需要构件进行连接但是在连接时出现连接部分过于狭窄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发生,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来进行相应的连接工作的。因此,对于混凝土所浇筑的铸模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相关的规定,如果达不到是不能进行脱模操作的。

4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4.1一体化项目的发展

一体化项目指的是在建筑施工中,对人力、企业结构、体系等资源进行整合,对所有参与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同时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方面也发挥各方的才能与智慧,让建筑本身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减少资源上的消耗。一体化项目是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和我国目前建筑业的需求非常符合。

4.2建立统一标准规范

装配式建筑中涉及到从生产、施工到运营的一套产业链,对传统建筑是一种颠覆,因此在产业中很多规范和标准都是不同,虽然对传统建筑的运行进行了优化,参与分却增加了,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是从建设、设计、施工、生产等几个参与者的方向考虑,共同遵循统一的产业标准,其中包括各类技术的标准以及生产构件的标准等,促进行业内装配规范化,目前在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制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他的规范还有待完善。

4.3抗震性能的发展

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起点更高,因为无论是材料上还是技术上都具备优势,但装配式建筑的抗震研究却不多,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装配式建筑的节点与现浇节点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传统的抗震手段无法应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改进。而装配式建筑增加了设计空间,抗震方面的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5结束语

总之,对于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来说,目前虽然并没有大量的运用于建筑施工的环节中,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知这种独特的建筑施工技术将来的建筑工程中的价值肯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对于未来建筑施工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的效率来说,它的优势特别明显。因此,这个新型的施工技术是值得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探索,争取在未来可以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群星.工业化住宅主要技术体系研究[J].住宅科技,2015(02):120-122.

[2]钱稼茹,彭媛媛,张景明,等.竖向钢筋套筒浆锚连接的预制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建筑结构,2015(02):48-50.

[3]陈彤,郭惠琴,马涛,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在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中应用[J].建筑结构,2015(02):35-40.

论文作者:郝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郝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