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讯桌》的批判与反思主题论文_刘春洁

论《审讯桌》的批判与反思主题论文_刘春洁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厦门 361005

摘要:作为“四十岁作家”的作家的代表,马卡宁颇具实力与声望。《审讯桌》是作家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一次尝试,按其深层内涵来看可以归入反思文学的范畴。作品通过主人公无数次在桌子前接受审判,由此揭示了审判对人造成的摧残与异化,反观俄国历史,进而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进行反思,以此达到批判的目的。

关键词:审判;荒诞;负罪感;反思

“在苏联,7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四十岁作家’的群体。……他们成长于苏联社会发生变动的时期,思想上曾感到过迷惘,因此缺乏坚定的信念。不过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较好。马卡宁就属于“四十岁作家”的行列,只不过其思想更倾向于自由派……。”马卡宁是俄罗斯当代文坛最具实力,也是最有声望的作家之一。1993年,他的作品《审讯桌》一经发表,便获得了俄罗斯布克文学奖。

作品中的主人公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审讯,并且早已习惯了被传唤、审讯的生活。他一直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中,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抓去审判,也不知道审判会在什么时候终结。最后,当主人公怀着好奇与不安,走进那间熟悉的屋子,坐在那张熟悉的“铺着呢子、中央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旁边,生平第一次坐在询问席上,内心狂跳不已,最终却倒在了褪色的绿呢子上。一切显得那么琐碎与荒诞,这种遥遥无期的审判正是一个时代的真实状态。正如艾略特《空心人》里那句:“这是那世界终结的方式/不是一声砰响/而是一阵抽泣。”对于审判者来说,主人公的逝去只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能引起波澜,审判仍在继续。

一、审判的荒诞性

《审讯桌》是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作者运用自由联想、蒙太奇和内心独白等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主人公的意识运动和活动场景的变换,把现实、回忆和联想交织起来,以永无止境的审判来表现现代人的无奈与困惑。从作品的内容来说,处处可以看出审判的荒诞性,作者通过对荒诞的审判地描写与揭露,表达对病态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1.无处不在的审判

在那个病态的社会,一切都是为了审判而存在的,审判深入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塑造着个人的生活及价值观念,真实而又荒诞。同时,每个人都在与他们(审判者)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成为这种势力有意无意的帮凶,但同时每一个人有都可以成为下一个被审判者。

审判要求对一个人的一生进行彻底的审判,然而这里的审判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审判,法庭审理的是具体的过失,有法律条文可以遵循,而审讯桌则要在一个人的一生涂上一层油。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审判的切入点。“他们要求一个人对他的整个一生作出回答。并且向他提出自己的要求,尽管他们同他一样都是人。”不止在现实领域,审判的爪牙已经伸向了精神领域,他们想要一个人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深入反思,以达到对人的全面控制的目的。但是,作为个人隐秘角落的精神领域,人们仅存的主体性思想对其进行了保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宣告了这种审判的失败,无论现实的审判有多严酷,在精神领域,个人总是自我的主宰。“但是,在精神领域,他们毕竟不是上天。(你懂,并且隐瞒了一鳞半爪。)”

审判的荒诞性还体现在他们的审判对象是有选择的,他们放走不幸的人,反而对心智健全的人进行精神的挖掘,企图找出他们灵魂的污点和人生的罪行。这种加以选择的审判,看似是审判者的仁慈与怜悯,实际上是更为荒诞的审判,那些丧失能力或者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并不能对社会和政权构成威胁,所以他们选择了放过,他们的目标是和他们一样的正常人,是知识分子,这才是审判的最主要对象。

一切都像是历史的轮回,一个人今天可能是作为审判者而存在,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传讯,坐在被审判者的位置上接受人民的审判。所以,铺着呢子、中央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后面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审判的主旋律并未改变,无论是谁坐在审讯桌前面,无论曾经做过什么,在这里都要接受彻底的审判,这也是审判最为荒诞的地方。

2.审判对人的摧残与异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审问,对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开始的时候,被审问者还有精神与精力去应付审判,去掩饰,甚至欺骗,但是长时间的审问使他们的内心开始异化,有的人开始精神失常,也有人对审判产生了依赖,总之,他们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了。这时候,死亡就成了归途,因为只有死亡才能逃避被审判的命运。那些无法立即结束自己生命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审判之后,陷入了更为绝望的境地,他们精神失常,脾气变得古怪,甚至为了在审判中减少痛苦而不惜出卖朋友和亲人,最终也难逃悲惨的结局,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我认识一个人,一个女人,当她一想起明天的审问(想起她即将面临的,我们通常经历过的,已什么都无所谓的审问),身子便缩成一团,轻声哭泣不已。”

审判的桌子以其巨大的力量全面地异化着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人们。在这样的桌子面前, 任何人也难逃被异化的宿命。而且, 被异化的, 不仅仅是被审讯者, 事实上, 它也同样异化着审讯者的灵魂,这才是桌子或者说的审判的最可怕之处。“医生审判员、精神病学家审判员们自己也受到审判的反作用的伤害。……医生们承认,对“完全彻底”落入他们手中的人的审问本身(他们的审判桌)会对他们的个人心理产生影响。”审讯犹如当众剥光被审讯者的衣服,敲诈其隐私,而摆在桌子上的长颈玻璃瓶犹如一具具有宗教仪式象征的男性生殖器,更像是人们不得不服从的高高在上的权威。

虽然对“我”的审判由于“我”的死亡而终结,但是审判仍在继续,仍有人因此精神失常抑或死亡,仍旧有人生不如死,只要有审判的存在,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就不会消失。

3.由审判产生罪感

卡夫卡说:“我们发现自身处于罪孽很深重的状态中。”但是这部小说中人的罪孽感不是个人的状态,而是一个社会的状态。尤其是作为知识分子,更需要对自身的行为和内在的思想进行深刻的反思。人的负罪感不仅来自于自我,更来自于代表政权的“桌子”对人的审判而产生的罪孽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负罪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是根植于血液与骨髓的,是无法摆脱的感受,只要活着,只要有呼吸,就要对自身的罪孽进行反思,这也是俄罗斯罪感文化在个体身上打下的烙印。“负罪感如今已经深于我:他在比我还深的地方,而且深于和妻子的亲缘关系,深于我所有的亲属。……当我探查它(探测这种罪愆感)的时候,我在那里感到漆黑一团:一个黑圈。”

人活在这样的时代,不可能轻松,永远不知道审判会在哪一刻降临,时刻都需要对自我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反思,直到没有对社会和人民产生恶意,也没有对政权产生威胁,直到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一种罪恶,仍旧需要对并不存在的罪孽进行自我忏悔,直到人生的终点。

二、对社会、历史的反思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想文化专制之后,思想的大解放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但是惨痛的历史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是无法磨灭的。在对政治制度反思的同时,作者对历史进行了反思,文中看似随意插入的一桩桩的历史事件,让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重合产生联想。作者在这里不仅仅是对历史现象的回忆,而是让人们在历史的回望中,思考现实。

1.对政治制度的反思

作品首先对1922年苏联成立后一系列的政治举措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反思。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审判,可以说是历史上同志审判会机制的翻版。一个人只要表现出一丁点与规范及众人的不同,那他就必须向由党政工会等各方面代表组成的同志审判会说清楚,而同志审判会的成员们也必定会毫不留情地、反反复复地挖掘他的各种隐私和所谓思想根源,逼迫他放弃人格尊严,承认“错误”,折磨得他心神疲惫,今后不再有丝毫的个性可言。

对个人精神极度残害的审判也是俄国历史上的书报检查制度的映射,俄罗斯历来有着书报审查制度的传统,这种检查制度不仅是为了规范全国的出版市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对人们(主要是革命者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进行监视和审查,由此造成的消极后果也是明显的,禁锢了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俄国长期以来思想理论的僵化,人民的视野被人为地缩小了,甚至造成了政治路线的僵化和历史上一大批冤假错案的产生。马卡宁在作品中对审判制度的反讽,实际上也是对俄国历史上这一审查制度的批判与反思。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意识形态的“大转变”,是苏联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斯大林的思想文化体制开始形成。及至1937至1938年的大清洗运动,1937年1月23日开庭的“平行总部案件”和1938年3月的“二十一人审判”,以及50年代的“医生阴谋案”一大批人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迫害与屠戮。文中的“白大褂时代”和“地下室时代”不过几十年历史中各种运动的缩影,现实社会中,对知识分子的批判和各种派别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变化的只不过是形式的不同,都是“斯大林政治模式”的产物。作品通过审判这一主题对各个事件的回忆与揭露,达到对历史批判与反思的目的,同时也宣告了斯大林模式这种政治乌托邦的破产,作品的反乌托邦倾向明显得表现出来。

2.对文化的反思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邃思想的民族,知识分子一直思考着民族的苦难意识、原罪意识以及对自我人性的认识,他们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把人民奉为精神的导师,反思、忏悔与认罪是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省的途径,认为只有经过痛苦的经历与自我洁净,才能投身革命与走向人民。这种亲近人民的思想在民粹派与斯拉夫派的知识分子中表现最为明显。“民粹知识分子在人民面前总有一种忏悔意识和罪孽感,他们认为,贵族阶级,包括他们本身的这些‘文明的少数人’,其知识、智慧和进步,都‘是以多数人受奴役为代价换来的’……他们主张偿还多数人以血泪和苦难为他们所付出的文化的代价。”[2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388页。]这就造成了俄国历史上对知识分子轻视甚至反智的态度,尤其是在后来的一系列的文化批判和运动中,知识分子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打击的对象。但是可怕的是俄罗斯人民对此却并不充满感激,高尔基在《不合时宜的思想》中认为:“俄国人民历来是消极的,然而在政权落到他们手中时,却又是非常残酷的……俄国人民对人道主义和文化的劝导是极端地缺乏悟性的。”[ 高尔基著:《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59页。]审判时,审判者打着人民的旗号对人进行审判,想要让人产生罪恶感。被审判者似乎也确实对人民充满了愧疚之感,一提到人民,罪行马上就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历来重视集体,轻视个体。诚如马卡宁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样:“首先令我关注的是这样的思想——一个有个性的人怎样在牢不可破的群魔氛围中生存下去。个性怎样能在全面的集体主义化时期表现出来?一个人在不自觉之中也会对社会声言,你们是这种人,而我是另一种人,或者说,我想成为另一种人。……如果一定要谈谈目的,那么,表明个性的过程就是我的目的。”[4 金亚娜著:《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但是社会的现实却宣告了马卡宁所追求的个性主义的破产,人的个性在集体主义的社会氛围下遭到了扼杀于摧残,这种逼迫个人放弃个性,统一人民的思想,追求毫无差别的共性的审查制度,和俄国历史上高度重视集体的事实分不开的,从古老的村社制到集体农庄的推行,俄国形成了重集体轻个体的价值倾向。在古老的俄国村社制中,民主管理、群居而治,少数服从多数,这种看似民主的方式,事实上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制。

《审讯桌》作为一部混合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是作家在特殊的年代的思想的反应,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马卡宁的目光无疑是深刻的,他并不是通过声嘶力竭地哀嚎来批判社会制度的缺陷和历史文化的不合理,而是通过看似不正常却又是历史常态的主人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描述,来达到反思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目的,从这点看,这也是作家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马龙闪著:《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2]李辉凡、张捷著:《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马卡宁著,严永兴译:《审讯桌》,漓江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4]陈建华著:《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重庆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5]高尔基著:《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6]董晓:《我读马卡宁的<审问桌及其它>》,载《俄罗斯文艺》,1995年第4期。

[7]张冰:《马卡宁<审讯桌>与俄罗斯传统文化》,载《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1期。

[8]夏秋芬:《小说<审讯桌>的主题思想解读》,载《现代语文》,2006年11期。

论文作者:刘春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论《审讯桌》的批判与反思主题论文_刘春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