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帅圣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帅圣

泰州市伟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要点研制方案专项在科技部《国家要点研制方案要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中的被列出,让时下最火热的两个名词“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再一次得到多方重视,修建工业化是我国修建工业必定的开展方向。本文将从修建工业化背景的时代背景下介绍我国装配式修建施工技能及其开展现状和开展前景。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建筑行业是个古老而久经不衰的行业,从古至今,建筑形式经历了诸多变化,但建筑行业在人们心中依旧是不可或去的存在。可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开始慢慢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住宅需求。开发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建筑施工行业的革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应运而生,它比起传统建筑行业有着太过显著的优点,同时又有很多弊端。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

1.1施工时间短

装配式建筑施工跟堆积木一样,将工厂量产出来的建筑材料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的拼装和固定,形成各种造型的建筑体。建筑拼装过程中整体的协调行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有某个方面拼装的不到位就会造成建筑整体结构的不稳定。

1.2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传统的建筑施工靠的是人工一点一点的堆砌,每个人的操作手法的不同导致建筑多少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材料均出产于工厂,工厂在生产建筑材料时必然会有工作效率的要求,就会采用一定的生产标准,机器生产出来的建筑材料误差极其的小,因此得到的建筑材料均为标准件。这就降低了拼装过程中的难度。这样的标准化生产必然会连带着出现标准化施工。每一个拼装步骤都有说明,从一个方面将提高了整体的建筑质量,再难出现危房危楼之类的豆腐渣工程。

1.3建筑、装修同步施工

传统的建筑行业必须是整体建筑施工完成,才能进行装修操作。如何将自己的房屋装饰地称心如意也是门令人心烦的工作,这其中,你需要另外寻找施工队伍、购置大量的装饰材料、担心装饰过程中墙体损坏,材料损耗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才能完成装修。现在有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我们的房屋可以实现建筑、装修同步进行。建筑材料虽是量产的标准化配件,但是还有很多不影响建筑结构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装修者的脑洞。

1.4低碳、绿色,符合环保要求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形势愈发严峻,我国的领导阶级越发重视环境保护。住房建设过程中也伴随着环境的破坏,如建筑废料得不到合理的处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大气污染、水污染。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完全来自于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完全可以在生产时采用绿色、低碳的材料进行生产制造。采用可循环材料来生产建筑材料,有效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迎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家战略。

2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什么

随着工业社会不断发展,工业技术出现在建筑领域,房屋建筑能够像机器那般生产,成批成套的进行制造,只需把预制完善的房屋构件,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就起源来说,在20世纪初期装配技术就出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直到60年代彻底实现。法国、英国和苏联等为首国家优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尝试,受到装配式建筑自身优势影响,其成本支出合理、建筑速度快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装配式技术外形结构较为呆板,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我国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大力应用。那么究竟什么是装配技术,详细来说装配式意思是拼装、组合、组装的意思,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组合、拼装建筑材料,组成建筑体的施工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大幅缩短建筑施工的周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并能完成绝大多数建筑的施工操作。当然这项技术的要求还是很高的,首先需要3D打印技术的支持,而且是商业化的3D打印,能够大规模投入实际生产的3D打印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装配式建筑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3.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在施工现场组装和连接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而成的建筑。相对于目前现浇施工技术为主的建筑施工来说,就是将本来应该是现浇成型的,如柱、板、梁等构配件在工厂生产成型,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做好节点,最后现场浇筑将这些构配件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建筑的工业化程度的高低用PC率(即装配率)来反映,即在建筑单体范围内,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方量与整个建筑使用的混凝土总方量的比值。

3.2装配式建筑技术施工技术与现浇施工技术的比较

3.2.1与现浇施工工艺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四大转变:①生产工艺由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变为以机械作业为主;②生产地点由传统的以工地现场为主转变成以工厂生产为主;③施工方式由传统的现场施工变为现场组装;④施工人员由传统的施工现场农名工为主变为产业工人、技术操作工人为主。

3.2.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了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三大目标(即成本、进度、质量)的可控制。

3.2.3与目前主流的现浇施工技术相比较,装配式施工技术有5个明显的优点:①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人力成本明显降低:建筑实行现场组装,一层楼的施工时间只需要5至6天,大大缩减了施工时间,人工的需求也至少减少50%;②资源的节约:预制构件采用工厂生产比现场施工节水36%、耗能节省30%、材料耗费节省20%、施工现场抹灰减少89%、垃圾减少71%;③工程质量得以提高: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可以将误差控制在mm级、墙体无渗漏和裂缝,还可以做到室内无抹灰;④减少环境污染: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废水、无噪音;⑤技术集成:预制构件的设计和制作以及现在装配施工实现一体化、标准化,形成集成技术。

3.3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

3.3.1起步阶段

我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针对于是设计和施工方面,并经过了一段探索实践阶段,形成了单层工业厂房、多层框架、大板建筑装等一系列较为典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

3.3.2鼎盛阶段

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全面应用阶段出现在上世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这段时期,“设计→制作→施工安装”的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并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当时砌体建筑主要是预制空心楼板的装配与混凝土装配建筑一起成为用普及率达70%以上的的建筑体系。

3.3.3停滞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现浇施工技术成为建筑施工的主流施工工艺,装配式施工技术只有在单层工业厂房项目中还有一定的应用,预制结构的应用发展进入停滞阶段,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预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一体化研究不够导致结构整体的抗震性不能满足要求,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

3.3.4全新阶段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房地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加之在建筑产业工业化背景下,政府大力推动,出台了一系列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推动和扶持政策。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面积的增多,相关的标准、规范相继配套齐全、预制构件的质量也逐渐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迎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结语总之,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了掀起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浪潮,未来我国势必然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预制构件的生产自动和智能化、现场装配技术等方面会有很大突破和发展,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冯身强推进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介绍[J]绿色建筑与节能,2017(07):01-09.

[2]杨斯迈,邱建飞,吴放成都市装配式建筑现状与发展政策建议[J]四川建材,2017(07),vol.43(07):48-49,51.

[3]李海建,冀志江,孙义永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综述,2017(03):72-75.

[4]我国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发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访谈[N]人物访谈,2017:16-19.

论文作者:帅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论文_帅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