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_宋衍丽

【摘要】:目的 分类统计检验科所有不合格血液标本,分析总结其造成原因,改进措施,以提高检验准确度,满足临床精准诊疗需求。方法 对2018年1月~2019年10月不合格血液标本共27份进行分类统计,研究原因,改进措施,提高检验准确度。结果 血培养、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不合格标本率分别为8.33%、5.36%、4.90%、10.94%。本次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输液侧抽血、标本量不足、溶血、血液凝固。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及时与临床沟通反馈,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关键,对临床进行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类统计;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改进措施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in laboratory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lassify all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in the statistical laborator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auses, and improve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st accuracy and meet the needs of accurat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a total of 27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from January,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classified and counted.Results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blood culture, blood biochemistry, blood routine and clotting function were 8.33%, 5.36%, 4.90% and 10.94%, respectively.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unqualified specimens in this test are specimen contamination, blood drawn from the infusion side, insufficient specimen quantity, hemolysis and blood coagulation.Conclusion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is to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 timely communicate with the clinical feedback, and do the quality control before the test.

【 key words 】 :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Unqualified blood sample;The reason;Improvement measures

近年来,检验医学迅猛发展,大量自动化的医疗设备应用于检验科,使检验结果能快速、准确地传输到临床,同时也促使检验科对质量控制更加重视。检验科的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分析前、中、后 3 个阶段;但仅仅分析中、后两个阶段受检验科控制,而分析前阶段,由医生开具医嘱、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及标本接收等组成,具有不可控性、复杂性、隐蔽性及责任不确定等四大特点,这对检验科是个薄弱环节[1]。本文观察分析了统计检验科所有不合格血液标本,分析总结其造成原因,改进措施,以提高检验准确度,满足临床精准诊疗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集的血液标本403分进行分析,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共27份,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类统计,种类有血常规、凝血项、生化项、血培养。血液标本均由护士采集,体液标本由患者经检验或护理人员指导后自行留取,病房标本由护工人员送至检验科。

1.2 方法 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要求,将27份不合格标本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主要统计种类、例数、所占标本数量百分比及科室;针对不合格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积极改进措施。

2 结果

2.1分类统计不合格血液标本结果 如表1所示,血培养、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不合格标本率分别为8.33%、5.36%、4.90%、10.94%。

表1 分类统计不合格血液标本结果

2.2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 本次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输液侧抽血、标本量不足、溶血、血液凝固。

表2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布[n(%)]

3 讨论

检验科接受标本中最大量的是血液标本,因为影响检测技术的因素最多,所以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相对比例较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血培养、血生化、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不合格标本率分别为8.33%、5.36%、4.90%、10.94%。本次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标本污染、输液侧抽血、标本量不足、溶血、血液凝固。输液侧抽血原因是护士图省事、嫌麻烦;还有护士主观的认为减少病人穿刺次数是减轻病人痛苦。标本污染多数是采样前皮肤消毒不严格、血标本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血空气环境不达标、标本的运送过程发生污染等。标本量多/少主要与护士责任心有很大关系,另外某些护士业务不熟练,对检验项目标本量的要求不清楚。溶血标本是由于多数护士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在不规范的过程中易导致标本溶血,此类错误纠正的速度也很快,如采集采血时,针头在血管内来回探寻;用力上下摇晃试管混匀;血流如试管时,产生大量气泡,造成红细胞破裂;还有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消毒穿刺部位乙醇进入标本等。血液凝固标本发现多数是由标本量多造成,因为采集血液过多,导致抗凝剂量不足,使血液与抗凝剂不能充分混匀,血液凝固所占比例较高;另外标本采集不顺也常导致血液凝固[2]。紧急抢救病人时,护士心里急切,用注射器抽血过快或真空管采集血液后剧烈摇动混匀;患者身体状态不稳定等。而儿科病人年龄较小,尤其是新生儿,由于血管不明显,常引起静脉穿刺失误导致凝固或溶血。所以,我们建议临床尽可能减少采集量。医院护理部教学组应定期组织护士、助理护士及实习护士对标本采集手册进行认真学习,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完善的标本采集手册,规范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运输及标本验收和拒收等内容,并分发给各科室。继续加强并完善异常标本的登记措施,及时总结并反馈临床[3]。加强检验科人员与护士及时沟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标本不合格率,减少患者的采血次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必要时针对科室进行当面培训,着重强调新项目的注意事项,使之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在日常工作中,检验科要详细做好不合格标本的统计工作,及时对导致检验标本异常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及时与临床沟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盲区,积极纠正或改进不规范的操作。加强医护人员的标本采集质量规范培训,可以有效降低标本不合格率;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及时与临床沟通反馈,做好检验前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关键,并对临床进行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栗艳芳,孔路科.我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6-88.

[2]王新建,郭艳华.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措施[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5):53-54.56.

[3]李顺君,左玥.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有效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4):536-539.

论文作者:宋衍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检验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类统计分析原因及改进措施研究论文_宋衍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