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盛宇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盛宇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110023

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加以修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共需要对303指进行修复治疗;主要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完成修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13个月的随访,最终对修复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303指)施以治疗后,最终治疗优秀、良好、尚可以及差分别包括140指、118指、27指以及18指;治疗优良率为85.15%。结论: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于临床合理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修复治疗,对于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的恢复可以发挥显著促进作用,使得患者手部屈功能获得显著恢复,从而显著提高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显微外科技术;手部肌腱损伤;临床疗效

作为医院发生率较高的外科疾病,手部肌腱损伤的出现,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对此于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展开修复治疗呈现出显著价值。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在实施手术期间,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同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同患者表现出手部损伤的位置、损伤严重程度、选择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医师的专业技术等均密切相关,对此针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施治期间,确定合理手术方法采用专业技术施治对于手术疗效的提高可以加以显著促进[1]。本文意在明确合理方法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施治,以此说明显微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共需要对303指进行修复治疗;其中男130例,女1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12岁~50岁,平均年龄为(32.15±1.69)岁;对患者受伤类型加以分析:属于电锯伤、锐器切割伤、机器绞轧伤、压砸伤、爆炸伤、刀砍伤以及其他损伤患者例数分别为42例、43例、42例、41例、40例、37例以及5例。患者受伤至就医治疗平均时间为(10.79±3.25)小时。

1.2 方法

所有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首先对其合并伤情况加以观察,之后展开针对性治疗。针对表现出失血性休克症状患者,于临床对其施以快速补液治疗,并且准备镇静止痛剂加以干预,避免患者表现出严重性疼痛症状;此外准备气囊止血带于临床对患者展开止血操作;此外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对所有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展开修复治疗,具体为:临床合理对患者施以臂丛麻醉部分指总神经阻滞麻醉操作,完成后针对患者的剑鞘以及肌腱展开相关处理操作。利用显微外科器械针对患者合理展开清创操作,之后针对患者的伤口,利用灭菌干预后的生理盐水以及肥皂水多次展开冲洗操作,将凝血块以及异物加以认真清除,完成后利用双氧水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并且利用无菌纱布针对患者的周围皮肤以及创伤展开擦拭工作。通过显微镜(10倍)引导,针对患者肌腱断裂端加以明确,之后利用单丝尼龙线(5-0)针对肌腱端展开缝合操作。此时患者的手部深浅肌腱位置如果表现出断裂现象,则需要在同一时间展开修复治疗。主要选择改良kessler法展开缝合操作,之后于肌腱断端内部将缝合后线结进行安置。合理选择无损性尼龙线(9-0)对患者肌腱外膜展开缝合操作。针对肌腱面前光滑做出充分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患者神经进行连接期间,需要防止出现张力缝合的情况。对患者完成止血操作后,针对患者皮肤皮下组织,于临床合理展开精细缝合操作,完成手术后,利用石膏对患者的患肢展开保护操作。在对患者患肢加以固定后,需要确保处于无张力状态,并且对于早期手指运动给予密切关注。主要通过医生指导,要求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合理展开主动伸曲运动,控制频率在5次与6次范围内,每次控制训练的次数为10次。对于患者伤口完成拆线工作后,采用理疗等系列方法展开康复治疗操作。完成治疗21天后,针对患者的石膏外固定施以去除操作,并且要求患者合理展开主动屈伸活动。在手术42天后,要求患者进行抗阻力训练,例如握拳训练等。

1.3 疗效判断标准

优秀:施治后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观察患者主动活动度不小于220度;良好:施治后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观察患者主动活动度在200度与220度范围内;尚可:施治后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观察患者主动活动度在180度与200度范围内;差:施治后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观察患者主动活动度在180度以下[2]。

2、结果

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303指)施以治疗后,最终治疗优秀、良好、尚可以及差分别包括140指、118指、27指以及18指;治疗优良率为85.15%。

3、讨论

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合理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加以施治,在进针期间能够将患者的肌腱束间隙有效避开,使得抗拉力获得有效加强。此外,合理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加以干预,可以对滑膜系统加以保护以及修复,此外能够对患者的肌腱束加以最大限度缝合,并且使得肌腱抗拉力获得显著增强,从而对于伤口愈合加以显著促进[3-5]。

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治期间,配合施以护理干预,对于疾病恢复意义显著。对于此类患者,因为诸多为急诊,手功能会呈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影响,对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给予合理化解释,以将其心理负担成功消除。就手术方法、获得的预期效果以及手术后的相关要点等方面加以讲解,并且就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对患者进行讲解。此外因为此类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严重疼痛症状,对其施以疼痛护理干预意义显著。按照医嘱合理选择止痛药物加以干预,从而在将患者疼痛程度加以缓解的前提下,对患者的功能锻炼顺利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使得手部肌腱损伤治疗效果获得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临床在开展手部肌腱损伤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展开修复治疗,对于患者手部屈功能恢复可以加以显著促进,从而优化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体现显微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红燕,石月虎,刘淑敏等.手部肌腱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延续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48-1749.

[2] 聂钰璐,白玉萍,刘淑敏等.手部肌腱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训练[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613-614.

[3] 李海亚,徐燕飞.健康教育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4):624-625.

[4] 邱祥,张玲莉,周艳等.手指操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后功能的影响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640-641.

[5] 张增高,张新琪,冷双芝等.康复训练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5):478-479,481.

论文作者:张盛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盛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